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源野釀酒

    你認為年是什麼味道?現在過年與小時候過年有何不同?

    你認為年是什麼味道?

    我認為年的主要味道不僅僅是貼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等等,年味的精髓還體現在團圓,歡樂,吉祥,休閒,慶賀,分享豐收的喜悅,感恩,盡孝,相互關懷鼓勵,尊老愛幼,走親訪友等文化氛圍上面。

    現在過年與小時候過年有何不同呢?

    我認為這是當今一個備受關注的社會問題,甚至是當今最熱的話題之一。我們應該多角度全面客觀的看待這個問題。

    如果站在一部分弱勢群體的立場,我認為我們的年味,我們的親情,可能大部分都被房貸,車貸,學貸,醫療,工作,應酬等等吞噬了。這就是現在過年的味道。

    如果再跳出這個圈子,或者再換一個角度,再上一個高度,年味也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文化現象。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年味也在不斷進步與發展,我們不應該僅僅看到這消極的一面,更應該看到積極的一面。現在很多家庭都沉浸在一派歡樂,祥和,團圓之中。這些人都是當代社會的成功人士,他們的年味就是成功了,富裕了,大把大把的花錢。

    小時候的年味又是怎樣的呢?

    曾經,在那個貧窮落後的歲月,不論是在交通不便,資訊不靈的農村,還是相對文明與繁華的都市,每當春節即將來臨,走到哪裡都是濃濃的年味瀰漫在我們身邊。家家戶戶打掃衛生,洗洗曬曬,製作各種各樣的特色食品,準備各式各樣的美味佳餚,增添各式各樣的新衣服,新傢俱,然後到處走親訪友,尊老愛幼,一派歡樂,祥和,團團圓圓……這一切,構成了獨具中國特色的濃濃的年味。

    誰曾想到,隨著時代的變遷,這些曾經我們很熟悉,很懷念的濃濃的年味,正在悄悄的與我們漸行漸遠了。忽然覺得,我們丟失了什麼,丟失了太多太多的年味。

    我們的年味哪裡去了?我們的親情哪裡去了?這是當今社會人們普片關心的問題。我本人是上個世紀60年代的人,我尤其常常想著這個問題,懷念以前的年味,尤其懷念兒時的年味。

    小時候,在農村,我們過年真的是很注重走親訪友的,尤其注重給親戚長輩拜年。我家每年都有很多人來給我爺爺奶奶及父母拜年,我父母也會要求我們做晚輩的去給親戚長輩拜年。我印象很深的,兒時與哥哥走路去本鄉3公里左右的相思村一個遠房姑媽家拜年,每次並在他家住了一兩個晚上,這樣的拜年,印象中去過幾次。還有走路去本鄉十公里左右的一個遠房堂哥家拜年,也是在那裡住了一兩個晚上。還有兩次分別與姐姐及與奶奶走路20多公里,到了象州縣的運江鎮親戚家拜年,在這裡共拜訪了十幾家親戚。還有回母親的老家拜年就更加多了,幾乎每一年都要回去的。不管遠近,不管是否有交通工具,不論貧富,都是要去給親戚長輩拜年的。這就是我們記憶中的濃濃的年味。

    在我的記憶中,還有兩件事情,幾十年過去了,至今仍然歷歷在目,真是抹不去的記憶。

    一個是我遠在廣東省的親人,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當時的交通以及財力都嚴重不足,但是有兩位老人就是不辭辛勞蹦波,在春節期間來到了廣西柳州市鹿寨導江鄉的我家。想想,要有多大的毅力?其實他們當時談不上什麼毅力,他們是懷著一腔熱情與親情。當時他們給我們帶來的禮物是香甜的大餅,那個香甜味,一直在我心裡縈繞。

    另一個事情是我的舅舅,而且還是一個與我母親不是同父母僅僅是同爺爺奶奶的一個舅舅,也就是一個遠房親戚,在那個艱難的歲月,他也是先後多次從廣西的金秀縣,不辭辛勞來看望我們。當時的這位遠房舅舅給我們帶來了一些甘蔗,馬蹄。雖然是很微薄的禮物,但是足以讓我魂牽夢縈終生難忘。

    幾十年過去了,今天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然而,我們的親情卻越來越淡遠了。

    這是怎麼了?年味都去哪裡了?親情都去哪裡了?

    我認為,我們的年味,我們的親情,可能大部分都被房貸,車貸,學貸,醫療,工作,應酬等等吞噬了。

    回來吧,我們的年味,親情……

  • 2 # 靜月齋文化

    到了2019的新年,很多年齡大點的人,都開始感慨,現在過年,越來越沒有年味了,怎麼都沒有小候的那種感覺。

    年味是什麼?就是一種精神上的感覺。是的,這是靈魂上的東西,與物質沒有任何關係,是一種因為心中愉悅,而能享受到過年的氣氛。這種氣氛,絕不是現在生活改善了,吃得多好,家中多有錢,就能取代的。

    比如,我老家是四川農村的。小時候還是80年代,那時剛改革開放,農村還很窮。到了過年,家家戶戶都會做一大桌豬肉做的菜,有頭有尾,臘骨香飄。經常是沒有雞鴨魚之類的,但卻讓人很嚮往。

    打工的父輩們,都按時回到家中,全家人不管有錢沒錢,都會穿上新衣服,滿臉洋溢著歡笑。孩子們的衣兜裡,會塞滿瓜子糖果各種零食,小夥伴們會聚到一起放小鞭炮。

    年味是一種情感,一個村子的人,全都是熱熱鬧鬧的,每家每戶,都會歡欣過大年,見面了相互問好祝福。幸福是可以傳遞,也可以傳染的。那個時代的其樂融融的溫情,叫做年味。

    而現在,不管在農村還是城市,雖然物質生活改善了許我,這種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卻不如從前了。很多地方過年,也都平平淡淡,雖然有好吃的,心頭卻得不到那種年帶來的快樂。

  • 3 # 茶葉手工藝製作者

    過大年,總有種原始衝動的感覺,說過年的味道,可謂五味雜陳,炮聲件著喜慶,清閒放鬆,最大的年味即是祭拜感恩祖宗,天地!和家人大團圓,及鄰里鄉鄰,發小的互發感概了,總之年味是身心得以放鬆,生活工作先告一段落,感恩與守護同在!

    兒時的年味最深的是熱鬧,精神大於物質,家人,鄉鄰,朋友的友情維護得比現在要好。規矩也比現在要多,那時大家也都能小心遵守的,可能那時的人吃的不好,膽子也小的原因唄。

    挺懷念兒時的過年的,簡單!快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竹鹽到底是什麼東東?對面板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