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烏龍

    說二句,我們那兒一直保留著過年挨家挨戶拜年的好習慣。除夕夜,放把鞭炮,吃把餃子,老人們開始準備花生瓜子水果糖和一些年家好吃的東西。來寬待上門拜年的晚輩們。晚輩上門喊宣,奶奶,爺爺,大伯,大媽,大叔,大嬸,新年好!這裡給您拜年了。對比較親的長輩,歲數大的老人,你還真得磕頭。因為她(他)早己準備好請頭了。現在磕頭的沒了,只是喊宣親熱爾等。淺談農俗,不足指正。

  • 2 # 錦繡影視

    習俗是世代流傳,代代相傳的。初一吃過餃子挨家挨戶去拜年,說著吉祥話,得到長輩的祝福,喝茶嗑瓜子,談著開心事,最幸福的享受!

  • 3 # 痴騎朽翁

    這個習俗我們這裡一直保留著,春節了,外出的人們都回來了,鄰里之間關係平時都很好,由於一些人外出打工,之間很長時間沒有見面,趁春節都在家,互相走動一下拜拜年,見見面,聊聊天,一來加深互相之間的感情,二來平時互相之間家庭成員之間有些幫忙表示感謝,三,平時之間有什麼小矛盾在互相拜年中可以化解。

    春節鄰里之間互相拜年是個好傳統,好民俗,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文化遺產,一定好好傳承下去,千萬不能丟。

    這也是首推答題!

  • 4 # cyhsagy

    你們那兒還保留著過年時挨家挨戶拜年的習俗嗎?

    答:沒有 有的只是本村親戚朋友哥們家走一走 互道幸福平安吉祥年

  • 5 # 老頭哥兒

    多年以前住大院時,初一早晨要挨戶去拜年,鄰居家有老人的要先去拜了。

    現如今這種事在我們這裡已很少了,我住的是樓房,熟悉一些的鄰居們初一早晨見了面,相互問個好,拜拜年的,說個吉祥話的,就算不錯了,鄰居間很少有竄門子的,就是竄個門到別人家去,也得脫鞋換鞋的,很不方便。

    在說了,現如今這戶搬走那戶搬進的,樓上住的鄰居多數都不認識,所以基本上沒有這些事了。

    現在拜年都是走正親了,處了親戚關係很少到別人家去竄門拜年的。(處了求人辦事送禮的,)不錯的同事或朋友之間就打個電話問個好,拜拜年了,想聚一聚都是約到外面飯店去了,現如今我們這裡就這個樣。

  • 6 # 草田張

    在過去,每到新春佳節(以前叫過年),關係深厚的親朋好友,村人鄰居,都會互相拜年,互致問候。

    尤其是對長輩,是一定要給他們去拜年的。一來是祝福他們健康長壽。二來是多日不見,看望他們是對他們的關心和安慰。這是小輩人應有的禮儀,也是文明有禮貌的表現。

    大年初一這一天,是給本家老輩拜年之日。在這一天,小孩子們成群結隊,只要是比自己長一輩的,不論男女,都會一一去拜訪。當然,年不會白拜。這些大人們會慷慨大方地取出紅棗、核桃、柿餅、糖塊等零吃分發給他們。

    再往後幾年,人們富裕了。除給零吃以外,還有給紅包的。紅包內錢不多,只是圖個喜慶。

    有些關係深厚的,還會留飯給孩子們品用。

    到了現在,人們更富裕了。吃穿花用已不在話下。但人們之間的關係卻不斷冷淡。現在過年,雖然還是有拜年的習慣。但已不是以前挨家挨戶的去了。只有關係特別深厚,或者特別慷慨,紅包包得多,態度又特別和善的人家,才會得到孩子們的青睞。就連拜年這個風俗習慣,也逐漸走上市場化了。也逐漸地沾上了銅臭味。

