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張巧林說育兒

    聽力障礙是常見的出生缺陷之一。良好的聽力對於孩子感知外界資訊,促進神經發育,尤其是語言能力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嬰幼兒聽力損失直接影響其語言的形成,主要表現為發音不清,甚至可以導致耳聾性啞巴,嚴重影響孩子的生活和學習;即使聽力輕度損傷,也可導致咬字不清,表達能力較差和反應遲鈍。兒童聽力保健的目的是保護和促進兒童正常的聽力發育,透過聽力篩查及早發現小兒聽力障礙,並進行聽力語言康復。但是,絕大部分嬰兒聽力是正常的,家長一般不會想到聽力檢查,只有在較長時間內出現較明顯的異常現象(如語言障礙或反應遲鈍等)但又無法確認原因時,才會想到找醫生檢查,這時可能已經延誤了診斷和治療的最佳時機。

    (一)什麼是聽力篩查

    新生兒聽力篩查是透過耳聲發射、自動聽性腦幹反應和聲阻抗等電生理學技術,在新生兒出生後自然睡眠或安靜的狀態下進行的客觀、快速和無創的檢查。一般僅用5~10分鐘就可以完成測試。新生兒在出生48小時以後,要接受初次聽力篩查;未透過初篩者,在42天左右接受聽力複查;42天覆查仍未透過者,在3個月左右進行聽力診斷性檢查。確診為聽損傷的患兒應及時到醫院的專科進行相應的醫學干預。

    (二)聽力篩查的物件

    聽力篩查的物件主要是0~6歲兒童,重點為3歲以前的嬰幼兒,尤其是具有聽力高危因素的嬰幼兒。新生兒雙側聽力損失的發病率一般在2-3‰,如果母親和孩子生後有如下情況,則提示需要定期進行聽力監測:

    1. 兒童期永久性聽力障礙家族史;

    2. 顱面部畸形,包括耳廓和外耳道的形態異常;

    3. 具有伴發聽力損失綜合徵的特徵者;

    4. 孕母宮內感染,如鉅細胞病毒,皰疹,弓形體病,風疹,尤其發生在懷孕初期的3個月內;

    5. 新生兒出生體重低於1500克、或出生窒息、或機械通氣時間5天以上;

    6. 嬰兒睡眠過分安靜、不怕吵鬧或語言水平落後;

    7. 兒童有腦膜炎、麻疹、腮腺炎等傳染病史;

    8. 反覆發作的中耳炎,曾用過耳毒性藥物。

  • 2 # 風清揚3036

    由於寶寶還不會開口說話,或是表達能力不強,無法準確表達,如何發現孩子聽力存在問題呢?

    因此這需要家長平時仔細留意觀察寶寶的聽覺行為,一般來說,正常的足月兒寶寶,出生後24小時後,就會聲音的刺激做出反應;出生後3個月的寶寶,對他人說話感興趣,會盯著別人說話;出生後6個月的寶寶會主動尋找聲源。如果家長在平時的育兒過程中發現,3個月對於突然的巨響,如:雷電,或爆炸聲,沒有絲毫反應;6個月的寶寶對對辨識度強的聲源不感興趣,或是不會探尋;1週歲以後的寶寶,對於家人講的話完全無法理解;還有大齡寶寶看電視時,聲音開得特別響;與他們說話時,聲音特別重,反應遲鈍,或是總聽不清楚他們的說話,要求他人重複,這些種種跡象表明,寶寶的聽力可能出現問題了。

    因為寶寶的聽力關係到他們的語言和智力發育,還關係到他們的終身幸福,家長應及時帶寶寶去醫院做專業的、全面的、系統的診查,以免錯過聽力障礙診治的最佳時期。畢竟,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

