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曾經以為省會城市普遍不會接地氣,但是幾年前我在濟南坐錯公交,一路到了英雄山,下車的時候有一位老爺爺見我迷路,特別熱心地指點我應該怎麼坐回去,對省會城市的印象一下子改變了。大學四年在濟南,真正感受到這是一個特別具有人情味的城市。
5
回覆列表
  • 1 # 夢魂慣得無拘檢

    1、進古城要收費,有點圈錢的感覺;

    2、夜晚燈紅酒綠,嘈雜不堪,過度商業化;

    3、車上導遊一直在跟我們聊天,氣氛很不錯,結果是向我們兜售古丈毛尖茶和古城演出門票。買的人不多,結果導遊一路不搭理我們了。

    4、最不愉快的是,和朋友去買衣服,朋友討價還價,店主翻了個白眼:“沒錢別出來玩呀!”立刻被噁心到了。

    總之,這一段旅程體驗感很差,毀掉了我對鳳凰所有的遐想!

  • 2 # 右小姐

    但那次出差的一件小事,讓我對上海的印象尤為深刻,甚至覺得上海是個很可愛的城市。

    那次和同事要去上海出差一個星期,上海被稱為“東方的小巴黎”,燈紅酒綠,流光溢彩,走在上海的街頭都在感受著來自時尚潮流的氣息。

    工作完了便四處走走,看看這座不夜城的繁華夜景,同事有共他的約會便沒有一同去,我便一個人走走停停,看看拍拍,不亦樂乎。

    晚上十一點左右吧,自己在美食街吃完東西往回走的時候,我懵了,是的,你猜對了,我活脫脫的迷路了!

    話說我也是在大城裡摸爬滾打那麼多年人,竟然還在異鄉不熟悉的街頭迷路了!

    怎麼辦呢?

    只記得酒店的名字不知道往哪個方向走呀!只怪自己被上海的夜景給迷惑了!

    這時,看到一個上了年紀的大媽提著手提袋像是剛從超市出來的樣子,這麼晚了還去逛超市?

    還有,上海本地人不是很冷漠,最討厭外地人的嗎?

    大媽被我這麼突然竄出來給嚇了一跳,緩了一下說了一句話,可我聽不懂呀,上海本地話,真的太難懂了,但可以看出來大媽的語氣還有神情還是很願意給我指點的。

    我抱歉的笑笑:“大媽,真不好意思,我聽不太明白,你的意思是直走嗎”?

    大媽沒有再說話,掏出手機撥通了電話,對著電話一通說,然後示意我接過電話!

    電話那頭是一口甜甜的標準普通話,還帶著上海人的那種吳儂軟語的強調,軟軟的,很溫柔的給我說怎麼走........

    瞬間心裡好暖,站在他鄉的街頭,迎面是有點微涼的夜風,但心裡無比的溫暖。

  • 3 # 呼和浩特微校園

    個人感覺大家對東北總有一個固有印象:每一個人都特別能“嘮嗑”,特別擅長交際,是主播界中歸屬地很多是東北,東北人都特別能喝酒,東北人不怕冷,東北是老工業基地……

    感覺大家對東北的關注度還是蠻高的,首先有些印象是對的,但是有些也很假的。我的一個室友就是東北人,一個室友是湖北人,同樣是冬天湖北同學竟然不穿秋褲,而東北同學比我們還要多,甚至說帽子,圍脖,超厚的棉褲,羽絨服是樣樣不拉下,我並沒有感覺他特別能抵抗寒冷啊,只不過是裝備強大而已。

    東北人特別能喝,這個問題就好比說內蒙古人都特別能喝一樣,不可能一個地區都特別能喝的,東北肯定也有不太能喝的,我們室友東北同學的叔叔就屬於一杯啤酒倒的那種,也許是酒精過敏吧。

    的確,東北人很擅長交際,但是這是優點啊,有時候我認為東北人和內蒙古人性格很像,做朋友的最佳人選。

  • 4 # 包頭吃喝玩樂攻略

    作為一個常年生活在包頭的我,因為也沒去過太多的大城市,只是從其他的渠道中知道北京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是一線城市,總覺得包頭可能比不上這些大城市,應該也能算得上是一個二線城市吧!誰曾想,包頭盡然是一個三線城市,說實話這件事情確實顛覆了我對包頭這個城市一直以來的看法。三線城市說明包頭的經濟還不夠發達,距離一線的大城市還有很大的距離,如果想要縮短這個距離,就要從經濟,文化,科技,各個方面來提高自己的綜合實力,才能進入二線城市的範圍。包頭前段時間計劃著要修建地鐵,但是後來由於各種原因,最終終止了這個計劃。我認為如果包頭的地鐵修建成功了,那必然會有很大的變化,也就是意味著包頭的實力又提高了一些,距離二線城市又近了一步。作為一個生活在包頭的人,真的很希望包頭能夠不斷的進步。

  • 5 # 悅心喜語

    對一個城市的固有印象往往來自於一種認知偏差,可能來自於自己的經歷,也可能是外界的普遍認知帶來的固化印象,還有可能是來自於自己信任的某些人或者權威專業人士的知識或經驗。

    我對一個城市的印象基本是靠這三種建立起來的。不過打破的方式都挺簡單。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

    自從願意到處走,願意用自己的腦袋來思考自己看到的人和事,很多固有的印象就是天空飄來五個字-那都不是事。

    印象最深的就是象“東北人能說,西北人純樸,河南人騙子,湖北人狡猾,上海人排外”等等這種地域性的觀念,從自己接觸到這些地方的同事或者去過當地,多多少少都有些改變了。

    什麼樣的人其實不是由水土完全決定的,再不信哪的人啥樣的傳言了。

  • 6 # 愛在廣西

    √hi,我是一個地道的玉林人,從出生到讀大學之前都在玉林。在我讀大學之後,我才有機會到外面走走看看。以前我一直對上海存在偏見,因為很多人都說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上海人很有錢,看不起我們這些地方的人等等。

    直到有一年暑假,我有機會到上海旅行,遇到了這樣的一件事,才顛覆了我對上海的印象。 那天我剛剛到上海,怎麼說呢,我算是一個路痴吧,下了火車找了很久才終於到了地鐵站,但是上海到線路很多,我竟一時不知道該坐哪一條,平時在學校出門坐地鐵,都有同學和我一起,買票啥的都是他們幫忙,現在我一個來到上海,正是有些無從下手。當我在地圖前看了很久都看不出一個所以然來的時候,一位老奶奶主動和我搭話了,不過她說的是上海話,我還真的沒聽懂多少,奶奶看我聽不懂,她就在自己的手機上寫字,問我要去哪裡。然後我給她看了我的目的地,奶奶就帶我去買票了,買好票後,奶奶還主動和地鐵站的工作人員說明我的情況,使我得到了地鐵站工作人員的幫助,最終順利乘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色列為何擔憂阿聯酋採購F-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