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戰國時期,秦國的秦獻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莊襄王、秦王嬴政(秦始皇)都是有作為的國君,只是夾在秦昭襄王嬴稷和秦莊襄王嬴子楚之間的秦孝文王才當了3天秦王,沒多少作為。其他六國的君主整體素質簡直是慘不忍睹,魏國魏文侯、魏武侯是好君王,魏惠王就是昏君了;韓國最爛,連韓昭侯都算不上明君;趙國趙武靈王、趙惠文王確實是英明的國君,趙孝成王就差多了,後來的趙王更是一個比一個垃圾;燕國燕昭王是英明君主,燕惠王就很昏庸了;齊國齊威王、齊宣王算明君,齊湣王實在是昏庸無道;楚國有作為的國王多一些,如楚簡王、楚悼王、楚宣王、楚威王等,但除了楚宣王和楚威王外沒有連續出現兩個以上好國王。為什麼東方六國無法湧現連續好幾代英主?
9
回覆列表
  • 1 # 登哥讀歷史

    你好,我來給你回答下這個問題。

    秦國能夠連續六代出明君是有具體原因,絕非運氣。

    一、具有憂患意識

    早期秦國地處西邊,遠離中原,與關東六國相比無論是血統,實力,還是地位都弱餘他國。在秦孝公變法之前,幾乎一直在被六國虐打。尤其是魏國,欺壓秦國近百年,奪秦河西之地,甚至連函谷關都被打破了。秦國多次面臨亡國危機中。

    在百年的屈辱中,勵精圖治,壯大秦國,已經是每個秦人的夢想。東出函谷關,滅亡六國也是每個秦君的夢想,所有孝公以後的秦君都十分用心治理秦國。

    二、秦國擇君制度與王室教育

    秦國國君的傳承製度是擇君制。在《公羊傳》中寫道“何以不名,秦者,夷者,匿嫡之名也......嫡子生,不以名,令於四境,擇勇猛者立”。秦國不同於山東六國的嫡長子繼承製度。秦國選擇君王,大多都立賢,不立長。

    比如,秦武公去世後立其弟德公即位,秦宣公有九子,均未立,傳位於其弟;秦成公,有七子,同樣傳位與弟弟秦穆公。穆公之前的擇君傳位。這種制度降低了秦國昏君出現的機率。再加上在繼承人教育這塊,秦國也十分重視。所以大多秦君都是博學多才之人。

    三、依法治國

    商鞅變法強秦以後,秦國不再是人治,而是法治。一切行動都有法理可行,法律治民也治君。在秦法的制約下,秦國國君基本不敢亂來。而且只要不是過於昏庸的君主,在法律的框架下治理秦國,基本不會讓秦國出現危機。

    四、總結

    所以秦國出賢君主要還是因為他的理念與制度的原因。

  • 2 # 希咿

    就各國的分佈格局來看,是秦國的地緣優勢太強。

    秦國的關中和巴蜀之地都是易守難攻,只要控制住四周的點狀關口,六國就從很難從東方打進來。而實際上,秦國自獻公後的諸君接替,也多伴隨著紛爭和混亂,並非想象中的一直高度穩定和高效,但這種格局下,即使中央有變,秦軍在四周關口的軍事佈局能夠維持,山東六國對秦國依舊沒什麼辦法。

    而反觀山東六國對秦國的防禦,沒有關中四塞之地的條件,多是在大平原上,往往是線狀甚至網狀防禦體系,最多不過是藉助河堤或者人工修築長城,成本高昂且防禦效果遠不如關中和巴蜀四周高聳綿長且寬深的山脈,這就迫使六國在面對秦國的進攻時不得不採取主動防禦,而在有備而來的秦軍前,失敗的機率就高很多。

    這種格局的結果就是,即便是秦國和山東六國的高層執政能力差不多的情況下,秦國的操作難度要低,而且容錯率很高。

    長平之戰就是個體現,儘管秦趙兩國都已經耗到油盡燈枯,但趙國一敗就直接被打到都城下,而秦國即使接下來又發動邯鄲之戰(秦昭王這個決定可以說也是很不明智的)被聯軍揍得也血本無歸,但大不了退回關內就是,首都地區和整個關中都安然無恙。

    (戰國後期關中被攻破主要就是兩次,一次是楚國從武關攻入藍田,一次是前246年五國合縱從河東打到咸陽附近的臨潼,但兩次進入關中之後都是強弩之末了不久就退出,函谷關幾乎就沒被正面攻破過。

    而秦國在耕戰制度下幾乎是以戰爭為生產力,只要積蓄到足夠的力量都會主動出擊,所以秦國在不斷的戰爭中能夠逐漸積累出壓倒性優勢)

    這並不是秦國能笑到最後的唯一原因,但是確實是最基本的一條。秦國與山東六國持續的各次戰爭也基本都符合這個規律。

    至於君王執政水平。。。個人認為差別不是特別大,秦國和東方六國的君主大多數對局勢也都能有基本的認識,並沒有真正完全的昏君

  • 3 # 阿康同學

    秦國能連續湧現出那麼多的明君,與當時的秦國的歷史背景、遠大抱負、商鞅變法和選擇繼承人的方式有關。

    歷史背景

    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衰微,維護周王朝統治的禮樂制度崩壞,諸侯進入爭霸時期。在秦孝公時期,秦國地處偏僻的西部,國力又弱,中原的六個國家自然就看不起他,無論幹什麼事都不帶秦國玩,更重要的是中原的各諸侯國都用對待夷狄的態度對待秦國。這時候秦國就想要自強,秦國想統一天下的遠大抱負就產生了。而反觀中原六國,比如楚國儘管“地方五千裡,帶甲百萬”,是名副其實的大國,卻從未考慮過併吞天下,只是滿足於偏安一隅;有“天臍之國”之譽,坐擁山海之利的齊國,沉迷於安逸生活,不思進取。中原六國國君都沉迷安逸的生活中,沒有一點點的憂患意識,而秦國的每個時期的國君都會繼承祖業,不忘改變國家的夢想努力奮鬥。

    商鞅變法

    秦國能連續湧現出那麼多明君,與商鞅變法有很大的關係,秦自孝公以後推行商鞅變法,實行戰時法治社會的巨大社會變革,在商鞅變法實行的20年後,依法治國的思想已經深入秦國社會的方方面面,整個秦國社會都在商鞅的法治社會下一天天的變強,這些法令和制度不會因為君主的喜好而使得國家的大政方針偏離軌道,全國上下無論貴族還是黎民百姓都在法制的約束下,所以如果有君主想荒廢政治,或者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行事,他就會被秦國所拋棄,甚至他不可能登上王位,而是在秦國內部就直接淘汰了。

    選擇繼承人

    剛剛提到,為何秦國君王如果想按照自己的意願去行事,不尊重法制,就會被秦國內部直接淘汰了呢?因為在“禮崩樂壞”的社會條件下,秦國選擇繼承人的方式並不是嫡長子繼承製(“立嫡以長不以賢,立子以貴不以長”),而是以賢不以嫡。這是秦國能湧現出那麼多明君的重要原因。那麼秦國為什麼是以賢不以嫡呢?原因很簡單,秦國在第十一任君主秦武公時期,發生了“三父之亂”,三父把持朝政,輔佐幼主登基,這幾乎把秦國帶到了崩潰邊緣,最後還是秦武公韜光養晦靜待三載,才將大秦勢態撥亂反正,送回到了正常的軌道里。因為“三父之亂”,給秦國帶來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自秦武公後,秦國延續“立賢”這一方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巴薩2-1皇家社會9分領跑聯賽,你認為巴薩聯賽的奪冠機率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