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少俠留部
-
2 # 三木C先生
謝悟空邀請,縱觀水滸全書,好漢們在離開原居山寨或莊院時,都要在最後一刻把它縱火燒燬。其中比較著名的是清風山寨主燕順、王矮虎、鄭天壽,在與宋江、花榮、秦明等一起投奔梁山時,臨行前放火燒掉清風寨…類似的還有李忠、周通的桃花山;歐鵬、蔣敬的黃門山;史進、朱武的少華山;魯智深、楊志、武松、等人的二龍山;穆氏兄弟的穆家莊等…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先收拾“金銀財寶”等細軟,其次是“人畜糧草”等必須品,然後就是宴請大小兄弟,或一天或幾天海量痛飲。願隨行的一同前往,不願隨行的,也分給一定的財物遣散回家,一切準備就緒後組織人馬撤離,臨行前必將是一把大火把山寨燒成一片廢墟。
樓主說,他們為什麼要燒掉親手打造經營多年的山寨呢?我認為不外乎如下幾點原因。一是消除隱患,不給官府破案留下任何絲珠瑪跡; 二是防止山賊或強盜趁機佔為己有禍害良民百姓,因為梁山好漢的宗旨和信條就是劫富濟貧、除暴安良、替天行道,這是與其它強盜的本質區別;三是表明破釜沉舟的決心和氣概。正如好漢歌寫道:“路見不平一聲吼,該出手時就出手,風風火火闖九州…”如果沒有梁山大寨,這些好漢們是很難聚到一起的,也成就不了轟轟烈烈一百單八將和梁山事業。
-
3 # 喬老爺讀歷史
《水滸傳》中,經常出現的橋段就是,凡是攻破、收服一個山寨就要把寨子一把火燒了,或者自己放棄的山寨也是一把火燒了。我認為原因主要是四種:一是草寇習性;二是毀窩滅跡;三是堅壁清野;四是斷絕退路。
第一個原因:草寇習性。王英等人的清風山也好,魯智深、武松、楊志的二龍山也好,眾好漢的梁山也好,不論哪個山寨的好漢,他們骨子裡都深深打著“草寇”的烙印,行事自然具有十足的“草寇習性”。什麼叫“草寇習性”?那就是“燒殺搶掠”!《水滸傳》裡的這些好漢,他們不是儒家秀才,信奉“仁義禮智信”,講究“溫良恭儉讓”。他們是殺人不眨眼的強盜、草寇,燒殺搶掠對他們而言就是家常便飯,也是他們慣用的作案手法。無論哪個山寨的好漢,他們嘯聚山林,所有吃喝拉撒的來源都靠下山搶掠,一般情況下,但凡被他們遇上,所有的財物被劫掠一空,兇狠的還要殺人滅口,心腸好一點的,不會殺人,把人趕跑了事。所有的財物運得走的就全部運走,運不走的咋辦?一把火燒了!
