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啞者或已成翁

    【我曾在“佳緣”裡徵婚兩年】

    光頭和尚,淚汪汪,

    上殿去燒香。

    鐘鼓齊鳴響叮噹,

    口兒裡碎咕噥:

    “我佛如來坐中央,

    阿藍伽舍立兩旁,

    保佑我和尚跳過牆,

    娶個好妻房,

    一日三餐美酒共豬羊。

    從今不再當和尚,

    一輩子和尚當夠了,

    再當和尚把心傷。”

    祝讚已畢下了殿,

    就與師孃洗衣裳。

    上頭這一首詩,摘自一本叫《霓裳續譜》的書。

    頭前年裡有一天,我讀到了它,忽然觸動了孤單的悲哀,就去註冊了“佳緣”,要去尋偶了。

    也初步談過幾個,終而並無收穫,大約一年半以後,也就懶得再上“佳緣”去看了。

    有人或許會問,“佳緣”上尋偶,真會這麼難麼?用了兩年的時間,竟會一無所獲?

    我想告訴你,我在“佳緣”裡的資歷,還算是淺的;已經待了三年四年、九年十年的,也大有人在呢。

    註冊的初期,大夥兒應該都是懷著一片誠心的;後來,多數人卻變成了“老油條”。

    註冊的初期,大夥兒應該都是信心滿滿的;後來,多數的人沉寂了下來、潛伏著。

    也有很少的幾人,心情還有點迫切;他們不時地在“緣份圈”裡,寫點雞湯文,發點小感嘆,就這樣地打發著日子。

    我看到過有個五十歲的未婚女士,每天早晨都發一條,只有兩個字:

    “你好!”

    這個“你好”,已經問侯了一年多了。

    我曾在“緣份圈”裡,寫過一段文字,建議“佳緣”設一個獎;物件就限於中、老年,如有談成而真的再婚,雙方都發給獎狀。

    理由:這一對男女,認知與能力必屬超群,可不是一般的凡人啊!

    又附加了兩點說明:

    1、騙成的不算;

    2、只發獎狀、不發給獎金。

    不然,依據國情,不知又會有多少個無恥之徒,要來混水摸魚了。

    那麼,在“佳緣”裡,就沒有成功的例子?

    有的,以年輕人為多;五十歲以上的人,狀況就不一樣了。

    首先,在容顏上彼此失去了吸引力,還有個“女七七”、“男八八”的問題,更無迫切“育子”的社會壓力。

    說是不找吧,多數人還有個情感慰藉的需求,也真個糾結呢!

    我已經是個六十一歲的人了,從親身的經歷裡知道,中老年人要想再婚,很難——不只是一般性的難!

    其實,在“佳緣”裡,中老年的單身女人,優秀者也是多多的,各具看點;但大多數,只可供欣賞的。

    得先問自己:

    以你之能,“駕馭”得了嗎(“駕馭”用詞不當,卻是實情)?

    古詩說:

    可憐將可念,可念值千金。

    唯言有一恨,恨不遂人心。(劉孝威)

    “恨不遂人心”呵,你能滿足得了她的需求嗎?洋房、名車,還有年收入多少多少萬。

    事實上,“佳緣”只會提供合適的男人,而不會製造出符合了各種條件的男人。

    這句話,於尋偶的男人、女人,都是適用的;於富人、窮人、貴人、賤人,都是適用的。

    咱們屬於普通階層,只說點普通階層的事罷。

    認識到自己是個很普通的人,還會難找嗎?

    難,難在再婚不比初婚。

    尤其是老男人尋偶,更難在意氣相投;其他方面,也大致相當。

    我有個大學老同學,多年尋偶而無遇;他也在“佳緣”裡也呆過了很多年,如今老而多病,他說已經徹底失去了信心。

    我給他說了一個不久前做的夢:

    國家已在大批次生產機器人,多數為模擬美女;老年人群如缺錢,財政部還會出臺補貼政策。

    我只能在睡夢中這樣地安慰自己,也只能在大白天裡,這樣地安慰他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血漬用什麼洗可以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