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解憂心理醫生
-
2 # 奔向奧利奧
因為家裡窮的緣故,自己從小就看著父母親辛辛苦苦的操勞才能勉強的度日,自己的學雜費更是使父母錢一籌莫展,心理一直忘不掉每次繳費時候父母的愁容,深深的刺痛自己的 內心,所以從小自己很節省,就是想能夠減輕父母的負擔。努力的學習為的是趕快畢業能掙錢可以不讓父母再這麼辛苦。所以自己學習上比別人更努力,不比吃不比穿,就只知道學習,01年考上一所省內的211高校,成了一名本科生。
短暫的喜悅很快的就擺在我面前一個現實,我們家還是窮,學費我貸款三年就繳納了第一年的學費。而擺在自己面前的就是周圍同學的“富貴”,正如你說說他們吃好的,穿好的,而且還可以動不動的請請同學們吃飯,這些都使我感覺到了自卑。以前高中以前總是覺得只要學習好了,比過了別人學習,就是贏了,什麼都是不錯的,可是這裡不同,學習已經變得不那麼重要了,還有很多的東西是可以利用金錢彌補的,所以,一段時間以後我有一段時間非常自卑和迷茫,不想和別人交往,總是躲著集體活動,因為不敢亂花錢,窮啊!因為這些導致走入自己給自己設定的牢籠,越是自卑越是感覺不敢這樣不敢哪樣,變得謹小慎微,畏手畏腳,看到別人的目標實現,獲得的自己又從內心想要得到,確實內心很掙扎。
但是一切並不是因為自己這樣就能夠改變的,生活還得繼續,學習還得繼續,還得面對。那時候我有一個表哥在武漢體院讀書,我就經常的跟他寫信,表達自己的困惑,獲得他的幫助,真的幫助很大的。當時為了再考不上大學的時候有個備份就鍛鍊體育,所以跟他走得近比較密切。進入大學以後,沒錢花怎麼辦,除了學習就是鍛鍊身體,結果學習始終保持前列,身體鍛鍊的棒棒的,每次院裡,學校運動會都會拿到名次,成為學院裡體育貢獻的特等獎。同學們並不鼓勵我,我也很合群。我只是想說,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優點,自卑的地方也並不是一無所處,發揮自己的優點,接納自己的不完美,自卑轉化為動力,可以使我們發現自己潛在的不一般的能力。
畢業工作以後走入工作崗位,你會發現學校那個社會還是非常單純的,社會才是大染缸,自卑的特徵又會表現出來,但是社會卻不會像學校那樣有同學,有愛心,社會競爭是殘酷的,只能留得下強者,所以後來就發現自卑只能讓自己越走越窄,即使走進死衚衕也無人問津,所以只有做強者才能適應。後來,就自己多讀書,看一些心理學的書籍,做自我調解和自我發現。尤其是《接納不完美的自我》這本書,給了我很大的幫助。我這裡用它的一段話結束回答:
這就好像在多年前我們曾靜被關在籠子裡現在籠子早已經消失了我們卻依然受到它的影響無法衝破的限制。這籠子就是我們給自己設下的極限,是我們對自己懷疑恐懼。
回覆列表
看了您說的,我理解您的感受。願協助到您。
很多人因為沒錢可能在這個金錢社會不站優勢,尤其與有錢人比,無意識的自卑。
其實我覺得,有財富,取之有道,我們敬意,他們買奢飾品就讓他們買,量力消費,在淘寶上買,那也是真實的自己,給真實的自己一個擁抱吧!
您說自幼家貧,好不容易大學畢業甚至到結婚,一直都自卑,我也非常理解,尤其童年對人影響很大,我注意到您用了“好不容易”這個詞,可想您的付出,同時,這一路,我更看到了您的超越。
以前上學的時候就融不進圈子,以為畢業了會好一些,直到自己工作了,發現也融入不了同事的圈子。她們買奢侈品買衣服都很貴,我基本上都是淘寶買的,只要能穿就行,跟她們的消費觀念不一樣,可是我還是被孤立了,這是我自己嚴重的心理疾病嗎?非常理解這個過程所承受的,這與童年有關。我看到您的真實,這一美德。也看到了您內心的一絲難受。
對於前者我向您致敬,對於後者我深深的理解您。我們人其實都在成長,人生就是不斷調整的過程。這樣對自己身心健康、工作、生活、人際和發展,也有益。
怎麼做?先接納自己,再超越。由於童年的影響,我們經常要顧及別人的感覺,為別人的感覺而活,這樣就會慢慢失去自我,自我生命力,自我價值。
這樣的日子久了,生命得不到舒展,人就會越活越不自在。
想想,自己也有自己的活法啊!生為為人,人格平等,哎求什麼什麼平等?我何必和他人比呢?你完全有您獨特自己,自己的人生路,自己的本體自在。
不會說話的一個人,不會察言觀色,阿諛奉承。心裡邊真的很難受,不知道如何走出來。希望大家有什麼好的建議幫助下我,十分感謝!首先我看到了您的願望,想走出來。可是不知如何走出來?我們先解決知的問題。
您說自己不會說話的一個人,不會察言觀色,阿諛奉承。
其實說話時一門藝術,這個可以學習。察言觀色,這個我們要聯絡洞察力,傾聽能力,同感共情能力,最後不說阿諛奉承,而可以做個真誠的人,說妥當話的人。
我們一起記住:說妥當話。妥當。相信這樣,人際,溝通,也會好很多。
尊重你自己的感覺,成為你自己……活出自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