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mtidt

    “禮崩樂壞”指的是周王朝維持其統治秩序的分封制、禮樂制等各種制度的瓦解。隨著周王室的動遷,天子實力式微,各地諸侯實力大漲,透過改革的方式加強國君的權力,經過一系列的兼併戰爭,形成了各大諸侯國,使得分封制下數百諸侯國並存的局勢一去不復返。這一現象體現了權力從分散到集中,國家從分裂走向統一的歷史趨勢。

  • 2 # 錦繡河山688

    禮崩樂壞是周朝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各地諸侯勢力強大到超過周王朝的勢力,不遵守周朝的禮制,不聽天子的調遷,天下諸侯混戰,老百姓飽受戰亂之苦,這就是禮崩樂壞旳結果,所以當時的孔子要克己復禮,想恢復周朝鼎盛時期禮制,其結果是孔子一生未能如願。

  • 3 # 漫卷師叔

    "禮崩樂壞”的真實意義是什麼?它提現了歷史的何種潮流?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先描述一下禮沒崩,樂沒壞之前是什麼樣。學習歷史的人總是喜歡以秦為分界點,我們總說三代以上,秦漢以下。這個三代以上就是夏、商、週三代。而那個禮沒崩,樂沒壞的朝代就是孔子所推崇的周代,也是其宣揚的小康社會。

    所以,我們只需要研究研究周代的制度就大概能瞭解何為“禮崩樂壞”了。

    1.周代是封建社會。

    (尚書. 大傳)說,古者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其後世子孫雖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孫賢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之人。此之謂興滅國,繼絕世。所以天子祭天地,諸侯祭社稷。

    這就等於把這個社會以一種國家政策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大家都按照這種方式生活,社會穩定,天下大治。

    其實在當時這無疑是一種社會的進步,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逐漸由奴隸制廢止向封建制的確立,社會由一個個氏族趨向聯合成一個較大的氏族,繼而成為一個國家。國家大了,君主有所不及,便分封與自己有血緣關係的人,以保證國家穩定。

    以上是政治制度,還有一個重要的經濟制度是井田制。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周代是土地國有制,人民只有種的權利,而沒有擁有的權利。其形式如一個九宮格,八家各種一格,所剩收穫全屬於自己,剩下的一格大夥一起種,其收穫屬於國家。結果可想而知。後經變通,改為收九分之一的稅。

    雖然當時的社會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美好,但畢竟延續了五百年之久。這也是當時進步的一種方式的體現。

    而在東周末年,進入春秋之後,列國紛爭,實則是社會發展使然,而東周勢小,隨不復掌控全域性的能力。孔子在這時候大呼"禮崩樂壞"可謂是倒流逆勢。其畢生遊說各國不曾受到禮遇也不足為怪。

    社會總是向前發展的,而人區別與動物因為人有主觀能動性。所以一個國家制度的建立必須與當時的經濟、文化相匹配。就如人小時候學習走路需要爬爬車,等到大了可以自己走路了就不需要了,是一個道理。

    禮崩了是因為有更好的禮,樂壞了是因為有更好的樂。這也是我們學習歷史的魅力所在,也是孔子被現代人所詬病之處。

  • 4 # 真相很簡單

    這個事不復雜。

    周朝立國確立的社會體系,就是以禮樂為標誌的貴族等級制度——禮樂即等級秩序。

    周初,大家都遵守周設立的這一規則,以規則處理各種問題,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諸侯國勢利漸強,周王的力量式微,不再有能力控制舊有的等級秩序。

    人心不足,只要條件允許,每個人都渴望不受束縛,獲得更高的等級,於是諸侯國就都漸漸突破禁忌,不再遵守各種秩序規定,然後,等級秩序大壞。

    等級秩序大壞的時代,就是周衰亡的時代。禮崩樂壞(秩序大壞)帶來各諸侯國的狂歡,我們把諸侯國貴族最後的狂歡稱為春秋。

    春秋加速了貴族群體的腐朽,要知道,各諸侯國並不只是內部的狂歡,還要應對外部的競爭,貴族指不上了,怎麼辦?平民崛起,變法圖強,這就是引出了一個新時代:戰國。

  • 5 # 雲水滔滔54628787

    上古時代,"禮樂一體”,“禮樂”是國家政治制度的重要體現,周實行的是“分封制”,上至天子,下到平民奴隸,“禮”將社會各階級嚴格地區分開來, 以維護周的宗法制度,“樂”指的是音樂,以達到教化和諧的目的,樂出現在了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禮樂征伐,自出天子”,“禮樂”制度是西周統治的基石。 隨著“春秋”時代的周室衰微,諸侯爭霸,這種制度受到了嚴重的破壞,到了“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進行的是你死我活的殘酷的滅亡戰爭,這個時候,就徹底地"禮崩樂壞”了。"禮崩樂壞”是歷史過程中的必然,是當時的社會制度無法適應社會發展的結果,這就是打破了嚴酷的社會階級等級,在各諸侯國為求生存時廣招人才,促使了中國歷史上的“諸子百家”的思想大爆發,最後以高度集權的"郡縣制”取代了"封建制”,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國家統一。

  • 6 # 養基賣基不殺基

    禮崩樂壞從表面上看是禮樂制度的毀壞,實際上代表的是以周天子為核心的周王朝所實行的分封制的失敗,周天子權力的沒落,各地諸侯國的崛起。東周列國時代,九鼎代表天下最高權力,可是楚莊王卻問鼎中原,秦王嬴蕩公然舉鼎,天子威儀早已不復存在。

    歷史總是有莫大的相似,中國歷史上,任何王朝開國時期都是相當強盛的,亡國時期都是相當的衰敗。

    大家都明白,中國的封建王朝都是世襲制,父子相傳,兄終弟及,中國疆域遼闊,管理難度很大,各種矛盾尖銳,心懷不軌的人也不在少數,權臣,武將,外戚,異族,宦官無一不對皇權無比覬覦。

    世襲制最大的缺點就是不能保證每任皇帝都是明君,皇帝一旦昏庸,帝國自然也就會一落千丈,而周朝從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之後就一落千丈。這時,民怨沸騰,烏煙瘴氣,諸侯割據爭霸也就不可避免,王朝也就迅速衰敗,即使後世有明君也大勢已去。

    盛極必衰,衰極必盛,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是歷史的規律,也是歷史的輪迴。歷史上變的是權勢榮華功名利祿,不變的是民心所向,得民心者得天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教師課堂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