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C介面本身就是DP2.0官方標準的一部分,原生DP介面有4條lane,而使用“普通的”被動USB-C介面的時候(DP Alt Mode)會只使用2條lane,導致在最大頻寬上有差別。
USB-C更多是一個介面的形狀標準,重點在於形狀。
DP是一個影音資料交換協議,重點在於資料編碼。
還有一個Thunderbolt 3的物理介面(未來成為USB 4),重點在於傳輸。
三個不是互斥的。
和之前1.4版本不同的是,DP2.0採用了Thunderbolt 3作為物理介面(PHY)。原來的Thunderbolt 3是雙向40Gbps的頻寬,但是DP2.0不需要資料上行,所以合併雙向為單向,成為單向80Gbps的頻寬。本身Thunderbolt 3使用的就是USB-C形狀介面,而DP2.0則支援原生DP和USB-C兩種形狀。
但是要達到Thunderbolt 3的最高頻寬則要求傳輸線是active的(或者0.5米長以下),而普通的passive的USB線無法實現這種速率。在這種情況下DP2.0還是透過新的編碼可以實現比原來1.4a版本更高速更有效率的頻寬利用。
上面最後的部分就是說的是採用普通的USB-C介面的DP Alt Mode模式(非Thunderbolt Alt Mode),透過DP2.0協議能夠實現的顯示效果。如果採用Thunderbolt Alt Mode的話,即使採用USB-C形狀也能夠實現最大頻寬。
然而目前能夠用到16K解析度或者雙8K的人群畢竟還是極少數,在DP Alt Mode的能力範圍內,用DP2.0可以實現3臺4K(壓縮))或者1個8K(非壓縮),已經是足夠日常使用了。
USB-C介面本身就是DP2.0官方標準的一部分,原生DP介面有4條lane,而使用“普通的”被動USB-C介面的時候(DP Alt Mode)會只使用2條lane,導致在最大頻寬上有差別。
USB-C更多是一個介面的形狀標準,重點在於形狀。
DP是一個影音資料交換協議,重點在於資料編碼。
還有一個Thunderbolt 3的物理介面(未來成為USB 4),重點在於傳輸。
三個不是互斥的。
和之前1.4版本不同的是,DP2.0採用了Thunderbolt 3作為物理介面(PHY)。原來的Thunderbolt 3是雙向40Gbps的頻寬,但是DP2.0不需要資料上行,所以合併雙向為單向,成為單向80Gbps的頻寬。本身Thunderbolt 3使用的就是USB-C形狀介面,而DP2.0則支援原生DP和USB-C兩種形狀。
但是要達到Thunderbolt 3的最高頻寬則要求傳輸線是active的(或者0.5米長以下),而普通的passive的USB線無法實現這種速率。在這種情況下DP2.0還是透過新的編碼可以實現比原來1.4a版本更高速更有效率的頻寬利用。
上面最後的部分就是說的是採用普通的USB-C介面的DP Alt Mode模式(非Thunderbolt Alt Mode),透過DP2.0協議能夠實現的顯示效果。如果採用Thunderbolt Alt Mode的話,即使採用USB-C形狀也能夠實現最大頻寬。
然而目前能夠用到16K解析度或者雙8K的人群畢竟還是極少數,在DP Alt Mode的能力範圍內,用DP2.0可以實現3臺4K(壓縮))或者1個8K(非壓縮),已經是足夠日常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