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馬歸來
-
2 # 文藝青年Right
古代秋後問斬,顧名思義就是在秋天之時行事處決,斬殺要犯。秋後問斬最早實行在漢朝時期,那時除了密謀反叛和犯上作亂等最大惡極,威脅皇帝權威的罪行要當即處首之外,其他的一些殺人放火、偷奸搶劫等原因,要處死的死囚必須等到秋冬之時才能執行。
隋唐之後,重案要案必須層層遞進,重複審查,而且一年命案還要遞交給上級審理,非常複雜和麻煩,在古代交通又不便,路途遙遠,一封信件、一名犯人還要遞交千里之外的州刺史處決,往往耽擱的時間就很久。
明清之際,又引進了“秋審”和“朝審”制度,每年降霜後十日,三法司同三品以上官員會審京畿道附近的囚犯,稱為“朝審”;而每年在八月中旬複查各省死刑案件的成為“秋審查”。“朝審”和“秋審”把死刑案件分為情實、緩行、可矜、留養承祖四類,處情實由皇帝勾選處死刑外,其他三類都可以免除死刑。
所以,我認為古代實行秋後問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古代信仰“天神論”,崇尚佛教、神仙,喜歡修煉、隱居、煉丹,夢想長生不老,希望夢想去往夢寐以求的仙境,成為神仙。上天就是天神,而皇帝作為天神的兒子,自然要繼承天命,順從天道,只能照天行事,不然就是違背天命,要被懲罰。
二,秋後問斬的用意就是順應天意,按照天意行事,在古代,秋天代表著凋零,象徵著肅殺,樹木會掉落葉子,而天空也會喪失它本來藍色明亮的顏色,呈現出昏暗的顏色,給人一種萎靡、迷惑的感覺,在這個時候處決囚犯,砍掉他的腦袋,囚犯就感覺不會那麼疼了,而且在秋天處決囚犯,用不了多久,等到來年他就能透過輪迴重返人間了,這樣也能減少他們的痛苦不是嗎。
-
3 # 北斗影視
眾所周知,古代執行死刑,一般都是秋後問斬。好多人會把秋後問斬理解成秋天問斬,或者是立秋後問斬,其實都不是。所謂秋後問斬,指的是過了秋分節氣後問斬。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死囚犯都秋後問斬。古代還有一種死刑罰,是斬立決。通常犯有忤逆謀反的犯人,會斬立決。除此之外,一般的死囚犯,都是秋後問斬。
那麼,為什麼一定要過了秋分才問斬呢?
二十四節氣之一——秋分
一,秋後問斬起源
“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鷹乃祭鳥,用始行戮。”
意思是說:天氣漸涼,霜降開始,天氣冷的蟬已經開始哀鳴了,鷹因為要用鳥以祭祀,開始長空抓鳥殺戮。
故此,人們認為,秋後,鷹都開始殺鳥祭祀了,人類也就可以問斬犯人,以伸張正義了。
春秋時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就有了關於刑殺時令“秋冬行刑”的記載。西漢以後,“秋冬行刑”被寫入律令,成為一項制度。即刑殺只能在秋冬在行,立春以後不得刑殺。後來,唐朝規定,死刑的執行時間在十月、十一月、十二月。這個制度一直沿用到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二、順應天意
其次,古代的科學技術落後,秋分過後,一天比一天短,人們沒辦法解釋這一自然現象,就認為天地之間有造世主,造世主主宰著世間萬物,人類不能夠違背造世主的意志,要順應天意。
秋分之前的天比秋分過後的天要長,而且天氣溫暖,陽氣盛,萬物生長,人們認為,在這種氣象環境下,更適合行賞;不能夠違背自然規律,進行扼止生命事宜。要不然,人類要遭到災難、瘟疫等上天的懲罰。而秋分過後,天越來越短,天氣變冷,陰氣盛,萬物凋謝,好多生物自動停止生命。人們認為,在這種氣象環境下,更適合懲罰,適合殺戮。所以,死刑的執行,只能放在秋分以後了,即秋後問斬。
三、符合社會生活規律
在古代,以至於到今天,秋後一般都是算總賬的時間。中國最主要的農作物,一般每年耕種一次,秋天是收穫果實的季節。所以,到了秋天,人們有了經濟收入,就要對這一年裡你欠我的、我欠你的,進行清算了結。即所謂“秋後算賬”。
後來,“秋後算賬”這一概念發展到社會生活中的很多方面。而“秋後問斬”,也沿用了此含義。
四、教育警示
到了秋後,經過一年的勞作,這個時候人們都空閒下來。在這個時間問斬,民眾有時間來觀看行刑,對民眾起到教育警示作用,有助於社會管理。可謂是一舉兩得。我們看古裝電視劇中,經常會有一幕是:拉到菜市口,秋後問斬!
-
4 # 浮度生
關於古代為何死刑犯在秋後問斬,這裡面其實包含著中國很多的傳統文化在裡面。華人建立的陰陽五行學說,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思想理論,指導了我們華人諸多的行為決策。
我們認為,四季,四方各有其不同的屬性,如東方為木,主生髮,代表季節是春天。南方為火,主生長,代表季節為夏天。西方為金,主收斂,代表季節為秋天。北方為水,主收藏,代表季節為冬天。中央無極土,主運化,代表一年四季。
因此,正是因為這種學說,所以在古時候,春天是不能殺生的,在歷史書上經常可以看到紈絝子弟在春天出去打獵就被認為是逆天而行,而皇帝甚至在春天會勸農耕田,皆為順天法相之意。而秋天五行中屬金,是收斂的季節,所以秋天萬物成熟,收割莊稼,而古人認為這個時候把死刑犯問斬是代老天爺收他,是順應天意的做法。所以在古代,如果不是謀反這種皇帝極度厭惡的罪行,死刑犯一般是在秋天問斬。
延伸開來說,正是因為五行學說,所以古時候行刑在秋天,而且一般從西城門出。在古時候打仗也是聞鼓而進,鳴金而退。就是因為木屬生髮,打仗就要生氣勃勃,鼓響的時候就是肝氣抒發向上的時候。而鳴金而退就是這個時候該收斂了,所以就要退下來。包括中醫的五行養生皆在這一理論。
回覆列表
樸素的儒家哲學等學說的影響,從周代開始就認為殺人要挑好日子,漢代流行董仲舒天人感應,其把各種季節時間五行結合,秋季屬金,金主殺伐,由此秋季殺人最為合適,另春夏萬物滋長,蒼天好生,此時殺人是逆天的。
當然,漢代基本正式落實了這一制度,除了謀反大逆等罪立誅不赦,其他的死罪,一般都是在霜降後,立冬前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