    大人們也會在招待完孩子們以後,利用一點空閒時間,互相串門問好。互相攀談些奇聞趣事,或回憶過去,談點對未來的打算。

    過了初一,就是走親戚的日子。小輩們會拿上禮物,七大姑,八大姨,挨家挨戶的送禮拜年。畢竟常年在外,與親戚們很少見面。即利用春節放假的時間,去看望看望他們。送點禮物,表表孝心。禮雖不重,但瓜子敬人一點心,禮輕仁義重。小輩們拿得起,老輩們不怪罪。在一起親親熱熱地吃頓飯,互相瞭解瞭解對方的情況,或訴訴冤屈,或分享快樂。其樂融融,融洽萬分。

    在春節期間,親朋鄰友之間互相來往,互相拜年。這個風俗習慣,在短時間內不會消失。因為這是人們在春節期間的樂此不疲,長期遺留的專案。也是在假日消遣時間的專案。

    如人們不在逢年過節,紅白喜事之際互相來往,還有何情分可言?

  • 7 # 佔禮雜談

    挨家挨戶的拜年,其實早就取消了,隨之而來的主要是給至親長輩拜年,和親朋好友互相拜年。

    記得那次回老家過年,我的哥哥領著我去給叔叔拜年,還是真的非常莊重。

    進了叔叔家屋裡後,叫了一聲“叔叔過年好!”完後很莊重的跪在地上給叔叔磕了三個頭。一向比較不喜客套的叔叔明顯很感動,忙讓我們起來吃水果放鞭炮。

    接著我們又到另一家親屬相對比較遠的長輩家裡,我們只問一聲“過年好”,並沒有給他們磕頭。而是到他家供的,我們共同家堂祖宗牌位前,隆重跪在地上給老祖宗磕了三個頭。

    這是在我記憶裡最莊重一次拜年。以後就再也沒有回老家,也就沒有給誰磕頭拜年了。

    我現在住的地方,拜年很隨意。一般都是在大年初一,一些年輕人到歲數大的人家,也不用施什麼禮,只問一聲“過年好”就可以了。願意坐一會呢,就吃點水果食品,聊一會天。不願意坐呢,就匆匆趕到下一家去拜年,或者找一個地方上網聊天打麻將,幹自己願意幹的事去了。

    隨著年代的變遷,生活水平的提高,年味也來越淡了,拜年的風俗也越來越隨意了。只有那些相對比較古老的村落,還保持著一點古老的風俗。但是還能保持多久呢?

  • 8 # 影動九州

    在陝西,過年挨家挨戶拜年不常見。

    我們通常是先走親戚,也就是父系和母系家族三代以內的所有親戚,然後是自己的同學同事,最後是自己家樓層對門。

    住進了高層,一個單元的人都人不全,平時大家各忙各的,電梯裡碰見最多點個頭,至於對門鄰居,也是隻見過幾面,姓甚名誰,家中老少幾口人,做啥工作,如何交易一概不知。

    有一次對門漏水,還是到物業上叫人通知,這樣的人際關係總體來說不好。

  • 9 # 狼煙一九三一

    除夕之夜已過,子夜鐘聲敲響,鞕炮之聲盈耳,人們早已掃除舊歲的塵埃,歡天喜地,先拜祖先,後拜爹孃,來個開門見喜,迎親送友,然後結伴同行,挨門挨戶,去給老少爺門拜年,天將微亮,家鄉父老,走親串戶,送去吉慶,跪拜親朋,美好傳統,萬古傳承,一聲“過年好!”帶來了吉祥,帶來了祝福,帶來了喜慶,帶來了新生,帶來了春天,帶來了美好的祝願。中華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就是因為美好傳統代代相傳,尊老愛幼,化解怨仇,一聲祝福,使人心裡溫暖!這個傳統在我家鄉一直留傳至今。“天增歲月人增壽,地獻吉祥喜氣盈”這一拜,拜來了福氣,拜來了和氣,拜來了喜氣盈門!祝願全華人民,幸福安康,再創輝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朱棣為什麼那麼強大的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