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殘疾的康復,是指對精神殘疾者採取現代醫學各學科的手段,盡最大的可能使患者恢復病前精神狀態或最大限度減輕精神症狀;適應社會環境,鍛鍊集體生活,保持或增強腦力和體力活動,促進其恢復精神健康,防止孤獨、退縮、衰退和人格改變,儘可能恢復病前工作能力,基本上能夠自食其力;減輕家庭、社會和國家經濟負擔。 1 精神殘疾康復醫療的概念 精神殘疾,是指精神病後遺留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質的精神殘疾和缺陷。精神殘疾康復醫療,是康復醫療體系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醫學科學……現代康復醫學。 2 精神殘疾康復醫療的設定 精神殘疾的康復醫療設定和活動,一般可分為院內和院外兩種。這兩種是相互聯絡相互密切的一個完整康復醫療的整體。(1)院內康復醫療:要按醫院條件而設定。①康復中心或康復科室:可專設康復中心,也可在精神衛生中心設有康復科室;②康復床位:在精神病院或精神衛生中心增設康復病房或康復床位。(2)院外康復醫療:是由院內康復到院外康復,即由院內全面監護過渡到院外半監護程度。但在院外監護可先試行短暫的有限度的脫離監護,使患者能繼續接受一定的康復訓練和逐步適應社群生活和環境。 3 精神殘疾康復醫療內容和方法 3.1 心理康復 在慢性精神病特別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時,一般採用言語治療,是整個康復醫療不可缺少的。言語心理治療是應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主要透過言語和文字來解釋、誘導、啟發、疏通、教育等方法。使患者認識和了解所患的疾病,指出起病因素和當時心理狀態。對病後常伴消極情緒時,更應加快言語性心理治療,能減輕或消除積鬱、顧慮,使其早日康復重歸社會。 3.2 智力康復 即教育和訓練的方法。其目的是促進腦力活動、增進提高知識、激發思維活動、接受新事物,提高文化等。防止衰退、人格改變。方法有聽廣播、看電視或電影、小說、讀書報、下棋、畫報和音樂欣賞等。 3.3 行為指導 對於孤獨、冷漠、寡言、生活懶散,甚至異常行為、衝動等意志行為時,可進行行為療法,在慢性精神病的康復醫療也適用。行為治療是採取各種條件化的方法,使患者學習或者適應新的反應方式,以消除或克服病態的反應方式,即糾正、消除病態的症狀如刻板動作、重複動作、異常行為、退縮等,作為訓練和矯正患者自己的行為。 3.4 勞動康復 對缺乏主動性、周圍不關心、不感興趣、如少動、退縮、逃避等患者可進行娛樂和體育活動。可激發體力活動,鍛鍊體育能力、活潑情緒、適應外界環境、改善或防止退縮、孤獨和衰退、方法有體操、太極拳、散步、乒乓球、羽毛球、拔河、外遊、打牌,舞蹈等。 3.5 職業康復 職業康復需要在智力、勞動和心理康復的基礎上進行。目的是在恢復病前的工作和能力。首先在做簡易工作和勞動時由簡到繁,由一般勞動過渡到病前專業工作。如養雞、餵豬、編制、縫紉、洗衣、園藝耕作、清潔衛生、協助護理等。逐漸熟悉病前自己專業的工作。 上述的心理、智力、行為、勞動和職業康復,即工作、勞動、教育和娛樂綜合性治療,或稱作業治療或工娛治療。是一種對患者軀體健康和精神康復醫療和培訓的療法,是整個康復醫學的醫療主要組成部分。
精神殘疾的康復,是指對精神殘疾者採取現代醫學各學科的手段,盡最大的可能使患者恢復病前精神狀態或最大限度減輕精神症狀;適應社會環境,鍛鍊集體生活,保持或增強腦力和體力活動,促進其恢復精神健康,防止孤獨、退縮、衰退和人格改變,儘可能恢復病前工作能力,基本上能夠自食其力;減輕家庭、社會和國家經濟負擔。 1 精神殘疾康復醫療的概念 精神殘疾,是指精神病後遺留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質的精神殘疾和缺陷。精神殘疾康復醫療,是康復醫療體系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醫學科學……現代康復醫學。 2 精神殘疾康復醫療的設定 精神殘疾的康復醫療設定和活動,一般可分為院內和院外兩種。這兩種是相互聯絡相互密切的一個完整康復醫療的整體。(1)院內康復醫療:要按醫院條件而設定。①康復中心或康復科室:可專設康復中心,也可在精神衛生中心設有康復科室;②康復床位:在精神病院或精神衛生中心增設康復病房或康復床位。(2)院外康復醫療:是由院內康復到院外康復,即由院內全面監護過渡到院外半監護程度。但在院外監護可先試行短暫的有限度的脫離監護,使患者能繼續接受一定的康復訓練和逐步適應社群生活和環境。 3 精神殘疾康復醫療內容和方法 3.1 心理康復 在慢性精神病特別是慢性精神分裂症時,一般採用言語治療,是整個康復醫療不可缺少的。言語心理治療是應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主要透過言語和文字來解釋、誘導、啟發、疏通、教育等方法。使患者認識和了解所患的疾病,指出起病因素和當時心理狀態。對病後常伴消極情緒時,更應加快言語性心理治療,能減輕或消除積鬱、顧慮,使其早日康復重歸社會。 3.2 智力康復 即教育和訓練的方法。其目的是促進腦力活動、增進提高知識、激發思維活動、接受新事物,提高文化等。防止衰退、人格改變。方法有聽廣播、看電視或電影、小說、讀書報、下棋、畫報和音樂欣賞等。 3.3 行為指導 對於孤獨、冷漠、寡言、生活懶散,甚至異常行為、衝動等意志行為時,可進行行為療法,在慢性精神病的康復醫療也適用。行為治療是採取各種條件化的方法,使患者學習或者適應新的反應方式,以消除或克服病態的反應方式,即糾正、消除病態的症狀如刻板動作、重複動作、異常行為、退縮等,作為訓練和矯正患者自己的行為。 3.4 勞動康復 對缺乏主動性、周圍不關心、不感興趣、如少動、退縮、逃避等患者可進行娛樂和體育活動。可激發體力活動,鍛鍊體育能力、活潑情緒、適應外界環境、改善或防止退縮、孤獨和衰退、方法有體操、太極拳、散步、乒乓球、羽毛球、拔河、外遊、打牌,舞蹈等。 3.5 職業康復 職業康復需要在智力、勞動和心理康復的基礎上進行。目的是在恢復病前的工作和能力。首先在做簡易工作和勞動時由簡到繁,由一般勞動過渡到病前專業工作。如養雞、餵豬、編制、縫紉、洗衣、園藝耕作、清潔衛生、協助護理等。逐漸熟悉病前自己專業的工作。 上述的心理、智力、行為、勞動和職業康復,即工作、勞動、教育和娛樂綜合性治療,或稱作業治療或工娛治療。是一種對患者軀體健康和精神康復醫療和培訓的療法,是整個康復醫學的醫療主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