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睿爸育兒

    當孩子做作業遇到困難時,如果在家長的輔導能力範圍內,家長可以先給他複習一下該題的知識點,當他掌握了知識點,也許就茅塞頓開,迎刃而解了。還可以就該題適當引導一下,孩子有了家長提示,也許難題也就有靈感了。

    孩子做作業遇到難題,最怕是家長數落,甚至責罵,這樣既破壞了親子關係,又讓孩子遇難題會產生緊張心理,甚至會停止思考。

    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這樣不可取。家長的沒耐心和易怒情緒,給孩子做了一個不良示範,家長要自我剋制,淡定的姿態,培養孩子養成從容不迫,遇事不驚,刻苦鑽研的良好品行。

  • 2 # 教育有故事

    作業是每個學生學習過程中,都必須要完成的一項主要任務,一般老師會在課後透過佈置作業的方式,來幫助學生鞏固課堂知識,加深記憶。但是,我們總是能夠看到學生在家裡,完成家庭作業的時候,會碰到一定的麻煩和困難。但是碰到“困難”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

    第一種、作業難度超出了孩子的能力

    由於不同孩子的接受能力不同,雖然在同一課堂內,同一老師講的課,可能不同的孩子理解和接受的程度也各不相同。如果學生不及時將這種困難反饋給老師,老師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佈置的作業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經驗來,那麼,可能會有部分孩子完成作業會有一定的困難。

    第二種、孩子只是中途想偷懶

    孩子做作業碰到困難,並不一定代表他不會做,也有可能只是他不想做,中途想偷個懶而已。現在有的孩子,由於玩性比較重,做起作業來,總是三心二意,恨不得做一會兒就玩一會兒,甚至巴不得不想做了。

    第三種、作業量太大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老師佈置的作業可能有點多,孩子做了很長時間,發現仍然沒有完成,心情可能會有點急躁。而且做作業的時間過長,容易讓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思想開小差,然後喊困難。

    現在很多孩子的作業,需要在家長的輔導下完成,如果僅靠孩子單獨完成,一來可能效率比較低,二來完成的質量可能也不高。當孩子做作業遇到困難時,向家長求助的時候。這時候家長首先不要著急,最好不要第一時間就開始講解,這樣的效果可能不好,而且會形成依賴性,下次孩子一碰到困難,不想思考,直接就喊父母來幫助。所以,建議父母從下面幾個方面去應對。

    第一、讓孩子具體描述一下困難到底在哪

    當孩子做作業遇到困難,家長可以先對困難有個簡單的預判,如果確實是有點難,超出了孩子的學習能力。家長可以慢慢引導孩子,首先可以讓孩子自己具體描述一下,作業中的困難到底是什麼。家長可以這樣問:是作業太多完不成了?是題目不會做了?這個題目今天老師有沒有講過?這個題目你自己原來是怎麼想的?。。。等等,諸發此類,針對孩子具體情況,可以詳細詢問一下困難。

    這樣透過具體的描述,其實也是幫助孩子瞭解問題是什麼,問得越詳細,會給孩子其實問題並沒有那麼難。而且透過這種詢問,還可以幫助孩子緩解一下焦躁的情緒,迴歸到平靜。孩子一般要是因為這種問題有情緒的話,家長如果只是針對這種負責情緒來回應的話,不管是安慰、鼓勵還是訓斥,效果都不會特別好。反而透過這種慢慢詢問交流,對於孩子來說,他也會知道你其實是理解他的,他需要的是家長給孩子積極的力量。

    第二、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如果孩子是覺得作業太多,心生煩躁的話,那麼家長可以幫助孩子轉移一下注意力,換一種方式。心理學專家肖恩.埃科爾專門研究如何創造積極的現實,他發現,當人們在比較終點的時候,往往很有鬥志,這就跟平時跑步比賽一樣。人的大腦其實也是如此,當大腦意識到即將完成目標的時候,它會釋放出一種強有力的化學物質,幫助人去加速完成任務。

    因此,當孩子感覺作業太多,不想做的時候,這時候家長可以告訴孩子,讓孩子更多的關注已經完成了多少,而不是還剩下多少。當孩子發現自己已經完成了多少的時候,第一可能會有一種成就感,第二在心裡可會覺得離終點更近了,會增加做作業的勁頭。或者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將任務分成幾個小任務,比如語文單列出來,數學當成一個任務,然後讓孩子一個一個的完成,這樣孩子會更加覺得離最後的任務終點越來越近。

    第三、多用過去成功的例子鼓勵孩子

    當孩子做作業遇到困難時,往往情緒上會有點消極。家長可以透過列舉孩子之前成功的例子,透過回顧過去的成功經歷,讓孩子看清楚自己的能力,解決問題的信心也會大增。

    比如,當孩子作業裡遇到的問題,有心的家長平時多留心,可以提醒孩子,前幾天遇到了某某困難,開始看起來也非常困難,但你最後卻完成得得非常棒,激發孩子內心的求勝慾望。

    第四、引導孩子培養髮散思維

    一般來說,孩子的思維方式都比較簡單直觀,他們在碰到困難和問題時,最先想到的也只是原來習慣性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辦法。而家長在平時裡,要注意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碰到一個事物,要引導孩子從多個角度去看待問題,家長也注意從多維度去解釋一個事物,讓孩子發現,原來同一事物在不同角度下的美。慢慢的幫助孩子一起去發現事物的更多個側面和角度,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

    比如,家長可以想一個詞,然後跟孩子一起頭腦風暴,讓孩子儘管發散思維,讓他自己想出它可能想到的所有東西,意味著什麼,有可能會有什麼結果,包括好的壞的都可以。慢慢的,透過這種訓練孩子的大腦,去多角度觀察和解釋問題,逐漸養成發散式思維方式。

    結束語:孩子做作業,碰到問題很正常,家長切勿焦慮,聰明的家長一定是教孩子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專注解答困難本身,因為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說,學會學習遠比學習本身更重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讀研究生如何獲得更多的獎助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