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71834584

    作為一個80後,每年清明都會拜祭祖先,還是比較隆重,一來表達對過世親人的思念,二來我家在農村,帶著兒子去爬山,也算踏青,還可以讓他多多感受大自然,比如,去年,本來自己剛下夜班,還是比較累的,想著不去爬山,拗不夠兒子的糾纏,他說:媽媽也得去!所以還是去了!半路上,兒子看到過橋,會驚呼,水很深,橋很高很險!爬到半山,又大叫,媽媽,好大的石頭,在家,他很少看到一整片的大石塊!路過高速天橋,又感慨,哇,媽媽,這就是你上班的高速啊,,,,一路上,又是過橋,又是爬山,還踩泥坑,攀懸崖等,兒子每一樣都表現挺好。。。

  • 2 # 小鳳姬號

    我覺得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今天,作為一直以來被社會熱議的80,90後,正悄悄地脫下了稚嫩、任性的外衣,換上了成熟、擔當的妝容,正在成為這個民族崛起的新一代生力軍!

    我也是一名80後,我可以很明確地回答:不僅僅是我,我身邊一大堆同齡人都會選擇在清明追思懷親!

    第一,懷念先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也是一種美德。如果連逝去的親人都不能祭奠、都輕易忘去,我們很快就會忘掉自己的“根”,這是很可悲的。

    第二,80,90後的人由於成長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在很多行為上給人貌似前衛的感覺。但是前衛、潮流、甚至反傳統,並不是標誌著我們“沒有良心”、“忘記祖先”,只是我們的行為思想有一定的演化,表達方式上有一定的創新。

    第三,“追思”不僅是對故人的懷念,更是對自己的一種激勵。其實現在的80,90後生活壓力很大,求學工作、房子票子、個人感情等等事情,很多壓力都隱藏在看似“躊躇滿志”、看似“放蕩不羈”的背後。利用清明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去“追思”,其實也是給自己一個安靜的、故人對話的機會,“跨越時空”地給自己打打氣——人們掃墓時常說的“請祖宗保佑、吾輩一定奮發圖強”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誠然,因為工作、生活等多種原因,很多80,90後沒有機會年年回到故土、清明掃墓。但我堅信,絕大多數80,90後是很有良知的。可能TA們嘴上不說,心中也許早已波瀾起伏,也許早已面向故土,發自內心的思念逝去的親友。

    “人民有信仰 民族有希望 國家有力量”——我想,不忘先祖也是這個民族最起碼的信仰,也必將成為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前進的力量!

  • 3 # 虯說虯語

    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虯虯作為一名90後覺得自己還是有資格來答一波的。

    首先,先說觀點:80,90一代相對來說還是年輕人,而祭祖更多的由家裡的年長者來進行

    於是,清明節就自然而然的由年齡而劃分出不同的節日行為

    80,90後的清明:踏青遊玩

    60,70後的清明:祭掃悼奠

    踏青遊玩(網圖侵刪)

    18年清明將近,小編身邊的朋友(也大多是90後)也是紛紛做好了清明節出遊的計劃,而幾乎無一例外的都沒有追思懷親,祭掃悼祭。雖然只是一部分人,但其實也可以看出來,興致勃勃的年輕人強化了清明節的出遊踏青,弱化了清明節的祭祀部分。與80,90後不同的是,作為老一輩的60,70後則更傾向於祭祀環節,清明節傍晚的路邊也時常看到有老人燒紙,紀念先祖,年輕人不說沒有吧,但是小編從來沒見過有年輕一輩的燒紙的。還記得小時候爸爸媽媽去燒紙,買一摞黃紙,用一張百元紙幣印來印去的,然後就拎著一根小木棍出去燒紙了,而我爸媽也不帶我去,偶爾去的幾次也是讓我自己旁邊玩(大概是因為我太小了,不過後來長大了就不帶我去了)。

    路邊燒紙(網圖侵刪)

    但是虯虯並不覺得這是傳統節日裡祭祖文化的缺失。原因有三:第一點,我認為當80,90後也成為年長者之後,經歷過歲月的洗禮和文化的沉澱之後,踏青遊玩的興致近乎必然的衰落,而與此同時祭祀將會逆勢成長為80,90後的主選;第二點,年輕人愛玩,清明節本身就有踏青出遊的習俗,正合年輕人的胃口,不喜歡祭祖掃墓的枯燥乏味也無可厚非;第三點,缺乏幫帶,祭祀先祖,掃墓燒紙大多由長者自己完成,即使年輕人不出去踏青玩樂也鮮有年長的帶著去掃墓。

    學生祭奠烈士(網圖侵刪)

    當然了,以上只是說大致的情況,現在中小學在清明節也有清明掃墓,祭奠烈士的活動,小學時虯虯還作為少先隊員跟隨班主任去縣上的烈士陵園掃過墓呢。

    所以,虯虯認為,80,90後清明節大多不去掃墓祭祀而是去遊玩,不是傳統文化的喪失,而是時候未到。

  • 4 # 雲起潮落

    清明節即是節氣又是節日,既是祭奠日又是踏青日。

    清明節是華人集體表達對生命敬重之情的共同時刻。我們認祖歸宗,祭奠祖先,緬懷先人,飲水思源,追古懷遠,知死樂生。每逢清明,華人無論身在何處,都會盡量回到故土,到親人的墓碑前掃墓、祭奠。這種傳統節日的文化情結,在華人心中已深深留下烙印。“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首詩句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孝敬先父,感恩祖輩的文化思想!

    清明節又是踏青旅遊日,綠樹成蔭,春風送暖,花開大地,春意盎然一片生機!在緬懷先輩之際,也讓我們體會到生命不息,源源不斷!一年之計在於春,祭拜祖輩銘記他們的付出和功勞,也讓我們晚輩擁抱春色 ,勉勵自己拼搏奮進!

  • 5 # 易通論文

    追思懷親,祭掃悼奠,是我們光榮傳統,現在,我們只是不在拘泥於以前的形式,很少像以前那樣組織學生集體到烈士陵園的活動,更多的是從內心出發,如帶孩子以遊玩 踏青的活動中,講解歷史,講解過去,這樣瞭解歷史,深刻而又不呆板,沒有被動感,是一種真心的流露。

    追思懷親,祭掃悼奠,是民族凝聚力的體現。不忘本,不忘根,才有未來。正所謂,一根筷子容易斷,十根筷子斷就難。

    所以,不論你是80 90還是00後,追思懷親,祭掃悼奠,還是必須有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知道金姓是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