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52009846142
-
2 # 菲一漾
怎麼說呢,在我的心裡,這麼多年過去還能對它念念不忘的~那就是重小受爸媽飲食習慣影響,以至於長大多年後遇見一種味道還會忍不住想家的,那就是媽媽的味道~年的味道~
-
3 # 豬尾巴猴
小時候年的味道,想法很簡單,可以穿新的衣服,還可以吃更多的好吃的,還可以收到很多的紅包,作業也可以先不用寫,就兩句話,吃的好,玩的歡。出門可以撿鞭炮,進門可以要糖果吃,串門的時候可以和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玩,無憂無慮。到飯點了,爸爸媽媽就會喊回家吃飯,匆匆吃完飯然後再快樂的玩耍去......一切一切都不離不開爸爸媽媽的寬容和愛護。
-
4 # 秦秦十七
大概七八歲,從小年開始,每天早上醒來第一件事都是問父母,今天過年嗎?家人一直在忙年,甚至每天晚上都聊關於該置辦些什麼東西,物質很貧乏,但是應有的年貨即使少的可憐,也必須有,八十年代東北,例如印象中白糖必須買一斤,嘴饞的時候可以衝一杯糖水,親戚曾送過忘了是袋裝還是桶裝的麥乳精,到現在我也認為是最好的飲料。
男孩最想要的鞭炮,煙花,不是那種大禮花,幾毛錢的,但是沒有多少預算,必須計劃好三十下午,晚上,初一,初五這四天的鞭炮量,之後多餘的才能平時玩,一般都是拆散的鞭炮,點一隻香,一個一個放,至於滑炮這種奢侈品,只能小夥伴特別多的時候才拿出一盒或者兩盒,顯示優越感,畢竟三毛錢一盒呢,印象中的童年就有兩種鞭炮,大地紅和琢磨鳥,我們曾經很嚴肅的討論過他們不止一次,包括啞炮響聲等一系列,好像啄木鳥勝出。
個人家庭原因,走親戚很少,每天就是和小夥伴玩,誰要是因為去親戚家不能玩,會感覺很失落。
喜歡和我媽去菜市場,辦年貨總能撈點好吃的,雖然凍得大鼻涕過河,每個買年貨的人都在講價,每個賣年貨的都在極力解釋,爭吵中帶著喜氣,也有閒著沒事的在一旁看熱鬧,東北這種人當年不少,
大年夜,總想第一個去放炮,做第一家,然後看著時間尚早,還得憋一會,等到差不多時候,早已是四面八方炸響,好像電影裡攻城,十一點半左右放炮,然後回家老媽已經煮好了餃子,當年東北看春晚,必須期待趙本山,他的小品結束後,基本沒啥意思了,過了十二點想極力挺著不睡,但是一點左右已經睡的呼呼呼了。
初二可能去姥姥家,打撲克,東北快十,掛點彩頭,贏了興奮,輸了想哭,輸五塊錢以上感覺像天塌,,,,
雜七雜八,回憶碎片,而現在,啊,過年了,唉,又長了一歲,好,爭取活到老,高興吧!!!
-
5 # 神一養雞
說說我的感受
童年的年味是香甜的,像酒一樣,年代越久遠越香醇。童年那時候的路還是土路,房子還都是些土屋,前邊的林地也沒有被徵用蓋成現在的大房子。那時候一到過年鄉里鄉親擠在一堂拉家常,可熱鬧了。那時候的過年村裡人都騎腳踏車(村裡人叫洋車子)趕大集,回來都是滿載而歸,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那時候過年才能吃上肉啊這些奢侈品,不像現在,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那時候過年天還是森冷的,雪還是亮白的,每次下雪之後總會有野鴿子被凍死,我們總是會在天萌萌亮出去,尋覓一番。那時候的炮竹也比現在的響多了,當然花樣比現在的少多了。記得有一次小夥伴放炮手被炸傷了,我們還哈哈大笑,現在想想真是stupid。
童年時的年味歷久而醇香,就像90年代的港片一樣,讓人深深的留戀。
-
6 # 王樹峰765
爆竹聲聲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家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過大年,年年過年年年過,一年一年又一年。
過年了,人們放下了手上的活計,打掃房子,掛燈籠,貼對聯,買爆竹,置辦年貨,殺豬宰羊,蒸年糕,包餃子。到了三十晚上,煎炸烹炒,端上煮好的餃子,倒上滿滿的美酒,全家人坐在一起,舉杯歡慶我們的節日:年。
孩童們更是高興的不得了,手提著小燈籠,拿著香燭,兜裡揣著煙花爆竹,在院落裡,在大街上燃放著,東家的西家的,全村的,乒乒乓乓,五顏六色忽明忽暗連成一片。大人們聚集在桌旁,飲酒暢談,歡樂開懷。子時一過,大人們坐好,孩子們雙手作揖,雙膝下跪開始給大人拜年了,禮畢,大人們分發給孩子們壓歲錢。三十晚上坐一宿,歡樂開懷守歲通宵。
大年初一,人們開始走動,互相作揖問候,祝福親朋好友,鄉里鄉親。次日,爸爸去老丈人家,媽媽回孃家孩子上姥家,去姑家走姨家,巡迴大拜年,完事之後,兩兜糖果滿滿,壓歲錢也增加了許多。心裡甭提多高興了。
這樣歡樂地氣氛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慢慢稀疏的爆竹聲,又重新響起,大年節日最後一天,元宵節又來臨,各路花會爭奇鬥豔,鑼鼓喧天,整整熱鬧了一天,晚飯全家吃了一頓像徵大團圓的元宵。這樣,大年之節才畫上圓滿的句號。
這就是我幸福滿滿的兒時回憶。
-
7 # Swimmy
記得小時候,大人還是聚在一起嘮嗑嗑瓜子也會打牌,不是碼長城;小孩在外面玩耍,一堆孩子玩捉迷藏放小鞭炮,十五的時候都打著燈籠,不是扣手機搶紅包。等著接年的時候,挨家挨戶想起鞭炮聲。長大年味索然無味,回去就會被問工作,戀愛,生孩子…可是如此我還是想回家,回家過年,回家團聚,回家………
回覆列表
謝謝相邀,我是六零後,出生在河南豫東農村,我們那一代比起五零後好了不少,最其碼生活能填飽肚子,但是要想吃到細米白麵只有等到過年,平常想都別想,除非家裡來了重要客人,才能做上幾個白麵饃,過春節的時候可以吃飽而且能吃到肉,有時過年村裡會發糖票,記得有一次過年,我父親幫別村生產隊做了砸刀,就是喂性口砸草所用,我父親是鐵匠,做完後那個村的隊長為了表示感謝,給了我父親半袋發生,和幾斤糖果,回家後母親每人給了幾塊,剩下的放起來過年吃!我那幾塊糖吃了好幾天,每次剝開一塊,用舌頭添一添在用糖紙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