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托馬斯熊

    蜜汁自信吧,認為死可以喚醒眾人。 實時上要不是最後孫中山領導革命勝利,就白死了,他的死也是被後人利用反抗清朝。歷史上這種死的太多了,真的能留下名字的完全靠歷史的發展,人死了,什麼都沒了。

  • 2 # 折緣

    中國從來都不缺乏慷慨就義的人。

    對這樣生死看淡,心繫家國的人,生命在他們眼中,最重要的不是活著以圖後事,而是以自己的死來喚醒更多的人,從而實現自己的理想。

    雖然他們的死,可能會被人認為是“傻”,是不值得的,但是人的價值,不應該因為不認同就否定。

    說實話,我也不太認同譚嗣同的引頸就戮。

    他拜錯了老師、信錯了朋友、忠錯了上司、走錯了道路。走一條太過理想的路的人、註定也是極其理想化的人,這樣的人除去他的理想以外,很難征服現實。

    譚嗣同太過天真,他的死,值得尊重,但不認同。他死,並沒有讓更多的人走上“變法”這條他理想裡面中國應該走的路。人民選擇了更正確的路,即推翻舊制度的革命之路。

    中國的路,在那樣一箇舊時代裡,有理想有知識有見識的華人眼中,其實並不是很清晰,大家都依循著外國的經驗,都想尋找一條華人少流血就能國富民強之路。這樣的想法其實是沒有錯的,但是沒有錯就代表是對的,就表示是有用的。

    譚嗣同先生是舊時代裡典型的中國文人,即沒有政治家的視野,也沒有政客的權謀,所以他的失敗是註定的。但他的死,只是無用地給舊制度陪葬而已。他死是為舊制度而死,而不是為革命流的血,這並不是正確的選擇。戊戌六君子裡,我更加認同梁啟超,雖然變法之後他苟活了,但他用自己的有用之身,不斷總結中國的問題,不斷學習進步,不拘泥於一時,不限於一法,做出了他一個文人能做出的貢獻。

    而譚公,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但是卻不值得提倡。一個國家的希望,如果寄託在幾個文人無奈流的血上面,這個國家還能有什麼希望呢?

    但這並不代表我否定譚嗣同的死,這就好像這個世界上註定有些東西的存在,不是為了讓更多的仁追捧而追隨,而是為了提醒做人應該有什麼樣的精氣神。

    就好像哲學於大多數人無用,但人類文明不能少了它一樣。即便大多數人不懂,但它的價值依然巨大。

    譚嗣同的死也是這樣,雖然無用,但卻值得我們深思,值得我們去花更多的時間去理解。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
  • 3 # 剛日讀史

    譚嗣同為什麼可以對生死看的那麼淡然?決絕就義,他不怕面對死亡嗎?

    對於這些純粹的革命者,那樣真摯高尚的一代信徒,生命可以沒有,但內心的道義和信仰卻不可以失去。

    我們可以緬懷他們的不幸,卻不能以超越時代的觀念去淺薄無知地批評他們的一生所為。

    1848年,歐州大革命爆發。

    曾經寫過“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的匈牙利詩人斐多菲,在戰場上與到處鎮壓革命的“歐州憲兵”——俄國軍隊血戰而死。

    同理,譚公的思想,也是超越舊時代的思想,有著和我們同時代高度的思想。

    他的詩文極有氣勢,有詞采,詩風恢闊豪邁、剛健遒勁,拔起千仞、高唱入雲。

    詩詞中表現出了豐富的時代內容和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抒發了他衝破網羅、追求個性解放的積極進取精神。

    “大化之所趨,風氣之所溺,非守文因舊所能挽回者”,必須要對腐朽的封建專制制度實行改革,才能救亡圖存。

    1865年,譚嗣同出生,他的父親譚繼洵時任湖北巡府。

    譚嗣同:

    十歲拜瀏陽著名學者歐陽中鵠為師,受到其師影響,開始接觸王夫之的思想,所以他一生中都有著極為強烈的愛國主義和濃郁的浪漫主義色彩。

    他讀書涉獵廣博,追求經世濟民的實用之學。非常反感傳統的八股文章,曾在課本上寫下“豈有此理”幾個大字。

    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4月17日,中日簽訂《馬關條約》。

    時年30歲的譚嗣同在家鄉滿懷憂憤,呼號變法,提倡新學,並在家鄉組織學社。

    籤馬關條約:

    他對帝國主義的侵略義憤填膺,堅決反對簽訂和約,對清政府“竟忍以四萬萬七千萬人民之身家性命一舉而棄之”的妥協行徑極為憤慨。

    在變法思潮的影響下,他開始“詳考數十年之世變,而切究其事理”,苦思精研挽救民族危亡的根本大計。

    “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

    1898年譚嗣同參與變法。因為觸動了龐大的保守派的利益,103天后,慈禧發動政變,軟禁光緒帝,並連發諭旨,捉拿維新派。

    訊息傳開,康梁二人遠避海外,而譚嗣同卻各方安排,營救光緒。

    惜哉,只是“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其實那個時候,他還是有機會可以逃跑的,他的日本友人勸他選東渡日本,先逃脫性命再徐圖後計。

    在這種情況下,他還是決定以死來殉“變法事業”,譚妻來探監,看到譚嗣同滿身傷痕,頓時淚如雨下。

    譚說:“告訴後來的人們我為什麼而死?”,譚妻說,“可是我們還沒有孩子”。

    聽出了妻子的哀求和挽留,性格強硬的他一下子就哽咽了,說出最絕望的一句話,“這樣的中國,多一個孩子不就是多一個奴隸嗎?”

    四萬萬人齊下淚,天涯何處是神州?“願以我頸刷汙政”、“我以我血薦軒轅”,真英雄也!

    對於這些有信仰的人,死對他們來說並不可怕,因為比生命更可貴的——是對道義的堅持和對真理的追求。

    古時的風,依舊在吹,吹到今天成了故事。聽在耳根,蕩在心間。先驅,值得欽敬!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千古亭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卡羅拉是什麼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