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615998126879

      沒有。中國最早的國旗出現在清末。 黃龍旗 ,1888年到1912年的中國國旗。黃色及龍都是大清皇帝的象徵,以黃龍旗做為國旗有“朕即國家”的意思。而據五行學說,認為中央屬土,黃色。以黃色代表中國。1840年鴉片戰爭後,隨著西方列強的侵入,原來閉關自守的清王朝同各西方列強的交往日益增多。李鴻章在同西方列強談判、簽約、通商、互派外交人員等外交活動中,看到西方列國莊嚴懸掛國旗,而中國卻無旗可掛,深感有失“天朝威儀”。於是上奏慈禧太后,提出在外交場合中需要有代表大清國的旗幟,請求頒制國旗。慈禧就命李鴻章負責設計圖案。經過多方徵集篩選,李鴻章上呈了八卦旗、黃龍旗、麒麟旗、虎豹旗等多種方案,供慈禧太后選定,最後決定使用黃龍旗為大清國國旗。最初用於作為北洋水師的軍旗,並於1888年(光緒14年)《北洋海軍章程》頒佈與確認本為海軍旗的“黃底藍龍戲紅珠圖”為大清國旗(俗稱“黃龍旗”)。   黃龍旗在1912年1月10日,清朝政府被推翻後由五色旗取代。   而在1917年7月1日,發生“張勳復辟”事件。張勳、康有為等迎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出御太和殿,改民國六年為宣統九年。張勳受命為議政大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黃龍旗又在北京城出現。此次復辟僅歷時十二天即告結束。1917年7月12日,段祺瑞率軍入京,張勳遁入荷蘭使館,溥儀再次退位。黃龍旗又被廢除。  清之前的旗幟一般都直接在上面寫上國號或姓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膽紅素很高,可還查不出具體原因,我是不是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