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與俄羅斯加強合作,相繼簽訂了《中俄遠東合作發展規劃》、《“東北-遠東”農業合作規劃》、《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經貿合作協議》等合作協議,中俄雙邊經貿合作規模穩步擴大,質量持續最佳化。2019年中俄雙邊貿易額再創新高,達到1107.6億美元,同比增長3.4%。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其貿易制度環境將得到明顯改善,透明度將大大提高,但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其法律環境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貿易法律環境依然存在一定風險。
一、中俄貿易中的法律風險
在俄羅斯進行貿易活動的法律風險,主要體現在:
(一)國民待遇問題
根據《海關法典》的規定,原產地為外國的商品享有國民待遇,不得針對商品的不同原產國設立不同的稅率。在俄羅斯國內市場上的銷售、報價、採購、運輸和使用方面,向原產地為外國的商品提供不差於提供給俄羅斯原產的類似商品的條件。但需要注意的是,關於給予國民待遇的一般原則不包括國家和社會基本需求商品的供應。為了保障國家和國防安全,保護國內市場,支援俄羅斯生產商,俄聯邦政府確立了對外國原產地商品的禁入和採購限制。
(二)涉及貿易相關立法的頻繁修改,法律之間相互矛盾與競合,增加了貿易風險的不確定性
俄羅斯立法的隨機性過大,修改頻繁,不同等級的立法主體(聯邦立法、聯邦主體的立法及自治地方的立法)導致法出多門。對於外國投資者而言,如果不具有法律專業基礎和語言基礎,很難把握其政策走向。在從事外貿業務時,投資者常常會由於對外貿交易相關的法律認識不足,對法律的雙重解釋,甚至是對於法律之間的矛盾或經常進行大篇幅的修改而面臨困難。
(三)海關監管層面風險較大
法律頻繁調整、監管複雜,執法的透明度不高,加大了貿易成本。俄羅斯不同地區和不同口岸在進口通關、海關估價和海關監管方面差異明顯。俄羅斯的海關管理條例變動頻繁,缺乏合理的過渡期,常常導致進口商品滯港,貿易商承擔不合理的成本和費用。
近年來,中國與俄羅斯加強合作,相繼簽訂了《中俄遠東合作發展規劃》、《“東北-遠東”農業合作規劃》、《中國與歐亞經濟聯盟經貿合作協議》等合作協議,中俄雙邊經貿合作規模穩步擴大,質量持續最佳化。2019年中俄雙邊貿易額再創新高,達到1107.6億美元,同比增長3.4%。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其貿易制度環境將得到明顯改善,透明度將大大提高,但從目前實際情況來看,其法律環境仍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貿易法律環境依然存在一定風險。
一、中俄貿易中的法律風險
在俄羅斯進行貿易活動的法律風險,主要體現在:
(一)國民待遇問題
根據《海關法典》的規定,原產地為外國的商品享有國民待遇,不得針對商品的不同原產國設立不同的稅率。在俄羅斯國內市場上的銷售、報價、採購、運輸和使用方面,向原產地為外國的商品提供不差於提供給俄羅斯原產的類似商品的條件。但需要注意的是,關於給予國民待遇的一般原則不包括國家和社會基本需求商品的供應。為了保障國家和國防安全,保護國內市場,支援俄羅斯生產商,俄聯邦政府確立了對外國原產地商品的禁入和採購限制。
(二)涉及貿易相關立法的頻繁修改,法律之間相互矛盾與競合,增加了貿易風險的不確定性
俄羅斯立法的隨機性過大,修改頻繁,不同等級的立法主體(聯邦立法、聯邦主體的立法及自治地方的立法)導致法出多門。對於外國投資者而言,如果不具有法律專業基礎和語言基礎,很難把握其政策走向。在從事外貿業務時,投資者常常會由於對外貿交易相關的法律認識不足,對法律的雙重解釋,甚至是對於法律之間的矛盾或經常進行大篇幅的修改而面臨困難。
(三)海關監管層面風險較大
法律頻繁調整、監管複雜,執法的透明度不高,加大了貿易成本。俄羅斯不同地區和不同口岸在進口通關、海關估價和海關監管方面差異明顯。俄羅斯的海關管理條例變動頻繁,缺乏合理的過渡期,常常導致進口商品滯港,貿易商承擔不合理的成本和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