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尚青子自由寫作人

    如何理解你看世界的方式就是世界看你的方式?(原問題)

    由這個問題,我想到王陽明的“心即理”。自宋朝以來儒家的格物致知,極物窮理,就是追尋理在哪裡?理不在別處,理就在這裡,在每一個人的心裡。演化成通俗的一句話,就很相似於:你看世界的方式,就是世界看你的方式。(wm197049)

    我的理解就是,你是你心中的你,世界是你眼中的世界。你的心中你是個什麼樣子,你最終就會成為什麼樣子,因為人究其一生,不管是否有意識,都在成為他認定的樣子。

    你覺得自己是內向的,你就會感到與人打交道是個無聊和困惑的事兒,久而久之,你就越發封閉了自己,很少和別人打交道,於是你變得越發自閉起來,最終,你成了內向的人。反之,你認為自己是個外向的人,你也會感覺到自己很有自信在別人面前彰顯自我,你很友好,也很受歡迎,你為自己在別人面前的榮耀而成就滿滿,你越來越更加自信,你就成了很外向的人。

    別人的認可,更加劇了你的外向。

    拋開自我暗示的一方面,你就是有意無意地按照自己的自我認定走呢。

    同樣道理,世界雖然就在那裡,但是我們每一個人眼中的世界是不同的,因為每一個人心裡的世界不同。你認為世界是友善的,你也就友善對待這個世界,對待這個世界上的人,對待這個世界上的事兒;而世界卻是,你怎樣對待它,它也會顯示它相應的一面。推而廣之,你看世界的方式就成了世界看你的方式。

    人無非就是兩個方面,一個是內省,用於觀測自己,一個是外觀,用於觀察世界。你怎麼樣看待一件事物,那件事物反過來也會怎麼樣影響於你。

    有個故事,說的是兩個秀才上京趕考,路上遇到一家出殯的隊伍。第一個秀才頓時皺起眉頭:媽的,真晦氣!出門就碰到這幫出殯的人,能考好嗎?他於是一路嘆息起來。第二個秀才呢,他仔細一琢磨:嗯,不錯,不錯!又是棺,又是材,這不就是升官發財嗎?好兆頭!

    結果可想而知,第一個秀才滿肚子晦氣,名落孫山;第二個秀才順風順水,金榜題名。

    故事歸故事,道理是道理。就是說,決定你心情的是你對這件事情的態度,不同的態度就會導致不同的結果,事實上這件事兒並沒有把我們怎麼地,是我們把我們怎麼地了。同樣道理,同樣一塊石頭,有人記恨它,因為他認為它是塊絆腳石,有人卻感恩它,因為它能抬高人的高度。

    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與困難肌膚相親。有人憤憤不平了:說得好聽,與困難肌膚相親,那些久臥病床,與疾病相伴的人又是多麼可憐而無助呀!這也是個活生生的例子,與疾病肌膚相親,你懂得了珍惜生命,珍惜你所擁有的東西;認為自己生病是痛苦的,不幸的,那麼你只有悲嘆命運,甚至可能自暴自棄了。

    所以,從來沒有什麼好事兒,也就沒有什麼壞事兒,只有事兒。事兒,就是為了你增加閱歷,快快成長的。所以,不要怕事兒!順利的事兒,教你增加閱歷,不順的事兒,促進你成長,從此意義上來說,所有的事兒都是好事兒,不要拈輕怕重,也無需好生惡死。(wm197049)

    認為世界是友善的,你於是也友善地對待這個世界,世界對你越發友善。從而你的認為得到確認。認為世界是險惡的,你於是處處小心,下下留意,你果然發現了這個世界的險惡之處,你變得更加小心,分外提防,你也變得虛偽起來。

    世界從來沒有把我們怎麼樣,也不能把我們怎麼樣。正如海明威所說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而打敗我們的往往不是別人,恰恰就是我們自己。作為物質,我們可以被毀滅一種形式,轉化成另一種物質,作為人,我們卻經常敗於自己的觀點和眼光。

    所以,一切,源於心態。

  • 2 # DSZFZH

    美文:如何理解:你看世界的方式,就是世界看你的方式?

    人生最寶貴的東西不是物質,而是生命中的心靈~用心看世界,才會得到世界的擁抱。心有多寬,人生的路就有多寬;心有多美,這個世界在你心裡就有多美!

    看世界的方式,就是每個人看世界所採取的方法和形式。我們習慣用一種新的角度來觀察世界,就像你試用一幅新的望遠鏡一樣,你怎樣看世界,你也就得到了怎樣的世界。

    這句話從客觀上講尚可以,但從主觀來講卻帶有盲點。就是說,我們看到的世界是否具有真實性?

    世界的總和是永恆的時空存在。“世界″,是包括:自然界,人類社會,精神領域三個部分。物質決定意識是要求我們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使主觀符合客觀,然而,意識對物質有能動的反作用,正確意識對事物發展有促進作用,錯誤的意識對事的發展起著阻礙作用。

    在這個世界,有些看似玄虛、純粹的思想的表述,其實就是實踐中積累的經驗,是思想家們把它詮釋成抽象理念。

    我認為,最關鍵的是:“抽象″之後的思想,是否有違於原來的真實性和正確性。

    其實,不同的文化素質會產生不同的心裡素質;不同的心裡素質會激發不同的感情素質;不同的感情素質會升華為不同的思想素質。

  • 3 # 姚華興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你打開了哪一扇窗就能看到哪一片天空,你不開啟窗就看不到天空,只能看到屋牆、屋壁,你戴著有色眼鏡就只能看到有色眼鏡片中顏色。你用顯微鏡觀察都是細菌,你用放大鏡去觀察,全是放大的事情,你用哈哈鏡去照就會照出奇形怪狀的自己,……其實,心情、心境,也是一付心鏡,外界事物能反映到這面鏡子裡,這面鏡子也會反射外界的事物,影隨物變、影存物存,你看世界的方式,回饋、反射你的心鏡之中。當然,人有主覌能動,可控、可變、可塑,可以迴避不願見到的東西,可以一目瞭然,亦可不見為淨,心也這樣,可以想要想的東西,撇除哪些不應想的東西,心、眼具有選擇性,即可選擇不同的方式方法,完成你想知道的世事。議。謝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喜歡《知否》裡的盛家祖母嗎?有什麼感受分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