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近日,多家外賣平臺被曝洩露使用者個人資訊。調查發現,一條詳細到使用者姓名、住址、電話、吃的什麼、在哪兒吃的資訊,不到一毛錢就可落入他人手中。近年來,不論是網路平臺還是實體商家,利用不法手段倒賣客戶資訊的事件層出不窮。對此,你怎麼看?
4
回覆列表
  • 1 # 劉輝律師

    對於個人資訊大規模洩露事件,相信大家都會覺得在意料之中,資訊化時代,各行各業都會留下我們的足跡,尤其在中國法律大環境下對個人資訊並不重視,洩露資訊事件頻出以至於大家都有點習慣了自己的資訊被賣。

    先生您好需要貸款?女士您好附近有房可以看下麼?報名各種考試後,各種培訓機構的招生電話就紛至沓來,收到的騷擾電話和簡訊越來越多,以至於對大家的人身安全產生了危險,如果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拿到你的資訊,完全可以憑藉你得個人資訊判斷你家裡住哪兒,幾個人,作息時間,甚至消費情況,來選擇作案目標。

    快遞公司以及外賣平臺本身對於使用者的隱私安全的保護意思不夠,對使用者資訊保護意識淡薄,隨著外賣普及,越來越多的人已經習慣享受足不出戶的便利。“華人願意用隱私換取便利”,儘管刺耳,但我們又不能不承認這是現實。

    對於一些網際網路平臺,我們必須要把自己的個人資訊交出去,不然就無法完成交易。只要交出去,就存在被洩露的風險。

    即使消費者已經意識到自己的資訊被販賣,卻沒有方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即使有相關法律維護消費者的切身利息,但是維權成本高,調查取證難,最後也就成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了。

  • 2 # SOS天天看

    隨著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給我們的生活也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隱藏其中的危險卻讓我們始料未及。然而平時被我們視為生命的個人資訊,卻被不法分子已一毛錢的價格賤賣,不得不讓人氣憤!

    其實,各種資訊洩露的事件已經不止一次見諸報端了,仔細想想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手機會經常接到各種的推銷電話和簡訊,開始可能都會覺得好奇,他們為什麼會有我們的電話?可是慢慢的,接的多了反倒是習以為常了,可能只剩下極少數的人會去思考潛在的危險,其實仔細琢磨,我們不難發現,很多推銷電話來的並不是沒有緣由,比如我們買房之後,隨之就會有各種裝修公司的電話打過來,買車之後會有保險公司的電話打來,更何況我們在網路上訂餐以及購物,留下的都是自己真實的地址和電話呢?

    我們的資訊會如此精準的被洩漏,相關平臺以及商家方面關於保護客戶隱私方面是否存在漏洞呢?其實更值得我們思考的是,我們的資訊這麼容易被洩露,會不會被不法分子利用?當我們的資訊被大批次蒐集並分類販賣下游後,針對性的推銷、精準化的詐騙、天衣無縫的冒充就會屢屢出現。這也正是中國這幾年來網路詐騙案件增多的原因吧?

    作為老百姓我們更希望相關平臺以及商家,在創造效益的同時,也要兼顧客戶的隱私不被洩漏。從使用者資訊的源頭保護開始,完善資訊管理機制,及時更新資訊保護手段,早日杜絕此類事件。

  • 3 # 懶先生理財

    辦理一張銀行卡白給500元,聽起來像是個不錯的“生意”。

    近日警方圍剿了一個巨大個人資訊販賣團伙,誇張的是查獲了488張銀行卡,涉及個人身份資訊達2萬多條。

    讓人目瞪口呆的是,涉案的銀行卡和個人資訊,有相當一部分是成套存在的,不僅包括開卡資訊,甚至包括手機卡、U頓以及支付寶賬號密碼等。

    那麼問題來了?手機號資訊被出售販賣大多數人都經歷過,但是如此龐大、成套的資訊量又是如何落入資訊販賣團伙手中的?

    答案是自願的。

    根據案件嫌疑人交代,都是開卡人按照200-500元不等價格自願出售的。

    也就是說,為了薅羊毛,無固定收入、在校大學生等群體已經開始販賣個人隱私。

    而收集個人資訊的群體,則透過層層加價的方式,將成套完整的個人資訊販賣給博彩或者洗錢團伙。

    這些成套的個人資訊販賣給國外博彩公司的價格,從最初一套資訊1500元漲到後來的3500元。

    接下來才是更要命的:收一套資料500元,轉手賣出去高達3500元,這條黑色產業鏈隱藏的巨大利潤空間,讓詐騙團伙動起了歪腦筋,催生了多種騙術。

    最常見、最醒目的方式就是到理財、貸款等QQ群中瘋狂放羊毛,即辦銀行卡就返幾百元現金等。

    這種方式最直接,容易上當的就是無固定收入群體,為了眼前的利潤主動售賣隱私。

    當然常人大多不會為了區區幾百元出售隱私,所以騙子就盯上了社會經驗不足的大學生。

    這類騙術的手段往往是掛著培訓機構或者獵頭的名義吸引大學生群體,利用大學生能力不足的心裡劣勢,開始逐步以培訓或者招生的噱頭讓其填寫各種表格,最終收集完整的個人資訊。

    另一類是以中介的名義收集個人資訊。

    如房屋租賃中介、工作中介等,其實完全屬於掛羊頭賣狗肉的模式,不做真實業務,只為讓客戶填一系列表格達到收集資料的目的。

    最後一類詐騙方式是網購退貨。

    想要退款可以,但必須按所謂的要求辦理指定的銀行卡,退款金額最終會轉到這張銀行卡中。

    花式詐騙手段非常多,不僅僅個人資訊會被加價販賣好幾手,自身銀行賬戶中的錢財也隨時面臨被盜的風險,在這裡簡單說幾個防騙招數吧。

    一:原則上記住,只要是涉及銀行卡的,基本全是詐騙。

    中介、網購、中獎這類簡訊或者電話,但凡需要預留個人電話和銀行卡資訊的,一律按照詐騙處理對待。

    二:社交群中的羊毛,看清楚了再動手。

    特別是成本極低、利潤豐厚的單子,往往要慎之又慎!

    三:對於中介有需求的,建議選知名中介平臺。即使需要預留個人聯絡方式,那僅僅留下姓名和手機號碼就可以,過多的資訊也不要填寫。

    最後我再提醒一番,當下不少團伙目的在於收集、販賣成套個人資訊,而另類詐騙團伙則是收集個人資訊後直接在多個網貸申請多筆現金貸,而這種小貸平臺的現金貸產品利率極高,這就造成部分使用者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無緣無故被貸款,同時利息又以滾雪球的模式膨脹。所以再三強調,但凡涉及銀行卡資訊的,全當詐騙處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紙尿褲和尿不溼的區別有哪些,紙尿褲和拉拉褲的區別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