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6
回覆列表
  • 1 # 歷史哈哈哈

    1、日本資源匱乏,工業能力不強,製造坦克所需的鋼鐵、稀土、電子器件等工業材料都很缺乏,再加上也沒有足夠的石油來維持裝甲部隊的運作

    2、它是一個島國,就必須將精力集中在海軍上,根本沒有太多資源去發展坦克這些陸戰的重型裝備

    3、日本陸軍的作戰思想落後,還是崇尚一戰時的步兵和炮兵為主的作戰方式,僅有的少量坦克被分散在步兵中作為支援武器,無法形成戰力。

  • 2 # 軍微視角

    其實在1937年時,日本的97改型坦克已經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坦克之一,甚至領先於美國,但是日本人完全不懂得如何應用坦克,並且錯誤了的估計坦克的發展速度(二戰是人類武器裝備發展最快的時期)把應用到研究坦克上的資料全部投入其它專案的研究,已至於他們覺著自己國家的坦克是最厲害的,後期蘇聯的坦克正面碰撞日本的坦克不堪一擊,基本上是1比3的機率,也就是日本3個坦克才能摧毀一個蘇聯的,直到1942年日軍才重新認識到坦克的重要性,可是這時已經晚了

  • 3 # 陶式防務評論

    有一個關鍵時間點——1940年。在此之前,日本坦克水平還是處於世界中上水平的。

    97式坦克擁有相當前衛的風冷柴油機,裝甲和火力也還不差於西方。但在1940年就完全不一樣了。

    由於德國閃電戰的迅猛勢頭,帶動了整個世界坦克研發的猛進。1940年以後,坦克發展的速度一年等於從前的五年。T-34、謝爾曼、黑豹、虎式統統都出來了,而且改進型每年一個大變樣。1941年型坦克面對1943年型的,都會被吊打。

    日本坦克這時候還是按照從前的發展速度,不僅不慢地做技術改進,很快就被甩到後頭了。

    為什麼呢?一方面,日本國力太弱,武器研發投入嚴重不足。1941年後只能全力投給艦艇、飛機這些無底洞,陸軍能省則省。另一方面,日本面對的坦克壓力還不夠,要麼是蔣校長這種臭棋簍子,要麼是“斯圖亞特”這種沒水準的輕型坦克,“謝爾曼”在太平洋都成了無敵的存在。

    不過最關鍵的,還是日本工業技術底子真的很差。直到滅亡前夕,日本所謂新式坦克的設計思路,還是針對“謝饅頭”搞的。標準這麼低,仍然非常吃力。這就是二流技術水平的悲哀了。(陶慕劍)

  • 4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不是日本造不好坦克而是日本基本上沒什麼需求,日本陸軍在很長的的一段時間裡的作戰物件都是中國,而中國不僅沒有坦克和反坦克火力,甚至連裝甲目標都沒有,所以在沒有任何壓力下的日本就不準備發展坦克這玩意了,反正在中國打的都是順風局,別是坦克了,連一些輕裝甲目標中國都打不過。所以在1943年遇到美軍前日本都沒有太大的反坦克壓力。開國大典上的功臣號就是日本的97式坦克

    其實在早期的坦克製造中日本的製造理念並不差,但是受限於製造工藝日本的坦克質量都是挺差的,當歐洲國家開始使用焊接工藝的時候日本還在使用鉚接工藝,這就使得日本的坦克同體積下的坦克自重更大,消耗的材質更多,且抗揍能力都不強。且日本的坦克作戰理念還停留在一戰時期的步兵支援上,而作為對手的美國,雖然在早期也是一戰時期的作戰理念,但是在1942就和德國在非洲較量,但是德華人用四號和長管三突都能暴打謝爾曼,美國用大量的坦克殘骸和坦克兵的屍體像德華人交了學費,明白了坦克要怎麼製造。

    所以在德華人坦克炮火的教育下,美華人知道怎麼使用坦克,所以在太平洋戰爭上,別德國坦克打得半死的謝爾曼在太平洋上找到了發洩了物件,用炮火教日本人什麼叫裝甲和火力。所以這時候日本才有了壓力,於是才重啟坦克的製造計劃,甚至想從德國購買虎式坦克的技術,以對抗"強大的"謝爾曼坦克。但是在1944年這個階段,這時候的日已經窮得叮噹響了,根本沒錢去發展重甲坦克。日本和德國生意也談了,而且日本也付款了,而且還主動承擔運費,但是德國卻拒絕發貨,為什麼呢,因為蘇聯逼近德國,直接被陸軍給徵用了

  • 5 # 戰爭之王

    日軍不是不想造好的坦克,而是在戰爭初期的作戰需求並不需要效能多麼優秀的坦克,而且日軍當時的坦克水平在國際範圍也不落後。結果到了戰爭中後期實戰需要優秀坦克的時候,由於作戰環境、技術水平等一系列原因導致日軍坦克裝備水平很難提升,像樣的產品種類少而且產量低,所以人們就產生了一種日軍不造優秀坦克的印象。

    30年代的日軍坦克裝甲兵器還是和美英蘇德等強國處於同一水平的,日研製裝備九五式坦克、九七式坦克時,蘇軍也不過是BT系列、T26等輕型坦克,德軍則還是一號、二號坦克為主(三號四號坦克已經開始陸續裝備),美華人則還在搞M2輕型坦克,所以日軍的坦克水平並不落後。

    而抗戰全面爆發後,日軍開始侵略中國華中華北等地區,但是這些地區普遍道路條件差,不利於重型裝甲車輛的部署和使用,後勤補給也是問題,而且由於中國軍隊裝備水平實在太差,日軍現有的坦克等裝甲兵器已經夠用,所以日軍裝甲部隊沒有太大的升級需要。即使是在太平洋戰爭初期,日軍坦克面對的也是英美軍的輕型坦克、裝甲車等裝甲兵器,作戰壓力不大。

    但是伴隨著二戰的全面爆發,坦克的技術水平開始迅速提升。蘇德在裝甲兵器上的飛速演變就不再贅述,一直在裝甲兵器上較為落後的美華人也很快研發出了M4、M3中型坦克,並在遭遇德軍虎式豹式等坦克後研發了M26等重型坦克。但是日本由於技術實力不足,生產能力落後等原因,依然在裝備使用老舊的九五式、九七式等坦克同美軍M4等坦克作戰,這無異於以卵擊石。

    當然,日軍也有一些型號的新式戰車,比如三式中戰車、四式中戰車等,但是這些坦克普遍要比同時期同類型的盟軍產品落後,僅有火力還堪一戰,在機動能力、防護等方面極為糟糕,而即使如此,這些新式坦克的產量也極低,根本就沒能發揮什麼像樣的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西湖的古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