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在水草缸比較容易出現,原因是買來的水草或沉木或其它有可能帶螺及螺卵的物體上帶進缸的。一般較常見的有扁螺、笠螺、囊螺等。
羅列“草缸裡為什麼會養出螺”主要系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水草剛帶回家的時候沒有進行消毒、清理而帶進了螺一類的卵,過一段時間再合適的條件下他們就出現了;
還有就是你的水質太好了,硝化系統、水質肥沃到了一定的地步了;
還有就是我個人覺得的一個原因就是你再給魚蝦一類餵食的時候不小心帶進去的。
螺的介紹
囊螺
Physa acuta,貝類動物,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基眼目、囊螺科。
貝殼為褐色至深褐色,透明,殼上具有黃色斑點,囊螺的殼呈長橢圓形,左旋螺,殼高約10-15mm,殼口高約佔殼高的2/3極為發達,螺塔比小椎實螺還高。臍孔不明顯。外唇極發達,軸唇不明顯。無口蓋。
扁螺
怎麼區別扁螺和蘋果螺呢?
因為他們看上去都是橙色的,而且也都有點扁。扁螺扁螺,顧名思義,它得扁才行。不管它螺旋結構的房子有多大,圖片裡的,螺旋結構的直徑大概有3~3.5毫米,已經算比較大個的了,但它的厚度,不到1個毫米。比例就像出家人打坐的蒲團,很薄。
蘋果螺雖然也有螺旋結構,但因為他長得厚,扁得沒那麼明顯。特別是小的時候,有時候厚度比直徑還大,像一個漲鼓鼓的饅頭。只有長大,直徑超過4~5mm之後,厚度也達到3~4mm,然後才會只增長直徑,不長厚度,變得越來越扁。蘋果螺更紅。
椎實螺
椎實螺和囊螺明顯的區別就是觸角一個是片狀一個是絲狀,當然對於草缸來說都算是不需要的雜螺,皆可除之~
雜螺中由於扁螺的體型最小,但是繁殖能力卻依然強大,所以也是最棘手的,很多魚友都是手動除螺,對於體型較大的囊螺和椎實螺還比較可能但是會很累。
而對於密密麻麻卻只有不到0.5cm的扁螺來說,一旦爆缸,誰說用鑷子除完的,我買2把鑷子送你,讓你捏個夠……
棲所環境
棲息於靜水域中,如水田、池塘等,不吃水草,基本無害。
螺的危害
基本沒有,就是在缸裡缸壁雜亂影響美觀。而且會吸收水中的鈣質(殼的生長所需),這個無論是養蝦的養魚的養草的,危害都不大。
除螺方法
這個比較麻煩,天天捏吧,見到就捏,捏碎後這是天然活餌料,魚蝦都愛吃,挺好!太多了捏不過來咋辦?
