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宋明理學是哲學化的儒學
傳統儒學經由宋元明時期理學家們的改造,道德信條式的理論發展成哲學理論體系(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的特點),體現著宋明理學家們融合創造的哲學智慧.
(2)宋明理學是以儒家倫理道德為哲學核心的儒學
它以儒學的倫理道德為本位,與漢代董仲舒儒學相比,宋明理學的重點並不在政治方面,而在倫理道德方面;與先秦儒學相比,宋明理學對倫理道德的闡述更側重於哲學的表達.
(3)宋明理學是佛道化的儒學
宋明理學是中國古代儒、佛、道三家思想長期對立融合的產物,帶有明顯的佛道化的特點:一是吸收了佛道的思維思辨方式方法,來彌補以往儒家思想的理論缺陷,重新建構了儒家學術思想的理論體系.二是借鑑佛道二教的傳教譜系,創立儒家學說的傳道體系,即儒學的“道統”.三是把佛教的禁慾主義思想吸收進來,並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的道德主張。
1、理學又名為道學,兩宋時期產生的主要哲學流派。理學是中國古代最為精緻、最為完備的理論體系,其影響至深至巨。理學的天理是道德神學,同時成為儒家神權和王權的合法性依據, 理學以儒家學說為中心,相容佛道兩家的哲學理論,論證了封建綱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恆性,至元朝被採納為官方哲學。重要的理學家有北宋五子、南宋的楊時、朱熹、陸九淵、林希逸以及元朝吳澄、許衡、劉因、 郝經、姚樞,廉希憲,張文謙,劉秉忠、趙汸、汪克寬、華幼武、吳海、戴良、李祁、張憲、梁寅、蘇天爵、張昶等等、明朝湛若水、王陽明、朱得之等,廣義上包含三蘇、王安石、司馬光等人。他們哲學的中心觀念是"理",把"理"說成是產生世界萬物的精神的東西。理學的出現對後世政治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2、儒學亦稱儒家學說,起源於東周春秋時期,自漢朝漢武帝時期起,成為中國社會的正統思想。從孔子算起,綿延至今已有兩千五百餘年的歷史。如果對儒家學說的內容、形式和社會功能等進行綜合的宏觀考察,一般認為中國儒學有四個比較明顯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
儒出身於“士”,又以教育和培養“士”(“君子”)為己任。“士”者“仕”也。孟子說:“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說,士出來任職做官,為社會服務,就好像農夫從事耕作一樣,是他的職業。荀子在講到社會分工時,也把“士”歸於“以仁厚知能盡官職”(《荀子·榮辱》)的一類人。所以,從這一角度來講,原始儒家學說也可以說是為國家、社會培養官吏的學說,是“士”的文化。
子貢曾向孔子提出“何如斯可謂之士矣”的問題,即怎樣做才稱得上“士”。孔子回答說:“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論語·子路》)這句答話中,既表明了“士”的官吏身份,同時也指出了作為一名“士”的最基本條件和責任:一是要“行己有恥”,即要以道德上的羞恥心來規範自己的行為,二是要“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即在才能上要能完成國君所交給的任務。前者是對士的道德品質方面的要求,後者則是對士的實際辦事才能方面的要求。而這兩方面的統一,則是一名合格計程車,也就是一名完美的儒者的形象。荀子寫了一篇題為《儒效》的文章,其中對於儒者的形象和社會作用是這樣來描寫的:“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美俗”就要不斷修身,提高道德品質,以身作則;“美政”則要“善調一天下”,為社會制訂各種禮儀規範、政法制度等,以安定社會秩序和富裕百姓生活。
1)宋明理學是哲學化的儒學
傳統儒學經由宋元明時期理學家們的改造,道德信條式的理論發展成哲學理論體系(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的特點),體現著宋明理學家們融合創造的哲學智慧.
(2)宋明理學是以儒家倫理道德為哲學核心的儒學
它以儒學的倫理道德為本位,與漢代董仲舒儒學相比,宋明理學的重點並不在政治方面,而在倫理道德方面;與先秦儒學相比,宋明理學對倫理道德的闡述更側重於哲學的表達.
(3)宋明理學是佛道化的儒學
宋明理學是中國古代儒、佛、道三家思想長期對立融合的產物,帶有明顯的佛道化的特點:一是吸收了佛道的思維思辨方式方法,來彌補以往儒家思想的理論缺陷,重新建構了儒家學術思想的理論體系.二是借鑑佛道二教的傳教譜系,創立儒家學說的傳道體系,即儒學的“道統”.三是把佛教的禁慾主義思想吸收進來,並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慾”的道德主張。
1、理學又名為道學,兩宋時期產生的主要哲學流派。理學是中國古代最為精緻、最為完備的理論體系,其影響至深至巨。理學的天理是道德神學,同時成為儒家神權和王權的合法性依據, 理學以儒家學說為中心,相容佛道兩家的哲學理論,論證了封建綱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恆性,至元朝被採納為官方哲學。重要的理學家有北宋五子、南宋的楊時、朱熹、陸九淵、林希逸以及元朝吳澄、許衡、劉因、 郝經、姚樞,廉希憲,張文謙,劉秉忠、趙汸、汪克寬、華幼武、吳海、戴良、李祁、張憲、梁寅、蘇天爵、張昶等等、明朝湛若水、王陽明、朱得之等,廣義上包含三蘇、王安石、司馬光等人。他們哲學的中心觀念是"理",把"理"說成是產生世界萬物的精神的東西。理學的出現對後世政治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2、儒學亦稱儒家學說,起源於東周春秋時期,自漢朝漢武帝時期起,成為中國社會的正統思想。從孔子算起,綿延至今已有兩千五百餘年的歷史。如果對儒家學說的內容、形式和社會功能等進行綜合的宏觀考察,一般認為中國儒學有四個比較明顯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
儒出身於“士”,又以教育和培養“士”(“君子”)為己任。“士”者“仕”也。孟子說:“士之仕也,猶農夫之耕也”(《孟子·滕文公下》),意思是說,士出來任職做官,為社會服務,就好像農夫從事耕作一樣,是他的職業。荀子在講到社會分工時,也把“士”歸於“以仁厚知能盡官職”(《荀子·榮辱》)的一類人。所以,從這一角度來講,原始儒家學說也可以說是為國家、社會培養官吏的學說,是“士”的文化。
子貢曾向孔子提出“何如斯可謂之士矣”的問題,即怎樣做才稱得上“士”。孔子回答說:“行己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論語·子路》)這句答話中,既表明了“士”的官吏身份,同時也指出了作為一名“士”的最基本條件和責任:一是要“行己有恥”,即要以道德上的羞恥心來規範自己的行為,二是要“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即在才能上要能完成國君所交給的任務。前者是對士的道德品質方面的要求,後者則是對士的實際辦事才能方面的要求。而這兩方面的統一,則是一名合格計程車,也就是一名完美的儒者的形象。荀子寫了一篇題為《儒效》的文章,其中對於儒者的形象和社會作用是這樣來描寫的:“儒者,在本朝則美政,在下位則美俗。”“美俗”就要不斷修身,提高道德品質,以身作則;“美政”則要“善調一天下”,為社會制訂各種禮儀規範、政法制度等,以安定社會秩序和富裕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