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我是白素心

    最近幾年網上關於孩子“玻璃心”的案例越來越多,動不動就離家出走、跳樓自殺……究其原因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可就是這些在我們看來不值一提的小事,成為壓垮他們的“稻草”。由此可見,培養孩子抗壓力,勢在必行。

    如何培養孩子抗壓力?日本著名作家久世浩司的《抗壓力·親子篇》給我們提出了很多非常實用的建議。久世浩司是日本積極心理學學校的校長,也是兩個孩子的父親,他將自己的專業和生活實踐相結合所著的這本書,相信一定比那些只會紙上談兵的作者寫的書更符合我們的實際需求。

    培養抗壓力可以從五個領域做起,這五個領域不必平均用力,可以先找到孩子最缺失的那個領域,然後用書中提供的方式方法採取針對性練習即可,很適合工作繁忙無暇在教育孩子方面投入太多時間的父母。

    (一)增強自尊心

    自尊心不足的危害很大,比如它會導致學校內欺凌事件發生和出現厭學症,它會導致孩子難以表達自己的見解,它會導致抑鬱等。具體方法可參照以下幾點:

    1、多表揚孩子。表揚教育對孩子很重要,但是表揚時不要只重視結果,認可孩子努力的過程和行為同樣重要。

    2、找到孩子的性格優勢。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優勢,我們要幫助他們找到這些性格優勢並尋求發揮的方法,因為在工作和學習中能夠獲得成績的人,都是擅長活用性格優勢的人。

    3、給予孩子積極的安撫。“表達對對方存在的認可的所有行為”都是安撫,比如擁抱、對視、微笑、感謝、照顧等等。

    (二)學習情緒調節的方法

    情緒不能壓抑,只能調節,強行壓制反而會被情緒支配,特別是一些負面情緒,更不容易消除,如果持續出現,會導致衝動行為,所以,擁有情緒調節的能力非常重要。

    首先我們需要找到消極情緒產生的根源。作者在書中詳細列出了不同消極情緒產生的原因,當我們產生消極情緒的時候,可以對照著查明原因,有時候僅僅知曉了情緒產生的原因,也能讓心情得到平復。

    當孩子受到消極情緒的影響時,我們可以透過一個親子練習幫助孩子進行情緒調節,這個練習分三個步驟:

    第一步是平復。讓孩子平復的方法有深呼吸、聽音樂、親子閱讀等。

    第二步是命名。讓孩子透過傾訴將內心的負面情緒釋放。

    第三步是共鳴。當孩子知道自己的情緒被父母接納了,就會有如釋重負的感覺。這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同理心”吧。

    當一些消極情緒“反芻”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嘗試以下四種排遣方法:

    運動法

    音樂法

    放鬆法

    筆記法

    父母幫助孩子找到排遣消極情緒的習慣後,這個習慣在孩子長大後也會幫助他戰勝壓力。

    (三)提高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一種更具體的心理資源,表示在面對某個目標時認為自己只要去做就能成功。自我效能感高的孩子具有很強的目標達成能力。他們即便遇到難題也不會逃避,而會堅持到最後,即使失敗了也會立刻重拾自信。

    被稱為“自我效能感研究第一人”的班杜拉博士認為,自我效能感的提高涉及四個要素:

    真實體驗

    榜樣作用

    獲得鼓勵

    振奮士氣

    作者在書中列舉了花樣滑冰運動員羽生和網球運動員錦織圭的案例,他們都是透過以上四種途徑提升了自我效能感,從而取得了更好的成績,這也說明了自我效能感對培養抗壓力的重要性。

    (四)培養樂觀精神

    樂觀更能適應壓力強度高的職位,在學習和體育專案中也更容易表現出色,而悲觀則會拉低各方面的競爭力,給生活很多方面帶來損害。

    賽利格曼在《教出樂觀的孩子》中指出,以下4種因素會導致孩子形成悲觀思維:

    遺傳

    對父母悲觀言行的模仿

    來自老師或教練的消極批評

    帶來無力感的消極經歷

    如果孩子變得不安、悲觀時,我們可以用以下方法幫助孩子緩解悲觀帶來的不安情緒:

    第一步是發現。輕輕問一句“怎麼了”,讓孩子明白父母是關心自己的。

    第二步是安撫。推薦兩句特別有效的迴應方式:“沒關係”和“隨它去吧”。

    第三布是推遲。可以給孩子一個建議:“等你洗完澡再來擔心這件事吧。”

    這三步通常能夠有效地緩解孩子的不安情緒。

    當孩子變得過度悲觀的時候,也有一個將孩子拉回現實的小技巧:

    第一步讓孩子“想象最壞的情況”。

    第二步讓孩子反過來“思考最好的情況”。

    第三步讓孩子“想象可能的情況”。

    這三步能夠幫助孩子產生理性的想法,從而從過度悲觀回到現實生活。

    (五)提高人際關係的質量

    抗壓力強的孩子的一個特點就是,在困難的時候,有人可以為他們的內心提供支撐,這讓他們可以透過溝通來戰勝逆境,這被稱為“社會性支援”。對孩子來說,最大的支援莫過於父母的。如果想培養抗壓的孩子,父母能夠做的就是成為孩子最大的支持者。那麼如何建立高質量的親子關係呢?請務必記住下面三個關鍵詞:

    陪伴

    尊重

    信任

    此外,尋求他人的幫助也是很有必要的。作者認為,當自己陷入逆境之時,能夠向其傾訴或尋求幫助的支持者的理想人數是五個。我們可以回顧過往經歷,找到自己的支持者。

    《抗壓力親子篇》詳細地告訴了父母該如何判斷自己的孩子需要強化哪些領域,以及如何具體操作。並且設計了20種生動有趣的三分鐘親子練習,讓忙碌的父母輕輕鬆鬆完成幫助子女培養抗壓力的任務。你get到這些方法了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色牆壁白色衣櫃淡藍色窗簾鋪什麼顏色的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