手動清理:準備一根長長的水草鑷子,對螺們是一夾一個準。
首先我個人的宗旨是能不下藥儘量不下藥,尤其草缸中本身水草泥也有一定的吸附性,一旦下藥失誤,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有藥物殘留,比較麻煩,而且能殺螺的藥物,大部分對蝦和硝化系統也具有殺傷性。
最環保的方法是投放螺的天敵進魚缸裡,但也要注意對你的魚蝦有沒有生命威脅。比較好的生物天敵是殺手螺,這是一種吃螺的螺,怎麼樣很有意思吧!吃好了之後,缸裡就剩下雜螺的一堆殼了。
列舉一下生物除螺的方法:
1、巧克力娃娃,這貨算是核彈級別吧,河豚類普遍都是一副好牙口,吃螺是咔嘣脆,但是咬蝦也是毫不留情,最煩人的是這貨晚上等其他魚睡覺了,還喜歡偷襲魚鰭,所以巧克力娃娃不適合缸內有水晶蝦、米蝦、小燈科魚的情況。
2、殺手螺
殺手螺對扁螺同樣具有殺傷性,有的魚友還存在疑問,說見過殺手螺對囊螺、椎實螺、蘋果螺這種大個頭的的確痛下殺手,但是對小扁螺卻直接無視。
其實殺手螺對付扁螺的確存在大個殺手螺無視太小的扁螺的問題,但是並不意味殺手螺無法剋制扁螺,只不過需要一個條件——繁殖。
由於我上次翻缸的時候一時疏忽,只對缸內地床、植物和沉木消毒,卻忘記了濾筒內——導致之前一段時間扁螺爆缸了。這裡的爆缸程度,我這麼說吧,晚上關燈之後,側面的缸壁上,密集恐懼症患者禁止觀賞。
因為水草茂密的緣故,目前簡單數了一下肉眼可見的小殺手螺數量,不算最初入缸的6只大殺手螺,新生小螺已有將近20只,從第一次發現小殺手螺的那天到今天1個多月左右,扁螺爆缸狀態的60缸,目前基本扁螺已經絕跡,底泥中大量白色扁螺殘殼,其他生物0傷亡,小殺手螺崽子們食量太好了,而且長得很快,至於擔心殺手螺爆缸的想法,我只想說我這裡本地魚店6元一隻殺手螺,我會擔心爆缸? 還是希望爆缸呢?哈哈!
個人感覺殺手螺的繁殖說難不難,還是可以嘗試一下,畢竟相對用藥和巧克力娃娃除螺(什麼?你還跟我說鑷子除螺,來人,拖出去賞他盆芝麻,用鑷子數)要安全,至於殺手螺的食譜中有沒有汽水螺,我只能說我目前還沒發現過殺手螺捕捉健康的汽水螺的情況,不過屍體這貨是吃的,而且我喂蝦的飼料即食棒,它也很愛吃。
報一下殺手螺繁殖時的一些資料吧:
時間:6-8月
溫度:28攝氏度(趕上高溫天,水溫較高,沒上冷水機)
PH:6.8
GH:8
TDS:130
水質清澈、穩定,氨氮含量基本測不出來
螺在水草缸比較容易出現,原因是買來的水草或沉木或其它有可能帶螺及螺卵的物體上帶進缸的。一般較常見的有扁螺、笠螺、囊螺等。
羅列“草缸裡為什麼會養出螺”主要系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水草剛帶回家的時候沒有進行消毒、清理而帶進了螺一類的卵,過一段時間再合適的條件下他們就出現了;
還有就是你的水質太好了,硝化系統、水質肥沃到了一定的地步了;
還有就是我個人覺得的一個原因就是你再給魚蝦一類餵食的時候不小心帶進去的。
螺的介紹
囊螺
Physa acuta,貝類動物,軟體動物門,腹足綱,基眼目、囊螺科。
貝殼為褐色至深褐色,透明,殼上具有黃色斑點,囊螺的殼呈長橢圓形,左旋螺,殼高約10-15mm,殼口高約佔殼高的2/3極為發達,螺塔比小椎實螺還高。臍孔不明顯。外唇極發達,軸唇不明顯。無口蓋。
扁螺
怎麼區別扁螺和蘋果螺呢?
因為他們看上去都是橙色的,而且也都有點扁。扁螺扁螺,顧名思義,它得扁才行。不管它螺旋結構的房子有多大,圖片裡的,螺旋結構的直徑大概有3~3.5毫米,已經算比較大個的了,但它的厚度,不到1個毫米。比例就像出家人打坐的蒲團,很薄。
蘋果螺雖然也有螺旋結構,但因為他長得厚,扁得沒那麼明顯。特別是小的時候,有時候厚度比直徑還大,像一個漲鼓鼓的饅頭。只有長大,直徑超過4~5mm之後,厚度也達到3~4mm,然後才會只增長直徑,不長厚度,變得越來越扁。蘋果螺更紅。
椎實螺
椎實螺和囊螺明顯的區別就是觸角一個是片狀一個是絲狀,當然對於草缸來說都算是不需要的雜螺,皆可除之~
雜螺中由於扁螺的體型最小,但是繁殖能力卻依然強大,所以也是最棘手的,很多魚友都是手動除螺,對於體型較大的囊螺和椎實螺還比較可能但是會很累。
而對於密密麻麻卻只有不到0.5cm的扁螺來說,一旦爆缸,誰說用鑷子除完的,我買2把鑷子送你,讓你捏個夠……
棲所環境
棲息於靜水域中,如水田、池塘等,不吃水草,基本無害。
螺的危害
基本沒有,就是在缸裡缸壁雜亂影響美觀。而且會吸收水中的鈣質(殼的生長所需),這個無論是養蝦的養魚的養草的,危害都不大。
除螺方法
這個比較麻煩,天天捏吧,見到就捏,捏碎後這是天然活餌料,魚蝦都愛吃,挺好!太多了捏不過來咋辦?
