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驚龍軒
-
2 # 聖涵君
如今的網路通訊,造就了很多網紅,大多都是平民,可能就因為一個很普通話題,加上每個平臺的流量炒作,使得大眾更加容易接受並去參與互動關注,也就突然紅了。有時候紅是走運,但現在也有很多靠團隊去打造起來的,只要搞清楚每個平臺的演算法,按著設定好的套路定位自己的方向,很快也會獲得很多流量,不是他不能火起來,而是沒有去參與包裝和操作罷了。個人拙見
-
3 # 陝西藝娃
這是我們國家建國以來最早一批的書法家,很了不起!限於當時的時代背景,現在的人們很少有人知道他。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這位著名的書法家。王清璽,字潔石,1951年生,南皮縣小楊家村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滄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南皮縣文聯主席。
學書從歐入手,後習褚,曾過從李鐸,後拜天津著名書法家孫伯翔為師。此後,宗六朝書法,研習龍門、雲峰石刻,主攻《楊大眼造像》、《張猛龍》,廣涉漢隸,並在《石門頌》下過苦功。
書作曾獲“全國首屆青年鋼筆字書法大賽”一等獎(一等獎共3名分別是,顧仲安、王清璽、任平、)
曾參加天津青年書展,渤海三省市書展,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展覽等各大書法展覽。其作品被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中國遠東藝術博物館以及美國、日本等國際齋館和友人收藏。
王清璽老師積極倡導硬筆書法藝術,相繼組織 了天津首屆青年硬筆書法大賽、天津青年書展、天津書法藝術節等“賽展”活動,是天津青年書協和天津硬筆書法研究會的創始人之一。其在《天津日報》、《解放軍報》、《解放軍畫報》、《中國鋼筆書法》等均發表過書法作品。85年天津新蕾出版社出版了他創作的《名人名言鋼筆字帖》,再版三次,發行量達千萬冊。95年為重修張之洞墓創寫紀念碑。
-
4 # 詩書棋樂
致書法愛好者。
80年代,是《科學的春天》的年代,滿滿的純正能量年代,撥亂返正,百廢待興,人人上進年代。那時,我們正年輕。硬筆書法,以簡單,易學,實用的特點,很快走進青年人心中,形成人人有字帖,人人練字的硬筆書法熱潮。因為字是門面,高考得卷面分,字寫得好很牛氣,有名氣,有學問,受尊重。
在這種大背景下鋼筆書法事業如日中天,如火如荼,有一定的必然性。大小的書法比賽眾多、書法字帖行銷全國。硬筆書法愛好者眾多。如此,1982年,第一屆鋼筆字書法比賽——一等獎獲得者王清璽和他的作品便應運而生,當時一本字帖發行千萬冊,是風雲一時的人物,這一點也不奇怪。之後,王清璽曾任中書協第五屆理事會理事、滄州書協副主席,他也曾擔任縣級宣傳部門領導。經過近40年,他的書法影響力已經相當平淡,訊息越來越少,漸漸的淡出江湖,成為一種時代的傳說。
其實,這一切不足為奇。以我猜度,許多人對書法是一種業餘愛好。成家立業,養家湖口,工作還是第一位的,無可厚非。龐中華全國也就一個。隔行如隔山,王清璽從事宣傳,主要精力肯定不在鋼筆書法。既便如此鋼筆書法也非書法主流。既便苦練毛筆書法,也不見得有鋼筆書法上獲得的那樣高的成就。
“傷仲永”也好,壯志未酬身先老也罷,王清璽現象是許多熱愛藝術者的糾結,是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無奈:
誤入塵網三十年,
回首歲月心茫然。
長嘆有負凌雲志,
白首自慰筆墨間。
回覆列表
還能記得首屆全國鋼筆書法大賽的朋友,必定是資深的硬筆書法愛好者無疑了。算起來,那屆比賽距今已有37年了,當時獲得最高獎的3個年輕人,顧仲安只有27歲,任平和王清璽同歲,都是30歲。從硬筆書法剛剛興起到如今日漸式微,王清璽已近古稀之年。
令人不解的是,一同獲得最高獎的顧仲安和任平,此後很長時間都一直是硬筆書壇的風雲人物,唯有王清璽在獲獎後再沒有在後面的比賽中看到過他的名字,在硬筆書壇的名氣更是無法與顧仲安和任平相提並論。
有人可能會說王清璽能拿下那次大獎純屬“撞大運”,實際書法水準根本不行。這個純屬無稽之談,其實王清璽不僅是書協會員,還擔任過書協理事,這在那一批硬筆書法名家中並不多見,傳統書法功底可見一斑。也有人認為王清璽之所以後來不再活躍於硬筆書壇,主要是因為他是天津人。
全國鋼筆書法大賽前兩屆是由《浙江青年》雜誌社主辦的,後面則一直由《中國鋼筆書法》雜誌社主辦。大家都知道,當時的硬筆書壇分為兩股力量,分別是以浙江王正良、任平等人為代表的“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和以龐中華先生為代表的“中國硬筆書法協會”,儼然成為南北兩派,分庭抗禮,互不待見。來自天津的王清璽,獲獎後得到了龐中華的支援,由龐中華主編,王清璽書寫的《名人名言鋼筆字帖》,再版三次,發行量達千萬冊。這大概是王清璽在硬筆書壇最輝煌的時刻,但是這是否也影響了他進一步的發展,我們不得而知。
如果不是因為和顧仲安、任平一起獲獎,今天大概很難有人知道王清璽這個名字了。就算去網上搜索,也很難找到王清璽的書法作品。我們倒是能從一些來自舊書的圖片中,欣賞到王清璽硬筆書法的風采。
大概都是研習過魏碑書法的緣故,乍一看王清璽的硬筆書法,竟然與湖北硬筆書法名家李洪川先生的書風頗有幾分相似。同樣屬於這類書風的,還有最出色的女硬筆書法家張秀。
王清璽師從李鐸,楷書從歐、褚入手,後師從魏碑名家孫伯翔,宗六朝書法,研習龍門、雲峰石刻,廣涉漢隸,尤其對《石門頌》用功頗深,對其書風的形成產生了很大影響。其毛筆書法作品入選過全國第七屆書法篆刻展,能當選中國書法家協會第五屆理事會理事,也足以說明他的書法實力。
並不是每一個花苞都能最後怒放,有些人喜歡當時代的弄潮兒,也有些人喜歡低調的生活,高開低走的王清璽如今在書壇籍籍無名也非常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