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冒藍火的小農民

    而對於題主的問題,在馬鈴薯的花期之後追施鉀肥是不是晚了點?我認為時機是可以的,在正常使用範圍內,但儘量的早施為好!

    在馬鈴薯的發育時期,總共分為六大部分,分別是發芽期、幼苗期、塊莖形成期、塊莖膨大期、澱粉積累期和收穫期。開花期包含在塊莖的形成期和膨大期內,就是說從現蕾開花之後,塊莖就開始了生長曆程,從小薯的形成到膨大,這兩個階段是馬鈴薯需要的鉀肥最多的時候,鉀肥保果,沒有適當的鉀元素,果實的生長就比較延緩,枝葉就容易發黃皺縮,如果發現了這種症狀就是典型的缺鉀,需要施用速效鉀肥,在植株根系周圍使用,促進根系吸收,還可以配合磷酸二氫鉀葉面肥,增加葉片功能,防止早衰!

    所以,總的來說,馬鈴薯的盛花期就是塊莖膨大期的標誌,雖然花謝了,薯塊還在緩慢生長中,儘快積累沉積好澱粉含量,所以,花期後施用一些鉀肥還是起到一定作用,但總體上建議是開花早中期就可以使用了,預防土壤鉀肥的不足而產生的減產問題!

  • 2 # 努力就好

    馬鈴薯花期結束後追鉀肥並不晚,如果出現缺鉀症狀,你可以葉面噴施0.3–0.5%的磷酸二氫鉀,每隔5–6天噴一次,直到缺鉀症狀的消失。

    鉀肥對馬鈴薯生長有什麼作用?缺鉀症狀又有什麼表現呢?又是如何補充鉀肥呢?我們來看看哈。

    一,作用

    馬鈴薯是一種非常喜歡鉀的作物,需鉀量非常大。鉀能促進光合作用,促進光合產物的運轉,促進馬鈴薯體內澱粉,糖類等的合成與積累。

    當鉀肥充足時,馬鈴薯的莖杆緊實,生長健壯,葉片肥厚,延遲衰老,抗旱抗寒能力都大為提高,品質也很好。

    二,症狀

    當馬鈴薯出現缺鉀症狀時,植株生長非常慢,甚至完全不長,莖節變短,植株呈現叢生狀,小葉葉尖萎縮,葉片向下捲曲,葉面粗糙,葉尖及葉緣由綠變為暗綠,隨後變黃,甚至全葉呈現古銅色。

    作物葉片暗綠是缺鉀的典型症狀,症狀從植株的基部葉片開始向上發展,當下層葉片乾枯,而頂部及新生葉子卻是生長正常狀態。

    馬鈴薯缺鉀還會導致根系發育不良,匍匐莖縮短,土豆個小,內部出現灰色,澱粉含量降低。

    三,補鉀

    鉀肥不象氮肥一樣,作物一旦出現缺鉀症狀,再補鉀肥為時太晚,特別是在作物後期追施鉀肥,效果非常差。所以對鉀肥的使用越早越好。

    在馬鈴薯上使用鉀肥,主要是用做底肥。由於馬鈴薯太喜歡吃鉀,因此可選擇磷鉀肥做種肥,尤其在缺鉀的地區,更應重視鉀肥的施入。如畝施硫酸鉀等30–40公斤,增產效果非常明顯。

    馬鈴薯現多為地膜覆蓋栽培,對於肥料的追施不太容易,所以一般都是底肥施入充足,而且馬鈴薯整個生長期所需的營養80%來自於底肥,後期土壤追肥主要是衝施一些尿素等速效性的肥料,但磷鉀肥不足,可以透過葉面噴肥或衝施一些高鉀水溶性速效肥等的方法來補充。

    葉面噴肥如用大量元素肥,可用濃度為0.1–0.5%,硼,錳,鐵,銅,鋅等微量元素肥則用0.05–0.2%比較適合,磷酸二氫鉀則用0.3–0.5%。

    對於葉面噴肥一定要注意濃度,避免因濃度過大而引起"燒葉"。氣溫高用低濃度,反之濃度可稍高,一般噴2–3次即可。最好選擇無風的陰天,或晴天的早9時前或下午4時後,儘可能的讓肥液在葉面上多停留一會兒,別早拾掇了桌子,讓作物吃滴越多效果越好。

    總之,馬鈴薯花後補鉀並不算晚,可隨水衝施一些含鉀量高的水溶性速效肥,也可以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等,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 3 # 基層農人

    馬鈴薯花期結束後追鉀肥是不是有點晚了?

    對於經常從事農業生產種植馬鈴薯的農民朋友都知道,馬鈴薯追施肥料一般在封壟前就要實施結束,供植株隨著生長需求量慢慢吸收,以促進馬鈴薯植株生長和地下薯塊糖類及澱粉的慢慢積累,中後期為了防止脫肥,可葉面噴施含鉀肥料一次或數次,對提高產量和促進品質都有較大的作用。

    所以,馬鈴薯花期結束後,如果是地下追肥,根據我本人種植馬鈴薯多年的經驗來分析,確實是有點晚了,不過我們也可以採取地上葉面噴施根外追肥的方式,給馬鈴薯植株補充含鉀肥料數次,也能起到提高產量,增加澱粉積累、促進品質的作用,但總覺得沒有早施的基肥和封壟前追施的鉀肥效果大。

    究其原因是:

    ①,從理論上分析,馬鈴薯開花結束後意味著植株已過生長前期到了中後期了,這時追施鉀肥,可能前期生長中已明顯有缺鉀素症表現了,植株莖稈軟弱倒伏,葉片邊緣和尖端變褐色並慢慢焦枯,嚴重影響光合作用,光能合成降低,糖及澱粉等有機物積累減少,相應的薯塊品質也變差了。

    ②,從實際生長中,當馬鈴薯植株開始開成匍匐莖時,就要追施速效氮肥並加施磷鉀肥,以促進發棵和地下幼薯塊的萌發。當馬鈴薯開花後,地下薯塊也就進入猛長時期,這時重點注意澆水,保持土壤溼潤,營養需求量大,但主要靠花前肥供給,而且能完全滿足中後期生長髮育,如果在花後追鉀肥,根系從吸收、傳導運輸至上部莖葉,葉片利用後又透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再傳導運輸至地下薯塊積累澱粉等有機物,拉長了時間,利用率還低,所以開花後如果要追含鉀肥料,最好就是葉面噴施數2~3次,延緩葉片衰老,增加產量,促進品質。

    總之來說,馬鈴薯為喜鉀作物,鉀肥施用以底肥為好,土下追肥宜在花前進行,宜早不宜遲,馬鈴薯整個生長期所需的基本元素(如鉀素),主要靠基肥和其它方式追施的肥料,葉面噴施只是起補充輔助作用,因此馬鈴薯追施鉀肥時間,儘量放在馬鈴薯開花前,也就是在封壟前最好。

    以上是我在馬鈴薯種植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和追施化肥的時間把握,供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明日之後新區什麼最好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