手動清理:準備一根長長的水草鑷子,對螺們是一夾一個準。
首先我個人的宗旨是能不下藥儘量不下藥,尤其草缸中本身水草泥也有一定的吸附性,一旦下藥失誤,很長一段時間都會有藥物殘留,比較麻煩,而且能殺螺的藥物,大部分對蝦和硝化系統也具有殺傷性。
最環保的方法是投放螺的天敵進魚缸裡,但也要注意對你的魚蝦有沒有生命威脅。比較好的生物天敵是殺手螺,這是一種吃螺的螺,怎麼樣很有意思吧!吃好了之後,缸裡就剩下雜螺的一堆殼了。
列舉一下生物除螺的方法:
1、巧克力娃娃,這貨算是核彈級別吧,河豚類普遍都是一副好牙口,吃螺是咔嘣脆,但是咬蝦也是毫不留情,最煩人的是這貨晚上等其他魚睡覺了,還喜歡偷襲魚鰭,所以巧克力娃娃不適合缸內有水晶蝦、米蝦、小燈科魚的情況。
2、殺手螺
殺手螺對扁螺同樣具有殺傷性,有的魚友還存在疑問,說見過殺手螺對囊螺、椎實螺、蘋果螺這種大個頭的的確痛下殺手,但是對小扁螺卻直接無視。
其實殺手螺對付扁螺的確存在大個殺手螺無視太小的扁螺的問題,但是並不意味殺手螺無法剋制扁螺,只不過需要一個條件——繁殖。
由於我上次翻缸的時候一時疏忽,只對缸內地床、植物和沉木消毒,卻忘記了濾筒內——導致之前一段時間扁螺爆缸了。這裡的爆缸程度,我這麼說吧,晚上關燈之後,側面的缸壁上,密集恐懼症患者禁止觀賞。
因為水草茂密的緣故,目前簡單數了一下肉眼可見的小殺手螺數量,不算最初入缸的6只大殺手螺,新生小螺已有將近20只,從第一次發現小殺手螺的那天到今天1個多月左右,扁螺爆缸狀態的60缸,目前基本扁螺已經絕跡,底泥中大量白色扁螺殘殼,其他生物0傷亡,小殺手螺崽子們食量太好了,而且長得很快,至於擔心殺手螺爆缸的想法,我只想說我這裡本地魚店6元一隻殺手螺,我會擔心爆缸? 還是希望爆缸呢?哈哈!
個人感覺殺手螺的繁殖說難不難,還是可以嘗試一下,畢竟相對用藥和巧克力娃娃除螺(什麼?你還跟我說鑷子除螺,來人,拖出去賞他盆芝麻,用鑷子數)要安全,至於殺手螺的食譜中有沒有汽水螺,我只能說我目前還沒發現過殺手螺捕捉健康的汽水螺的情況,不過屍體這貨是吃的,而且我喂蝦的飼料即食棒,它也很愛吃。
報一下殺手螺繁殖時的一些資料吧:
時間:6-8月
溫度:28攝氏度(趕上高溫天,水溫較高,沒上冷水機)
PH:6.8
GH:8
TDS:130
水質清澈、穩定,氨氮含量基本測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