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融辰教育

    1.理想主義者說。

    教育就是培養大寫的人,舒展的人,使人的生命經教育而更加情韻悠長,光明磊落……[1]我天真的認為,教育就是魯迅所說的「立人之事業」,就是雅斯貝爾斯所說的:「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 而非理性知 識的堆積。 教育本身就意味著 一棵樹搖動 另外一棵樹, 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 一個 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有靈魂的教育意味 著追求無限廣闊的精神生活,追求人類永 恆的精神價值:智慧、美、真、公正、自 由、希望和愛,以及建立與此有關的信 仰,真正的教育理應成為負載人類終極關 懷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給予並塑 造學生的終極價值,使他們成為有靈魂、 有信仰的人,而不只是熱愛學習和具有特 長的準職業者。」[2]

    2.社會學意義。

    後來思考教育的社會意義。起初天真地認為,知識改變命運,教育是實現階層流動的重要途徑,每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透過努力都最終都可以「能者居其位盡其才」。

    而衝突論者告訴我,教育減少社會不平等不過是個騙局,教育更大程度上是社會階級結構的再造(再生產)。而非實現階層流動的美好願望。[3]

    好聽點說,教育旨在提高社會的思想格調,提高公眾的智力修養,純潔國民的情趣,為大眾的熱情提供真正的原則,為大眾志向提供目標,拓展時代的思想內容,推進政治權力的運用。

    是的,新社會得有新公民,新機器得有新工人。大眾教育是統治階級的工具(有點"訓政"的味道),透過教育傳承本國文化,灌輸意識形態以及培養愛國主義。(功能主義視角)[4]

    當我坐火車穿行在雲貴川邊界山區高架之上時,我看到了下午放學回家,走在山路上的小小紅領巾,活蹦亂跳。我更加確信,知識改變不了命運幾分,決定我們命運更多的是我們誕生的腳下的土地,我們所熱愛的出生地。

    3.我吐槽的大學教育。

    是的,應該事實地談一談教育是什麼了,而不是總問教育應該是什麼。當99%的人都低頭不理講臺上的老師 時,我想這老師怎麼有勇氣講下去,我 想這是教育麼?把每一個人培養成準職 業者?甚至連這都不是!我所見的高等教育,就是把一批大好青春年華者圈養在學校,既不讓他們自立,又放縱他們的不上進。教師以此謀生,學生一個文憑主義,活脫脫像一個騙局。

    4.參考資料及補充。

    [1]夏中義.《大學人文讀本 人與自我》導言。

    [2]雅斯貝爾斯.《什麼是教育》鄒進譯,三聯書店,1991年版“ 所謂教育,不過是人對人的主體間靈肉交流活動(尤其是老一代對年輕一代),包括知識內容的傳授、生命內涵的領悟、意志行為的規範、並透過文化傳遞功能,將文化遺產教給年輕一代,使他們自由地生成,並啟迪其自由天性 ”。[3]詹姆斯漢斯林.《社會學入門 一種現實分析方法》林聚仁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p494-498.衝突論視角:再生產的社會階級結構。

    [4]詹姆斯漢斯林.《社會學入門 一種現實分析方法》林聚仁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p491-494.功能主義視角:有利於社會執行。

    然後談一下自己對教育的本質理解:

    個人覺得教育的本質就是,正確的愛,賞識,理解,尊重,放手,反思,引導。中國的教育的問題就在於沒有看清教育是什麼,不是像垃圾桶什麼東西都能向孩子灌輸,重要的是連家長自己的定位和教育方法都得不到反思和思考。我們的教育中大多數的家長不會愛,有的是溺愛,有的是冷漠,不懂得真正的愛,不懂得生命的成長狀態,孩子需要的是自由的發展,家長要懂得放手,在失敗或悲傷時要懂得賞識,在孩子迷茫時要懂得引導,在孩子不聽話時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有沒有問題,教育是一門學問,一門大學問。家長在教育的同時也在教育自己,反思自己的行為,自己道德標準要做到自己和孩子的榜樣。理解孩子就像自己理解朋友,理解他人一樣,不要溺愛和冷漠、抱怨、鄙視、看死等等。沒有正確的愛,孩子就沒有遠大的前途。

    家長要做的往往要比孩子多。有一點記住了,教育是不要求回報的,孩子不是你的搖錢樹,尊重生命,孩子也是屬於社會的,世界的。尊重孩子自己的想法和決定,有時可能荒唐,但是,這是他的巨大進步,因為有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識開始有了獨立的萌芽期的發展。

    人不是機器,孩子更不是。要知道生命的快樂和幸福,滿足和自由,不要把分數看的很重要,重要的是學習的興趣,學的不是考試技巧,而是知識,保留住自己的好奇心。要懂得寬容,而不是縱容,懂得親情,而不是溺愛,懂得賞識,而不是抱怨,懂得尊重,而不是辱罵,懂得放手,而不是束縛。

    對孩子來說,好的教育方法,超過教授知識。

  • 2 # 實習護士小賓

    ①它必定是為了將來更好地受到教育,5個方面分析

    一,健康。一個健康的身體、靈活可控的四肢、大肌肉小肌肉是接受更好的教育所必不可少的。

    二,科學。此處的科學絕對不是指科學知識,而是科學探索的能力。就基礎教育而言,授人以魚絕對不如授人以漁,於其給很多魚(知識)給孩子,不如教會孩子如何漁(探索知識)。探索的能力也是將來接受教育必備的。

    三,語言。良好的語言、對事件的理解是與別人交流的基礎,而教育是建立在交流之上的。

    四,藝術。藝術帶來美感和想象力,失去想象力的教育是死板的,難以有成效的。

    五,社會。社交能力、自我認知、情感表達等等能力是孩子在社會立足的根本,這也是教育的前提。

    ②教育的本質就是,正確的愛,賞識,理解,尊重,放手,反思,引導。

    家長要做的往往要比孩子多。有一點記住了,教育是不要求回報的,孩子不是你的搖錢樹,尊重生命,孩子也是屬於社會的,要懂得

    寬容,而不是縱容,懂得親情

    這是我按照我所在的領域做出的解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四十歲女是自己做小生意好,還是打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