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黑豬豬4837208256491

    1,胃腸道對飼料的消化

    2,對母豬依賴心裡

    3,乾溼食物的轉變

    4,食物溫度改變

  • 2 # 老胡說三農

    |仔豬斷奶應激(反應)如何控制?根源在哪?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說說斷奶仔豬都有什麼樣的表現。

    仔豬斷奶的應激表現很多,也很複雜,主要有:仔豬嚴重腹瀉、掉膘、成活率降低,飼料利用率差,生長緩慢,生長髮育停滯甚至形成僵豬。同時,由於腹瀉導致體質下降,免疫力降低,對疾病的抵抗力減弱等。

    接下來先說仔豬應激反應的根源在哪裡。

    一、病原性因素

    病原性微生物的感染是造成斷奶仔豬應激綜合徵引發腹瀉的主要原因之一。這主要是因為仔豬斷奶後,其腸道消化酶數量下降,從而對飼料營養物質消化吸收能力減低,但是,蛋白質在腸道後段腐敗發酵卻在逐漸增多, 再加上母源抗體供應已經中斷,使其免疫力下降,這就容易引起仔豬感染細菌而造成腹瀉。

    二、生理性因素

    三、飼料性因素

    由於仔豬胃液分泌較少,消化酶種類也不是很多,從而導致酶的活性減低,再加上其胃酸含量不足,若飼料中蛋白質的含量過高的話,就會引起仔豬消化不良而腹瀉。

    四、環境因素

    當仔豬舍內溫度晝夜溫差超過10℃時,可使仔豬的肌體抗細菌能力下降,由此導致的腹瀉率可以上升25%~30%,另外,溼度過大也可使腹瀉發生率升高。

    再接下來說說如何控制的問題。

    一、疫苗接種

    根據豬場的實際情況,進行免疫接種。可接種豬傳染性胃腸炎弱毒苗、豬輪狀病毒弱毒苗、豬流行性腹瀉滅活苗等。在懷孕母豬產前30d及15d各接種一次;母豬產前45d及15d各注射一次大腸桿菌K88、K99雙價基因工程苗2mL/頭。從而透過母乳中所產生的抗體來影響仔豬,使仔豬也獲得抗體。

    二、提高斷奶仔豬的免疫力

    要想消除斷奶仔豬應激綜合徵,就得想辦法增強仔豬免疫機能,加強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和特異性免疫(抗體)的能力。可在仔豬飼料中新增杜仲葉提取物,用以提高仔豬的免疫力,減少疾病的發生。

    三、減少換料性營養應激

    首先要做到提前補飼。一般在仔豬7日齡開始補飼,提前鍛鍊仔豬的胃腸功能,促使胃腸道酶的分泌;其次斷奶應逐漸過渡,移母留仔。在斷奶前1~5d,逐日遞減哺乳次數,直至斷奶,以減少仔豬的心理應激影響。斷奶後還應適當控制飼餵量,要做到少喂勤添,逐步換料。

    四、加強環境控制

    要保持舍內一定的溫度和一定的溼度,一定要避免舍溫忽高忽低。在夏季,要注意防暑,舍溫不得超過30度;在冬季,要注意保溫,舍溫不得低於20度。溼度要保持在60%~80%之間。搞好豬舍衛生,避免細菌滋生。對食槽及飲水器具要經常消毒。

  • 3 # 健康農牧

    關注農牧獸醫網,第一時間關注農牧業發展動態,專於農牧的久違平臺

    仔豬斷奶應急如何控制,根源在哪裡?看到這個問題換句話說,就是首先要找到斷奶會給仔豬造成應激的因素來降低和控制。

    那我來分析一下仔豬斷奶可能給仔豬帶來的應激的根源(因素):

    1、仔豬斷奶應激

    仔豬斷奶面臨環境應激、心理應激、營養應激,這些應激會導致仔豬的健康狀況下降,抵抗力減弱,造成仔豬斷奶腹瀉、生長緩慢或育成率不高。

    1、環境應激:從一個熟悉的環境轉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加上仔豬並窩,相互咬鬥,肯定會有應激,此時仔豬體溫調節功能尚不完善,導致抵抗力下降。

    2、心理應激:仔豬斷奶離開母豬以及熟悉的環境。心理肯定受到一定的影響,如焦慮不安,四處尋找母豬,不吃料等。

    3、營養應激:仔豬斷奶前,隨時可以吃到美味可香、營養全面的且易於消化的母乳,但斷奶後母乳突然停止,加上環境和心理應激,仔豬不喜歡吃飼料,可能短期內拒絕採食,但等到飢餓難忍時,開始採食大量飼料,加上消化系統不健全,所以很容易造成營養性腹瀉。

    2、斷奶仔豬常出現問題

    負增長:由於斷奶應激,食慾差,採食量不夠,斷奶仔豬在斷奶後幾天內,體重不僅不增加,反而下降,往往需要一週時間,仔豬體重才會重新增加。

    發生腹瀉症狀與水腫病:本階段易發生腹瀉病,斷奶1-3周也易發生水腫病,發病個體一般中上等膘情,同窩仔豬生長髮育良好的容易發病。

    如何來防治斷奶仔豬的應激:

    一、“三維持”:一是仔豬斷奶後不直接轉入保育舍而是維持在原圈飼養(將母豬轉移)一週,然後再轉入保育舍。

    二:仔豬轉入保育舍後,維持原用飼料(乳豬料)

    繼續飼養1-2周。

    三、維持原窩轉群和分群,不輕易並群或調群。

    三過渡:一是飼料營養上逐步過渡,在斷奶後第一週繼續飼餵乳豬料,第二週第一天餵乳豬料,第二天飼餵5份乳豬料1份仔豬料,第三天用四份乳豬料2份仔豬料,直至第七天全部改用仔豬料;二是實行飼餵制度上的逐步過渡,哺乳仔豬飼養有固定時間和次數(一般一天飼餵6次左右),保育豬要逐步改用料粉,自由採食,這一改變很容易導致過食、消化不良或下痢等疾病發生,因此要實行斷奶後第一、二週限喂,第三週後再採用自由採食,使仔豬慢慢適應飼餵方式的改變;三是環境逐步過渡,防止斷奶應激。讓斷奶豬在原圈舍飼養一週再轉保育,並將保育溫度控制30℃,以後每週下降2℃直至正常,在合併中做到夜並日不併(晚上合欄),拆多不拆少,留弱不留強,減少環境應激,保證保育豬有良好的生長環境。

    在斷奶過程中,只有每個環節都要提前做到位,提前免疫在轉欄。在水裡加入一些黃芪多糖,維生素等,減少應激,才不會影響保育環節會出現問題,影響所達指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工作忙把孩子丟給父母,結果教出他一身壞毛病,怎麼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