回覆列表
  • 1 # 潤玉程收藏推薦

    董其昌書法出入晉唐,自成一格,能詩文,繪畫造詣深厚,著有南北之論。文人畫家,他的書法兼有“顏骨趙姿”之美。

    祝允明,明代書法大家,自幼就聰慧過人,五歲時能寫一尺見方的大字,九歲會作詩,以後博覽群書,詩文有奇氣。他的楷書早年精謹,師法趙孟頫,褚遂良,並從歐,虞而直追“二王”,其書《出師表》謹嚴渾樸。

    董其昌。他的楷書用筆有顏真卿率真之意,而佈局得楊凝式的閒適舒朗,神采風韻似趙孟頫。董其昌的書法成就很高,董的書法以行草書造詣最高,他對自己的楷書,特別是小楷也相當自負。董其昌雖處於趙孟頫、文徵明書法盛行的時代,但他的書法並沒有一味受這兩位書法大師的左右。他的書法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自成一體,其書風飄逸空靈,風華自足。筆畫園勁秀逸,平淡古樸。用筆精到,始終保持正鋒,少有偃筆、拙滯之筆;在章法上,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分行佈局,疏朗勻稱,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講究,枯溼濃淡,盡得其妙。書法至董其昌,可以說是集古法之大成,“ 六體”和“八法”在他手下無所不精,在當時已“名聞外國,尺素短札,流佈人間,爭購寶之。”總上所述,董其昌,和祝允明,我認為明代書法一哥,首推董其昌。

    王寵,字履仁,後字履吉,號雅宜子、雅宜山人。他的楷書初學虞世南、智永,行書師法王獻之,到了晚年形成了自己風格,以拙取巧,婉麗遒逸,他是繼文徵明之後的著名書家。所寫詩格調亦清雋可喜,山水畫與唐寅齊名,當時稱為“三絕”。

    王鐸書法獨具特色,世稱“神筆王鐸”。他的書法與 董其昌齊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稱, 他書法用筆,出規入矩,張弛有度,卻充滿流轉自如,力道千鈞的力量。王鐸擅長行草,筆法大氣,勁健灑脫,淋漓痛快,戴明皋在《王鐸 草書詩卷跋》中說:“元章( 米芾) 狂草尤講法,覺斯則全講勢,魏晉之風軌掃地矣,然風檣陣馬,殊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趙、董輩所能及也。”

    明代書法老大非王鐸莫屬。王寵書法雖好,只能做小弟,和王鐸不能相提並論。

  • 2 # 中國毛體書法

    董其昌是明代後期著名的畫家、書法家、書畫理論家、書畫鑑賞家,也是明代諸位書法 家中成就最高的一位,是當時“華亭派”的主要代表。

    董其昌出身於貧寒之家,從1589年中進士之後,在仕途上春風得意,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太子太保等職。作為官員,他有效利用了政治影響,推廣自己的藝術理念。在書畫理論和創作上,倡導追求“淡”、“雅”、“荒寒”的境界,滿足當時知識群體 的特殊精神需求,有獨到建樹。 再加上他當時顯赫的政治地位,他的書畫風成為明代藝壇的主流。董其昌有句名言:“晉人書取韻,唐人書取法,宋人書取意。”這是歷史上書法理論家第一次用韻、法、意三個概念劃定晉、唐、宋三代書法的審美取向。這些觀點對人們理解和學習古典書法有很大的幫助,對晚明乃至整個中國以後的書畫藝術產生了較大影響。

    董其昌之所以最終走上書法藝術的道路,是因為在考試時書法不好。他在十七歲時參加會考,本來以他的文才他是絕對的第一,但是因為他的字很差,考官就將他列為第二。 這件事極大地刺激了董其昌,從此以後,他認真鑽研書法,並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就。

    在明代書壇上,祝允明和王鐸也是有主要影響的代表人物。祝允明在書法史上最大的影響,就是倡導北宋尚意書風,並上承唐人狂草之路,他將黃庭堅草書與唐顛張醉素的草書透過自己的整合而成為一種新式的草書圖樣出現在明代書壇,並使之成為明代草書的典範,開此風氣之先河。但這一書風並沒有成為明代的主流。在董其昌一派的嚴謹秀逸之風盛行的明末清初,王鐸取法高古,與拘謹乏趣、滑弱無力的書風相抗衡,大膽創新,是書法史上一位傑出的革新人物。他最大的成就是在於他豪邁雄奇的行草書。 他的行草書,恣肆狂野,揮灑自如,表現了撼人心魄的雄渾氣勢,極富感染力。王鐸作為明代朝廷任官員,後降清。在《清史列傳》裡,列入了縉紳引以為恥的《貳臣傳》。這使他承古開新、大氣磅礴、本 已在歷史的制高點超然獨步的書法,因此而遭受歷史蒙塵。

  • 3 # 翰藏文化

    明代王世貞評:“吳中如徐博士昌谷詩,祝京兆希哲書,沈山人啟南畫,足稱國朝三絕。”可見其對祝枝山書法及其推崇。祝枝山家學淵源,能詩文,工書法,特別是其狂草頗受世人讚譽。集各家之長,領一代風騷,其書法吸取唐虞世南、元趙孟頫書法之神,揚晉王羲之、王獻之行書、唐懷素草書之勢,融會貫通,自成一體,發展為自己的獨特狂草,被譽為“明朝第一”。董其昌的書法成就也很高,董的書法以行草書造詣最高,他對自己的楷書,特別是小楷也相當自負。他的書法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自成一體,其書風飄逸空靈,風華自足。筆畫園勁秀逸,平淡古樸。用筆精到,始終保持正鋒,少有偃筆、拙滯之筆;在章法上,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分行佈局,疏朗勻稱,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講究,枯溼濃淡,盡得其妙。書法至董其昌,可以說是集古法之大成,"六體"和"八法"在他手下無所不精,在當時已"名聞外國,尺素短札,流佈人間,爭購寶之。"(《明史·文苑傳》)。

    王鐸也是一位各體皆能、風格多樣的書法全才。無論是偉岸遒勁的大楷、高古樸厚的小楷書,還是他那飛騰跳躑的行草書,在晚明書壇上都應說是一流的。著名書法家沙孟海先生說:“(王鐸)一生吃著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結果居然能得其正傳,矯正趙孟頫、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於明季,可說是書學界的‘中興之主’。”

    王寵的書法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字裡行間透出的那份空靈、舒朗,這份美感源自恬淡自適的生活中所孕育出的高曠的人品,而絕非才力、技巧所能展現。

    令人感到惋惜的是王寵英年早逝(39歲),命運沒有給他更多的時間創作更完善的書法。也許王寵並不算是書史上的大名家,但他疏朗、潔淨、無一絲塵俗之氣的書法與清純的心靈,也足以令人永遠對他喜愛與懷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FPX打野獲封“天神”,全程吊打NING,網友:世界第一打野實錘,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