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事情是這樣的,今天週末回農村老家看望母親,在街上遇到村裡的一位老奶奶,打過招呼後,閒聊,老奶奶問我你們學校有多少學生?我說幾千人呢,老奶奶說“咋怎麼多人上學?上啥學,又沒有用”。“您為什麼這麼說?”“看看我兩個孫子就知道了。” 原來,老奶奶有兩個孫子,小林和小旺。小林是她大兒子家的孩子,今年26歲,初中畢業後不久在父母操辦下結婚生子,有兩個孩子,一個六歲,一個三歲,去年小林和媳婦去威海打工,孩子由父母看管,兩口子的工資,一年下來存了十幾萬,春節前歡天喜地的剛剛買了新車。 小旺是二兒子家的孩子,今年28歲,大學專業後在省城一家廣告公司上班,因為房租生活費各種壓力,一年後回家,努力學習了兩年考取了鄉鎮的公務員,找物件時候女方都嫌棄他縣城沒有房子,父母東拼西湊給他買房,公務員上班兩年後結婚,媳婦是小學教師,兩個人都上班不久兩個人的工作加起來近5000,年前剛生了個女兒。 在老奶奶看來小林有了兩個孩子,收入又高。比起大學生畢業的小旺強好多,老奶奶說上學沒用,我竟然不知從何解釋。
3
回覆列表
  • 1 # 沉默的諾亞

    就一個人自己本身來說,讀書可以增長知識,學習技術,增加經驗,開闊視野,提高素質,修煉心性,最關鍵的一點是她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能夠為一個人的前途打基礎做準備,為一個人命運的改變提供機會,人常說“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讀書就是在為這個機會打基礎做準備。因此說,讀書是有用的,讀書的好處是實實在在的,讀書的好處應該是方方面面的。

    其次,從另一方面說,讀書對於一個家庭及其家族的意義是非常大的。知識文化其實,她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無價財富,她的積累對於家族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這個意義就在於,她可以為一個家族積攢文化底蘊,這個文化底蘊就是家族傳承的精華。也許有人會說這個更沒用,的確這個既變不成錢又換不成糧,既充不了飢,又解不了渴。但是,她會經過世代的積攢,家族裡的每個成員就會相互影響,從而家族裡人才就會越來越多,並且這個文化底蘊攢到一定程度她就會爆發出她固有的能量!會在這樣的家族裡出現一位或多位了不起的人物!也許這個人物他就會光宗耀祖千古流芳!這樣的例項在古代有很多。比如明朝的王陽明,清朝的曾國藩,建國前在黨中央身居要職的林氏三兄弟等,這樣的例項非常多。所以說,這就是家族知識文化積累的意義所在。從古至今範是比較出名的名人,他的出生都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因此說,古人為什麼要把“耕讀傳家”奉為至寶,有的人寧願自己餓肚子也要子女讀書。有一種說法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還有一種說法叫“窮不過三代,富不過三代”這些都是古人對家庭和家族發展規律的總結,是經過無數個家庭家族實踐發展檢驗出來的規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律存在呢?因為其中就是有家族文化底蘊在暗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眾多看似偶然的現象中,她起到了必然的決定性作用。所以說,知識文化的積累,文化底蘊的傳承對於一個家庭家族有重要意義,而知識文化的積累和家族文化底蘊的傳承主要就是靠讀書來實現的,她既用錢買不來,更用武力搶不到手。

    當然,正如本題中說的,讀書沒用,讀過書的,還沒有沒讀過書的混的好。很顯然,得出這種結論的人,首先肯定沒有讀過書,肯定也就沒文化了,並且目光是短淺的,她看到的僅僅只是眼前的短暫利益。但是,從長遠來看,讀過書的人要比不讀書的人,就業機會多,應變能力強些。“書到用時方恨少”,讀書只有在用的時候才能感覺到他的用處和好處。不讀書的人的將來是沒有保障的,社會環境一旦改變,他的生活環境就會變差。一旦失意,不太容易翻身。至於家族的發展的長遠利益,這樣的人當然更不會考慮到。

    從長遠來看,不讀書的人,認為讀書沒用的人,也許當時短期內可以混的不錯,但是如果堅持這種認識和生活方式,時間久了就會發生生活逆轉,一般情況會被社會邊緣化,這種現象在後代晚輩中越來越明顯。當然什麼事情都會有例外,也許有的家庭也會有奇蹟發生,比如生個天賦異稟的孩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長大了也能光耀門楣。但是這種奇蹟的發生率那是非常低的,低到有可能千年也不見得會遇到一回。有的家庭就算真的有天才出生,因為家長沒文化,不會培養多半也會夭折。

    所以,總的說來要想扭轉家族背勢,改變自己的命運,讀書是最靠譜的一種選擇,讀書有用絲毫不用懷疑。

  • 2 # 紅茶絲語

    老奶奶二孫子的情況不太好,這是事實,你可以找發展的好的大學生來反駁她。

    打工雖然掙的多些,但離家遠又辛苦,孩子又照顧不上。而當公務員雖然暫時掙的少些,但還是有上升空間的。

    再說兩個人的孩子,出去打工,孩子成了留守兒童,學習上沒人管,考不上大學,仍是打工;而老二的孩子,有父母的照管,好好學習,考上好大學,工作會更好。

    其實,不是要說服老奶奶,要說服你自己。

  • 3 # 風中飛雪教育交流者

    說說我的看法,我認為沒有必要和老人家一爭高下,畢竟要尊敬老人,三言兩語也改變不了老人的觀點。

    讀書無用論在生活中經常見到,有它產生的土壤,確實有一些大學生畢業後找不到合適工作,幾年下來混的還不如已經在社會上混了十幾年的初中生,甚至是沒有文化的人。作為學校老師我曾經見到不止一位家長是這種觀點。給學校教育工作帶來難題。

    讀書是有用的。我是這樣分析給我的學生的:

    一方面,讀書是一種內涵的提升,是一種內在的積累,是一種情懷的豐富。也是脫離無知的途徑。正如某知名人士演講時說的:見到沙漠時不是脫口而出的“哎呀!媽呀!好多沙子!”而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的詩意感受,是充滿詩情畫意的人生情懷。

    另一方面,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說,社會需要有文化有技術的人才。七八十年代亞洲四小龍騰飛發展,發展之初抓住了一個重要機遇就是發達國家轉移勞動密集型產業機會,利用本地閒散的勞動力,接手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起來以後這些國家已經重新調整產業結構,各有自己的特色產業。中國也是如此,改革開放初期勞動密集型產業較多,勞動者可以沒有高深的文化技術,所以你們的父輩即使沒有文化也能養活家人。但是你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中國的大發展才剛剛起步,我們中國正在努力調整產業結構,發展高新技術,沒有文化技術以後很難立足,跟不上時代。

    希望更多的人瞭解我的分析,幫到更多的人。

  • 4 # 分子家教學堂

    呵呵,不用和老人家爭論什麼的,尊重她就好了。

    本人也是搞教育的,對此還真有一點粗淺見解,望不要見笑:

    中國現在是科技創新發展的社會趨勢,讀書的作用在於達到一定層次後擴大發展機會的增加,文化低了知識和眼界不夠,是沒有機會到達一定層次的,被制約限制性很大。那些以前文化低的成功人士,其實都在打下一定基礎後進行了再深造(再讀書再學習),學到了一般人都不會的知識,之後才抓住了更好地發展機會而成功的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越南炸排骨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