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補充:魯迅為什麼說《史記》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11
回覆列表
  • 1 # 東庭雨竹

    西漢司馬遷的<史記>一書,既是紀傳體史書的開山之作,也是傳記文學的開山之作。書中以人物為中心來記載史實,塑造了眾多生動豐滿的人物形象,將古代散文藝術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魯迅曾將<史記>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20歲周遊各地,閱盡名山大川,不但得以考察歷史發展的遺聞舊事,蒐集了大量素材,而且使他養成了深沉雄闊、豪放浪漫的性格特徵,所以他的文章跌宕而有奇氣,雄深雅健,振耀古今。

    司馬遷的<史記>不僅是一部彪炳千秋的史書,不僅有無與倫比的歷史價值,而且還有輝煌燦爛的藝術價值。班彪曾讚揚<史記>:善述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野,文質相稱,蓋良史之才也。司馬遷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於他在藝術風格上的文質相稱。文,指絢爛、華彩的風格,質是指典重、樸實的風格。優秀的藝術作品應該是文與質這兩種風格的有機協調和結合,華樸融合,如蕭統所說的"麗而不浮,典而不野"。

    <史記>寫人物的特點有:

    1.以獨創的“互見法”記寫人物的主要經歷和重要特徵。這是《史記》寫人的一個重要方法,在本人的傳記中表現這個人物主要的經歷和性格特徵,以突出其主要特點,而其他的一些事件和性格特點則置入別人的傳記中去描述。這個方法被稱為“互見法”。《史記》“互見法”的使用,既讓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徵鮮明突出,又揭示了人物多個側面的性格特點,使之有血有肉,形象完整。但《史記》令人讚歎的是:在非“互見”的情況下,即在同一篇傳記裡,也做到了這種對人物性格的多側面刻畫,如《項羽本紀》。記中寫項羽,既是一個叱吒風雲的英雄,如揭竿而起,率領天下英雄興兵滅秦;又有兒女情長,如與虞姬悲歌死別;既義重如山,如與部下同甘共苦,財物分享;又吝嗇小氣,如刻好的官印卻遲遲不發給得到分封的功臣;有時果敢決斷,如殺宋義而自立,有時又優柔寡斷,如鴻門宴上不忍殺掉劉邦。總之,經過司馬遷精心選材,透過多種材料詳略互異的穿插描述,在一篇傳記裡就使項羽這個人物豐滿生動,個性鮮明。

    2.善於使用對比、襯托的方法,突出人物的性格特點。有重要人物之間的對比,對比之下,相互映襯。也有一般人物和重要人物之間形成的烘托性的對比,烘托主要人物的性格。例如在《項羽本紀》和《高祖本紀》中,年輕氣盛、好勇鬥狠的項羽,與世故老成、狡詐機智的劉邦形成鮮明對比,對待同樣的事情,他們的言談舉止都不相同:兩個人都見過秦始皇,都說過一句意願相同的話,只是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也!”劉邦卻說:“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項羽的率直鹵莽,劉邦的持重刻深,宛然可見。兩個人先後都入駐秦都咸陽,劉邦聽從張良、樊噲的謀議,不入秦宮室,封存其資財府庫,與地方父老約法三章,約束兵士,秋毫無犯。項羽則屠殺燒掠,得其財寶、美女而東歸。有人勸說項羽稱霸關中,項羽不聽,卻因人家嘲笑他“沐猴而冠”而殺之。這樣,劉邦的深謀遠慮,項羽的識見短淺,便刻畫而出。

    3.把人物置於尖銳的矛盾衝突之中加以塑造。

    這是司馬遷寫人藝術的又一重要方法。《項羽本紀》的“鴻門宴”,是一篇膾炙人口的文字。

    4.善用細節描寫和心理描寫深入刻畫人物性格。

    司馬遷寫人物,除選取具有代表性的重大事件外,還以富於表現力的細節,刻畫人物性格的特徵。好的細節描寫,對傳達人物性格的某些本質特徵,能夠起到點睛傳神的作用。如《酷吏列傳》寫張湯訊鼠的細節,表現出張湯從小就熟悉治獄,具備殘忍的特性。其父為長安丞,出,湯為兒,守舍。還,而鼠盜肉。其父怒,笞湯。湯掘窟,得盜鼠及餘肉,劾鼠掠治,傳爰書,訊鞫論報。並取鼠與肉,具獄磔堂下。其父見之,視其文辭如老獄吏,大驚,遂使書獄。這個細節,表現出張湯從小就熟悉治獄,薰陶出一種殘忍的特性。

    5.善於透過個性化的語言描寫表現人物性格。《史記》許多篇章中的人物語言描寫,都能見出人物的性格特點和神情風貌。“彼可取而代也”,率直大膽,可以想見項羽的強悍滷直;“大丈夫當如此也”,委婉曲折,寫出了劉邦的貪婪狡詐;“夥頤!涉之為王沉沉者”(《陳涉世家》),質樸無忌,傳達出鄉民初見王宮的豔羨和驚訝;“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雖欲廢太子,臣期期不奉詔”(《張丞相列傳》),寫周昌口吃,急怒交加的神情,表現他剛直的性格。

    司馬遷的<史記>,雖然文質相稱,但由於它熔鑄著熾熱的愛和恨,不那麼溫柔敦厚,便受到不少人的攻擊。漢章帝咒罵作者"微文刺譏,貶損當世,非誼士也",王允斥責<史記>為"謗書",魏明帝也聲稱此書"令人切齒"。

  • 2 # 大道至簡訊

    一、《史記》的敘事藝術

    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學家司馬遷敘事風格樸實,參閱大量史料確保歷史真實性,雖然一些不可考的史前史引用了神話傳說,但是,這些神話傳說也有助於我們對於遠古文明的理解;司馬遷在敘事中用詞精當、生動,並最後以“太史公曰”的方式,進行歷史評價,表達了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學觀。

    二、人物特點

    司馬遷在記錄歷史人物時,注重刻畫人物個性特徵,寥寥數語,將人物活靈活現地勾勒出來。這是有別於其它通史只是平實地記錄史料。某種意義上說,《史記》也是具有極高文學成就的歷史讀本。

    三、成就地位

    《史記》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為後世研究中華文明史提供了重要的文獻史料;首創“紀傳體”,以人為本觀察歷史,為後世歷代通史提供了範本;文字簡潔、生動,具有極高的文學價值,這也為後人讀史、寫史,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經典樣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65號鋼6.5線材有什麼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