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二胎寶媽在蘇州的日常

    1.囤太多衣服,老大是女娃,又是頭胎,都想打扮漂漂亮亮的,於是從出生就開始各種買買買,月子裡沒事逛淘寶,囤了各種各樣各個年齡段的衣服,然鵝,寶寶前幾個月長得太快,好多衣服就穿上兩次便再也穿不上了,提前囤的衣服到了季節發現小了,最後都只能送人。現在有了老二有舊的就穿舊的,沒衣穿了再穿買當季的衣服,老二生來就是撿破爛的了,關鍵老二是個男娃。

    2.擠壓式矽膠勺,當時差不多花了100大洋吧,但是真心不好用,直接放米糊,有時拌不來就堵住了,一使勁,崩的到處都是,攪拌好的米糊倒進去,口又嫌小。喂藥速度太快了,不好控制,總之沒用過幾次就扔了。

    3.高景觀嬰兒車,這種車看起來很高大上,還可坐可躺,但是帶寶寶出去玩就發現非常不方便了,後備廂只能放一輛車,其他都放不了,而且還是很重,這種車只適合在小區裡推著逛逛,出去玩真心沒有輕便型的方便。現在出去玩都是帶著一輛輕便的推車,也挺便宜的,150元。

    4.感溫勺,當食物超過40度就會變色,輕鬆判斷溫度是不是適合寶寶,但是實際用時才發現,感溫是有延時的,燙的時候變色,等變回來時,食物都涼了,喂個飯等半天,好麻煩的,後面也丟棄了。

    5.防抓手套,怕寶寶抓破臉,特地買了防抓手套,女兒冬天出生衣服穿得多也沒用上,老二夏天出生,帶個手套嫌熱,還是勤剪指甲比較實在。

    6.學步帶,娃還不會翻身就囤了學步帶,等娃學走路時一用,好麻煩,出門帶這麼一大坨出去玩太佔地方了,在家嘛隨便娃爬爬了,後來出門就整個冬天的長圍巾,又不佔地,還方便。

    7.布尿布,提前囤的紗布尿布,挺貴的,10片可以買一袋尿不溼了,但是基本沒用過,小孩尿的頻率高,尿一次就得換一片,忘記換了,娃也難受,用了幾次就收衣櫃再也沒拿出來。

    8.冬天睡袋,冬天睡袋有袖子,感覺挺人性化的,不喜歡蓋被子的寶寶也不怕凍著了,可是實際使用中,寶寶難受,厚厚的一坨在身上活動不便,死活不肯用,後來還是改成帶拉鍊的被子。

    9.溫奶器,沒用上,首先母乳充足,娃什麼時候想喝就直接給母乳,母乳擠出來再溫一下,嫌麻煩,後來斷奶,娃的奶瓶裡總會提前倒點冷開水衝奶,就再也沒用過暖奶器了。

  • 2 # 汽車分期廣哥

    孩子奶粉不一定貴的,進口的就是最適合孩子的,不要盲目崇拜.不禁要對國內奶粉商一句:不是國內老百姓有錢燒的非要買進口,是你們透支了老百姓的信任,爭爭氣吧,阿斗!

  • 3 # 家政先鋒行

    一、學步車

    誰不希望寶寶早點學會獨立走路呢?但是,這種學步車就是說的再好聽,也別給寶寶用。

    另外,用這種學步車會讓寶寶的腿部肌肉受力不均勻。有可能導致導致O型腿或X型腿。

    就問你怕不怕?

    二、防抓手套

    有的家長怕寶寶抓撓面板簡單粗暴地給寶寶買了小手套,但這麼做會限制寶寶精細運動的發育。

    勤給寶寶剪指甲才是最好的預防措施。

    三、感溫勺

    想象中:當勺子頭部接觸到食物時,若食物溫度超過40度,包膠部位就會變顏色。輕鬆判別食物溫度是不是適合寶寶。

    實際上:雖然會變色,但是反應速度是很延時的。燙的時候會變色,可等顏色變回來的時候,食物已經都涼了,喂個飯等半天,就問你累不累?

    四、高景觀嬰兒車

    這種車看起來簡直不能再高大上了!

    但週末開車帶寶寶出去玩,你就知道它有多不方便了。

    後備箱放了它,別的東西就放不下了,多數人只能用它帶著寶寶在小區裡玩一下。

    對了,沒電梯的老樓房也很不方便,提著十幾斤重的東西上下樓還要帶好寶寶,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

    五、溫奶器

    剛生完寶寶時老公很貼心地買了溫奶器,結果我既不必背奶,母乳量還OK,寶寶餓了就抱過來親喂。

    如果寶寶真的需要吃配方粉,或者職場媽媽上班要背奶,為了熱奶方便,到時候再買就是了。

  • 4 # 餵奶有學問

    相信每一位帶過孩子的媽媽都不小心入過一些母嬰圈的坑,有的是身邊人據說的親身經歷,有的則是爆紅的網紅款帶孩子神器 。帶孩子的日子裡遇到不管大小問題,缺乏經驗又沒有權威人士幫助的時候,有多少同款寶媽會像我一樣什麼方法都想要試一下?但是大多數時候都達不到別人或者網上說的那種效果,於是才恍然大悟:母愛的驅使下,不知不覺又掉進了一個育兒坑!

    2.給寶寶墊嬰兒枕頭來糾正頭型。因為大寶出生時候在醫院住了一個月的保溫箱,回家以後發現頭型已經歪得不像樣了。又是聽群裡的寶媽和老人說,要給寶寶墊枕頭才能把頭型糾正回來。於是各種材質和不同形狀的嬰兒枕又成了入坑的理由。前前後後買過七八個嬰兒枕頭,每一個枕頭開始都是帶著期待的心情購入,然而每一個最後也都被壓了箱底。折騰了好長一段時間以後才發現,寶寶總是偏頭睡覺根本不關枕頭的事,而打著”固定頭型“噱頭的嬰兒枕頭都沒有在我家大寶身上實現它的功能,直到現在大寶六歲多了依然不愛墊枕頭。

    3.為了追奶掛喂。母乳餵養的媽媽都知道,奶少的時候心情是多麼的焦躁不安。當遇到關乎寶寶口糧問題的時候,許多媽媽就慌亂了,包括我自己。在我家小寶四個多月的時候,因為不小心吃了回奶的食物導致我母乳突然變得很少。聽身邊的人說盡量給寶寶多吸可以追奶,我於是開始了掛喂。一開始兩三天確實有點效果,但是時間久了以後含乳開始疼痛,寶寶也不配合吸奶了,後來還堵奶發燒,沒追回奶還讓自己痛苦了一場。其實掛喂是非常傷乳房的一種行為,寶媽們想要追奶千萬要記住不能盲目頻繁哺乳。

    育兒路上,難免會有大坑小坑,想要跳過這些坑,需要寶媽們能夠理智淡定應對育兒中碰到的問題。很多時候急於解決問題的心會讓寶媽們失去判斷對錯的能力,迷失在聽信各種“據說”中。其實,如果我們鎮定下來,細心地根據孩子的實際需求來進行應對,有自己的立場,能夠不盲目追隨,就能成功避開這些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流行樂和古典樂在不斷髮展中,會有一種音樂會消失還是會不斷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