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509843360320

    王昌齡(王江寧,698年—757年),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 他早年貧苦,30歲左右進士及第,初任秘書省校書郎,而後又擔任博學宏辭、汜水尉,因事被貶嶺南,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被刺史閭丘曉所殺。其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有“開天聖手”“詩天子”的美譽,代表作有《從軍行七首》《出塞》《閨怨》等。

  • 2 # 使用者55017194495

    王昌齡 (698—757),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早年貧苦,主要依靠農耕維持生活,30歲左右進士及第。初任秘書省校書郎,而後又擔任博學宏辭、汜水尉,因事被貶嶺南。 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被刺史閭丘曉所殺。王昌齡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岑參等人交往深厚。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又被後人譽為“七絕聖手”。王昌齡詩緒密而思清,與高適、王之渙齊名,時謂王江寧。有文集六卷,今編詩四卷。代表作有《從軍行七首》《出塞》《閨怨》等冤死途中755年安史之亂爆發,756年,59歲的王昌齡輾轉回老家途中,經亳州,被亳州刺史閭丘曉殺害。閭丘曉為什麼要殺害王昌齡?史書記載甚少,留下千古之謎。但元人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二“王昌齡”名下,有一句發人深思的話:“以刀火之際歸鄉里,為刺史閭丘曉所忌而殺”。公元757年,張鎬奉命平定“安史之亂”。這年秋天,為解宋州(今河南商丘一帶)之圍,令亳州刺史閭丘曉率兵救援。為人傲慢、剛愎自用的閭丘曉,看不起布衣出身的張鎬,更怕仗打敗了“禍及於己”,於是故意拖延時間,按兵不動,致使貽誤戰機,宋州陷落。張鎬以貽誤軍機罪,處死閭丘曉。在行刑時,閭丘曉露出一幅可憐相,乞求張鎬放他一條生路:“有親,乞貸餘命”,意思是家有老母需要贍養。張鎬不愧是宰相之材,一句話就把閭丘曉擋了回去:“王昌齡之親,欲與誰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是怎麼面對出遊途中遇到的不公平的事?比如宰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