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夕拾姑娘
-
2 # 阿無推文掃文札記
湘雲對黛玉的感情是在逐漸變化的,兩人的關係先遠後近。
一開始,湘雲很明顯不喜歡黛玉,對她非常排斥,時不時明嘲暗諷,其中原因大致有三。
湘雲性子豪爽,不喜黛玉性格正如江湖豪俠總不喜白面書生,其中的不屑是相似的。
湘雲是寶釵的“閨蜜”寶釵的性格是很容易讓人心生好感的,湘雲很喜歡這個溫柔的姐姐,黛玉又很明顯不喜歡寶釵,對於女生(尤其是小女孩)來說,朋友的敵人當然也是自己的敵人。
而且對於黛玉的敵意,寶釵向來不還擊,湘雲這樣直爽的人當然看不過去閨蜜被欺負,會更想幫著還擊。
黛玉“搶”了寶玉湘雲和寶玉是從小認識的,黛玉是後來的,但寶玉卻更親近黛玉,湘雲也半開玩笑地抱怨過:“二哥哥,林姐姐,你們天天一處頑,我好容易來了,也不理我一理兒。”
且不論湘雲對寶玉是否有情愫,即使沒有,被後來者搶了兒時玩伴,也是件不讓人高興的事情。
但是,我們可以發現,湘雲後來對黛玉友好了許多,兩人的關係也逐漸親密了起來,甚至湘黛的親密度更勝湘釵。
我想原因有這麼幾個。
黛玉變成熟了仔細看書的人都能發現,黛玉在和寶玉終於互通心意之後,就不再整日吃醋,而在和寶釵談開之後,黛玉渾身的刺就徹底消失了,她真正把寶釵當姐姐,對新來的、似乎極具威脅的寶琴也不加提防,說話行事也溫和了許多。
只要不受偏見和刻板印象影響,就能發現書中(不含續書)後期的黛玉變得好相處了,那麼作為和黛玉實際相處的人,湘雲自然更能感受到黛玉的變化。
湘雲長大了黛玉在書裡其實已經是年紀挺小的了,一個個都叫她妹妹,但湘雲比她還小。
小孩子對很多事並不能理解,愛憑個人好惡行事。但長大之後,湘雲就更能理解黛玉在賈府的處境,能理解黛玉是為什麼豎起一身的刺,也能理解黛玉的憂傷。
黛玉比寶釵更真我欣賞寶釵的高情商和為人處事的手段,但是,一個人太會做人,就難免讓人覺得看不透,而且寶釵是面熱心冷的型別,你可以很輕易地成為她的朋友,但你很難觸碰到她的內心。
寶釵始終和人保持著安全的社交距離,而且始終有著大家小姐該有的矜傲,對下人看似友好,但心裡界限分明。
而黛玉雖然彆扭,但她的心卻很好看透,在那時對貴族小姐來說是大忌的男女私情,她都沒辦法藏在心底不被發現。
黛玉是很真的一個人,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也做不了偽,看似沒有寶釵好親近,但只要你真誠地走過去,就能走進她心裡。
黛玉最不在意階級,把每個人都當人看,黛玉卻與紫鵑情同姐妹,但在寶釵的心裡下人就是下人,鶯兒絕對不敢像紫鵑對黛玉那樣對寶釵說話。
寶玉尚拿丫鬟打罵撒氣、對婆子嫌棄鄙夷。黛玉卻可以和婆子說笑,聽著婆子絮絮地說賭錢的事(婆子敢說這些瑣事已經說明黛玉沒擺主子架子),還細心地賞了錢讓婆子喝酒避雨氣。
寶釵適合做普通友人,和她相處永遠是舒服的,你永遠不會感覺被冒犯。她字字句句都那麼周全,經過精心的計算,永遠不會出錯。
黛玉卻更適合做知心姐妹,你和她可以不必客氣,可以耍貧拌嘴,吵架再和好,你們可以同哭同笑打打鬧鬧,能夠以真心換真心。
當湘雲發現了寶釵難以交心之後,也就變得更願意親近黛玉、交一個真心姐妹了。
(沒有說寶釵不好的意思,她這種性格,做普通朋友、同事都會很舒服,做親人也沒有問題,親人還是在她心裡的,她只是難以交心罷了,不算毛病)
-
3 # 萍風竹雨123
史湘雲對林黛玉的思想感情非常複雜。它從幼時的幼稚到少女時的成熟,是一個逐漸發展,逐漸沉澱的過程。
一開始,湘雲似乎一直在針對著黛玉,她初次登場,見到黛玉與寶玉在一起,張口說出“愛哥哥,林姐姐,你們天天一處玩我好容易來了,也不理我一理兒”,既有撒嬌,又有嗔怪,很是有口無遮攔的豪爽,其中也有些許的羨慕和嫉妒的。接著,湘雲開始嫌棄黛玉愛打趣人,並借寶釵打壓黛玉,說出“你敢挑寶姐姐的短處,就算你是好的″,好在黛玉只是冷笑一聲,並沒有真挑寶姐姐短處,然後,湘雲便拿著黛玉的婚姻說事,其實這在過去也是失禮的。
隨著寶黛感情的日漸加厚。史湘雲對黛玉的嫉妒也日漸明顯,在寶釵生日宴上,湘雲說黛玉像小戲子,她這樣失禮,林黛玉並沒有說什麼。但是,因為寶玉給湘雲使了一個眼色,湘雲又在寶玉面前指控黛玉轄制了寶玉,後來與襲人一起議論黛玉的各種不是,甚至在薛寶琴得到賈母一件鳧靨裘後,更是說黛玉可能會小心眼兒,會嫉妒薛寶琴。其實,這哪裡是黛玉嫉妒薛寶琴,只不過是她根據自己的心理去猜度別人罷了。總之,不管林黛玉做了什麼,說了什麼,史湘雲都能挑出點毛病來。
當然,這種湘雲羨慕嫉妒林黛玉的思想感情也情有可原,史湘雲是賈母的孃家侄孫女,從小長在賈母身邊,原本她是賈母心尖尖上的女孩,可是,有一天因為林黛玉的加入,一切都改變了,也難怪史湘雲對林黛玉有一些羨慕,有一些嫉妒。
不過史湘雲對林黛玉的羨慕和嫉妒感情,在薛寶釵搬出大觀園以後,就改變了,她開始對林黛玉的同情和憐惜起來,中秋之夜,在凹晶館聯詩後,對著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史湘雲勸黛玉不要多思多想,要保重身體。
史湘雲經過殘酷的現實撞破了她理想的夢幻,她開始辯證的認識人生中的是是非非,她已經逐漸成熟了起來。
回覆列表
她們之間與其說誰遠著誰,誰湊著誰,不如說都是彼此的一面鏡子,照出的是不同階段的自己,這之間有憧憬,有疑慮,也有和解,然而最終歸為一致的悽清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