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劉侃三國

    早在上古時代,人們就已經把水、旱等自然災害與治國聯絡在一起了。正因如此,歷代政府大都能在旱災來臨時積極應對,其舉措可大略分為以下幾方面。

    1. 災前預防。在與乾旱的長期鬥爭中,中國古代也積累了一些切實可行的抗旱方法。西漢政治家晁錯曾提出透過“務民於農桑、薄賦斂、廣蓄積”等方式。

    2. 周代有司空(工)一職,《荀子·王制》提到其職責包括“修堤梁,通溝澮,行水潦,安水臧,以時決塞,歲雖兇敗水旱,使民有所耘艾。”秦人所修鄭國渠以及漢代所建關中水利網,都是為了解決關中部分地區的乾旱問題。隋唐以至明清,都曾花大力氣開鑿、疏浚運河,雖然主要目的是為了保障到京師的漕運暢通,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溝通各大水系、預防水旱災害的功能。

    3. 賑濟救災。《周禮·地官·大司徒》總結了“荒政十二條”,包括髮放救濟物資、輕徭薄賦、緩刑、開放山澤、停收商稅、減少禮儀性活動、敬鬼神、除盜賊等。如北魏太和十一年(488年),“大旱,京都民飢,加以牛疫,公私闕乏,時有以馬驢及橐駝供駕挽耕載。詔聽民就豐。行者十五六,道路給糧稟,至所在,三長贍養之。遣使者時省察焉。”(《魏書·食貨志》)旱災發生後,北魏政府見京都災民自發流亡,遂加以引導,使他們順利遷移。再如隋文帝曾下詔由官府購買牲畜分發給關中旱災地區的農民,讓他們到關東就食(《隋書·食貨志》)。再如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

    保護植被,改良作物,改進農耕技術。《周禮》中已經記載有專門掌管山林的官職,如山虞、林衡等。《管子·權修》有“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的說法,可見周代先民已經認識到保護林木與水旱災害之間的某種聯絡。後世也有一些植樹造林方面的記載。如《宋史·太祖本紀》載:“開寶中,詔緣黃河、沛河、清河、御河州縣,準舊制藝桑棗外,別課民樹榆柳,為河防。”在河邊種樹既可防水患,又可保持水土而防旱災,可謂一舉兩得。漢武帝時,搜粟都尉趙過總結了關中地區抗旱生產的經驗,發明並推廣了“代田法”。把耕地分成相間的甽和壟,種子播在甽底以保墒,幼苗長在甽中,也能保持一定量的水分。每次中耕鋤草時,將壟上的土同草一起鋤入甽中,到暑天時,壟上的土削平,甽壟相齊,起到耐旱抗風的作用。唐代又解決了早春跑墒的問題,並派專人管理與協調農耕地區的水源分配,這在敦煌文書中發現的農田水利管理法規《水部式》中有明確的規定。明清時期對旱作農業技術的認識更加科學深入,清人楊屾在《知本提綱·修業》篇中總結了西北地區的農耕經驗,認為“每歲之中,風旱無常,故經雨之後,必用鋤啟土,籽壅禾根,遮護地陰,使溼不耗散,根深本固,常得滋養,自然禾身堅勁,風旱皆有所耐,是籽壅之功兼有幹風旱也。”這些耕作經驗即便在今天仍然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另外,農作物品種的改良也是增強抗旱能力的一條途徑。如《史記·大宛列傳》載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見大宛以耐旱、對土壤適應性強的苜蓿養馬,便引進到今甘肅一帶廣泛種植。唐代前後,耐旱耐瘠的蕎麥也在西北地區得到推廣,白居易《村夜》詩有“獨出門前望田野,月明蕎花白如雪”之句,宋人蘇軾《黍中秋月三首》詩中也有“但見古河東,蕎麥如鋪雪”的描寫,可見當時蕎麥種植之廣

  • 2 # 破曉修羅

    古代的災害,一般是兩種,區域性災害,可以透過其他地方的援助渡過。全國範圍的災害,一般透過戰爭的方法,死掉一部分人,重新分配資源,讓活著的人渡過。

  • 3 # 一本正經的汪二啊

    ????????????

    歷史上哪個朝代沒有旱災?還用假設?

    你以為為什麼那麼多農民起義?還不是因為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農民沒糧食吃不造反就等餓死!

    古代沒現在那麼強大的灌溉設施,絕產就坐等餓。等官府撥糧賑災的話,小旱還有戲,大旱就等死吧。畢竟就那麼點存糧,也沒地方進口。

    澇災蝗災同理。

  • 4 # 白興長

    如果在古代有早災發生,任何一個朝代都能渡過,只是損失大,救災緩慢,實在救濟不上,他們踩取出逃渡荒。也得傲過難關,在歷史上沒看到任何一個朝代,因旱災而改朝換代的吧,都是因腐敗暴政而亡國。

  • 5 # 小宋史趣

    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在古代,農民的生產生活除了受到戰爭的的影響,還會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那麼在古代生產力條件極為落後的情況下,統治者及農民自身是如何來防範和治理自然災害的呢?咱們就說說常見的三種自然災害。

    第一種洪澇災害。洪澇災害從古至今都在影響著中國農民的生產生活。古代洪澇災害發生後,當地官員會立即上報朝廷,派小吏沿路鳴鑼打鼓提醒人們注意防範。需要人員轉移的話,那時候官員也會組織力量安排轉移,同時在朝廷知曉情況後,國庫會撥專門的賑災糧款。同時會對當年以及來年的賦稅實行相應減免政策。雖然沒有現在的資訊傳播速度和全面的防範手段,但在安穩的太平之年,農民也還能比較平穩的度過。

    其次,說說旱災。其實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關於水旱災害的記錄。戰國時期就有大型水利設施的建設的問世,用來預防水旱災害的發生。同時從秦開始國家方面就有建糧倉的舉措,當遇到部分地區或者全國性的旱情時,朝廷就會開糧倉賑濟救災。尤其在隋唐時期,不僅修建了京杭大運河,便利了漕運,同時也有效地防範了災害,同時隋唐時期還廣置糧倉,在全國重要城鎮都建有糧倉,這些糧倉不僅為災害之年提供了充足的糧食,而且也支撐了朝廷方面的大型軍事行動的開展。

    最後說一下蝗災。蝗災是古時在中原地區常見的一種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尤為頻繁。而且在唐朝時期就有關於治理蝗災的記錄,不過並沒有大家想象中的那麼的大型作業。只是由官吏組織農戶,人手一把掃帚模樣的自制捕蝗工具,在田間地頭揮舞拍打,拍打之後再以土掩埋。或者用火燒蝗蟲的辦法來捕殺治理。這樣在大規模人力協同作用下,普通性的蝗災也還可以治理的差不多。宋朝時期,當時就有了關於如何防止蝗災的書籍,到了明清時期,這方面的記載更為詳細,治理蝗災的方法也更為系統和多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流汗也可以減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