第二個原因:毀窩滅跡。《水滸傳》裡的好漢凡是攻破、收服一個山頭,就要一把火把這個窩燒個乾乾淨淨的,也有一個目的就是要“毀窩滅跡”,不給別的人或者官兵留下任何有用之物或蛛絲馬跡。《水滸傳》第五十八回,因史進、魯智深和孔亮都被青州知府捉去了關在大牢裡,孔明上梁山向宋江求助,宋江遂率軍直奔青州,攻打青州府。經過一番較量,攻破青州府,大獲全勝,順勢把青州境內的二龍山、桃花山和白虎山一起收攏到梁山入夥。三山各自的頭領回山寨收拾好了人馬錢糧之後,都是一把火把各自的山寨燒了,就是不想留下任何有用之物,也不想讓別人檢視到任何蛛絲馬跡。
第三個原因:堅壁清野。但凡有人佔據過的山頭或者土匪窩,總是留有相當的根基,包括日常食宿之用俱全,被攻破或收服後,如果留著,只會給其他歹人留下一個駐地,只有一把火燒了個乾乾淨淨,這個地方就不容易再有別人佔著來行兇作惡了。比如《水滸傳》第六回,魯智深路過瓦罐寺,本想討口齋飯來吃,沒想到看到的卻是一番破敗景象。原來,這個瓦罐寺被崔道成和丘小乙一僧一道給霸佔了去,把僧眾趕跑,他們倆佔著這裡當作土匪的山頭一般,行兇作惡。魯智深和史進一起殺進了瓦罐寺,殺死了崔道成和丘小乙,尋遍了裡外,見沒有一個活人,便一把火把瓦罐寺給燒了,以防別的兇悍之徒再聚在此地行兇作惡。
第四個原因:斷絕退路。梁山的好漢, 有一部分來自各地山頭,比如青州境內的二龍山、桃花山和白虎山就聚集了一批好漢。後來宋江率軍打破青州府,順便收攏三山的眾多好漢,帶著一起回了梁山。三山頭領走之前都先一把火燒了各自的山頭,有一個很明顯的用意就是斷絕退路,意味著從今往後再也不能有二心,不能動不動就想著回自己過去的那一畝三分地了,不能鬧自己的小情緒,不能開小差。而是要大家齊心聚義、齊心協力,安安心心在梁山上,一起把梁山的大旗給扛起來。如果不燒了各自的山頭,到時候一旦有點什麼情況,一個個都紛紛想著回到過去自己的老窩,就像《西遊記》裡的豬八戒那樣,一有點風吹草動就叨叨著要回他的高老莊,那怎麼行呢?那就什麼事也幹不成了。
-
4 # 翓愷
意思是明朝的作者寫作時,問問幾百年後你這樣的弱智?可能嗎?你又想瞎扯到北宋朝?沒市場了,改行吧,不思悔改看餓死你這些亂刨水滸傳的弱智們!
-
5 # 沉舟側畔看千帆
攻破之後放火焚燒山寨,顯然是出於洩憤,以達到事實與心理上的徹底勝利。收服以後放火焚燒山寨,主要是成服者表示誠心與忠心,山寨都燒了,當然也就沒了後路,以後的路只有一條——死心塌地做梁山的小弟!
-
6 # 味哎兒
誅族遺風,即不可濫殺無辜後,毀宗祠祖廟為挖斷氣脈,燒老巢砸毀窩穴就成滅族替代了。
此風在漢朝時略減,宋朱程理學後的元明清已絕跡,且王宮可入居而不再焚燬了。歸斷他族龍脈龍穴的現象。
回覆列表
可以從下面三個方面來分析。
1:壯大梁山的隊伍。
這是顯而易見的,也是最主要的,作為草寇,如果你的隊伍不夠強大就會被別人吞併。隊伍越強大,人才就會越多,才能生存的越久。呼延灼攻打桃花山可以,打梁山卻不行。那是因為梁山好漢多,高手也多。2:加強領導權。
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如果一個幫派有兩個山頭,那麼勢必不能團結一心,就拿梁山和二龍山來說,梁山有宋江,林沖,吳用,公孫勝等,而二龍山有武松,魯智深,楊志等,雖然後來二龍山入夥梁山,但是始終不是真心一起的,特別是招安的時候,二龍山這邊是不願意招安的。如果在一起的話遵循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即使有不願意的那也沒辦法。所以攻打或收服一個山寨後都會把山寨毀掉,給有想法的人斷掉回去的路,同樣又可以集中領導權力。3:方便思想上的溝通與影響。
人是跟隨環境改變的,什麼樣的環境造就什麼樣的人,就像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本是朝廷命官,忠良後代,誰願意落草為寇。但是來到梁山後,本來梁山的都是打家劫舍的,加上與外界不通。認為這不是打家劫舍,而是替天行道,打抱不平。所以,以上三點我認為是梁山每次攻打或收服一個山寨後,都會把山寨毀掉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