    其實,《新生兒疾病篩查技術規範》規定,每位寶寶出生後6-48小時內需進行客觀性的聽力篩查,初步判斷寶寶出生時是否有聽力障礙。因此,一般來說,在醫院出生的寶寶,出生後醫生會對寶寶做一次專業的新生兒聽力篩查,對初篩不透過的寶寶,會進一步檢查;寶寶出生42天之內,對初篩不合格、初篩“可疑”、或是即便初篩合格,因有聽力障礙家族史以及存有高危因素的寶寶,均會再次篩查;42天覆查仍未透過的寶寶,在3個月左右再次進行聽力診斷性檢查和詳細的聽力評估。這是最專業、最及時發現寶寶是否存在聽力問題的。

  • 3 # 歐仕達助聽器

    小兒的語言發育與聽力發育密不可分,聽力是否正常,語言發育測試就是一塊“晴雨表”。一個 人必須先有了聽力,再經過語言學習才會說話。兒童應定期檢查聽力,及早發現和治療中耳炎,因為中耳炎是引起兒童聽力下降的最為常見的原因。

    如何發現嬰幼兒的聽力問題?

    嬰幼兒聽力損失的初步判斷:

    1~3個月:對於突然而來的巨響(如關門聲、鞭炮、耳邊拍手)等毫無反應。

    3~6個月:有聲音時不會張望尋找聲源。

    6~9個月:不會望向講話時被提及的人或物體。

    9~12個月:無法聽從動作指示作出反應,如:把球給我。

    12~15個月:還未能說出第一個單字,如:爸、媽、燈、車。

    15~18個月:對隔壁房間或距離較遠的呼喚聲無動於衷。

    18~24個月:還未能運用兩個字的詞句。

    24~30個月:能說出的字少於100個。

    30~36個月:未能運用4~5個字的詞句。

    對經過新生兒聽力篩查環節,初復篩結果都未透過,在醫院被確診有聽力損失,則要積極治療。如果醫生說不屬於藥物和手術等治療範圍,那一定要在六個月齡內找專業人員幫您小孩驗配助聽器,必要時行人工耳蝸植入。對於篩查透過,但在小孩成長的過程中,懷疑其聽力行為和反應異常應立即到醫院確診。

     一般單耳聽力障礙不容易發現,而雙耳中度以上聽力障礙經家長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如果寶寶有了聽力障礙會有什麼表現呢?它因聽力障礙是單耳還是雙耳、聽力損失的性質、程度、發病年齡以及寶寶發育年齡的不同而不同。聽力障礙的表現有對環境聲反應不好;小寶寶在睡覺時睡得很沉;不易被吵醒;玩耍時顯得特別專注,對周圍人和事反應不靈敏;大寶寶看電視聲音較常人大;或者經常要求說話人重複;一些學齡寶寶的學習成績不佳也與聽力有關。聽力障礙對言語發育的影響的表現在:小寶寶說話晚、詞彙量、語言能力較同齡寶寶低;口齒不清甚至到3、4歲還不會說話。

  • 4 # 櫻桃小飯飯

    一、初篩:在嬰兒出生後72小時內進行聽力篩查。對沒有透過的嬰兒,可在出院前再複查1次。

    二、復篩:對初篩未透過的嬰兒,42天到醫院複查;

    三、診斷(3個月內):對復篩仍未透過的嬰兒,在3個月內進行全面的聽力學診斷,包括聲導抗、耳聲發射、聽性腦幹誘發電位、行為測聽及其他相關檢查,給予確診。

    四、干預(6個月內):

    1、針對病因治療:中耳炎、突聾、中耳畸形等進行相應的藥物、手術治療。

    2、對感音神經性聾患兒,在6個月內選配和使用助聽器。佩戴助聽器無效的重度或極重度聾兒,1歲左右實施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3、康復訓練:配戴助聽器或植入人工耳蝸後,應進行相應的聽力-語言康復訓練和家庭康復指導,促進聾兒的聽力、語言的發育。

    五、跟蹤和隨訪:對具有聽力損失高危因素的新生兒,即使透過聽力篩查仍應當在3年內每6個月至少隨訪1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大額的,保本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