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心繫宇宙天地寬

    作為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非洲象是在新生代·新近紀·上新世中期在非洲進化出來的,也就是在大約400萬年前。

    上新世氣候的變化對植物帶來的變化很大,當時全世界熱帶種類減少,落葉森林擴充套件,北方被松柏林和凍土地帶覆蓋,除南極大陸外所有的大陸上草原擴張,只有在赤道地區還有熱帶森林,在亞洲和非洲,熱帶大草原和沙漠出現。

    作為大型食草動物,非洲象正是因為適應了這一時期的環境變化而出現的。也就是說非洲象的所有習性都只能適應這個環境,包括它們的胃、它們的腸道寄生菌。

    而侏羅紀是中生代的第二個紀,界於三疊紀和白堊紀之間,時間跨度約在2億100萬年前到1億4500萬年前。三疊紀與侏羅紀之間發生了大滅絕事件,所以各種動植物都非常稀少,但是恐龍家族一枝獨秀,稱霸陸地。侏羅紀中晚期以後,恐龍成為地球上最繁榮昌盛的優勢物種,此後統治地球1.5億年,直到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為止。

    侏羅紀的氣候溫暖、潮溼,地表佈滿大型森林。當時裸子植物相當多樣化,此時期的優勢植物是裸子植物的松柏綱,是各地大型森林的主要成員,蘇鐵也相當常見,銀杏與樹蕨常出現在森林中,較小型的蕨類可能是優勢低矮植物。

    所以,假如把非洲象群放在侏羅紀,註定是無法繁衍生息的。

    首先沒有它們吃的食物,其次現代哺乳動物的腸道寄生菌還沒有出現,還有它們根本無法與那些更大型的食草甚至食肉恐龍競爭。

  • 2 # 獵奇動物社

    非洲象群放到侏羅紀,能夠繁衍生息?取決於兩點,第一就是環境,第二就是有沒有可以獵殺非洲象的動物。基於這兩點,我們來看一下,非洲象在侏羅紀能否繁衍生息?

    侏羅紀的自然條件

    侏羅紀是顯生宙(也就是可以看見生物的時間段)的第二個代的第二個紀,介於三疊紀與白堊紀之間,時間跨度約從距今一億九千萬年左右到一億四千五百萬年左右,也就是說這個地質年代持續了大約4500萬年左右。

    三疊紀是恐龍時代的開始,白堊紀是恐龍時代最後的舞臺,而侏羅紀則是恐龍發展的鼎盛時期。而獨特的氣候環境是恐龍發展的必要條件。在侏羅紀開始,全球的氣溫開始變暖,當時的陸地和海洋早已完成了分化。溫暖的氣候帶來的是充足的雨水,而在雨水的滋潤下,陸地上的植物枝繁葉茂,尤其是裸子植物,在侏羅紀,是裸子植物的鼎盛時期。

    充足的植物儲備,為大量的食草恐龍的繁衍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食草恐龍的崛起也給食肉恐龍的生存提供了便利的條件,一切都是相輔相成的。

    (裸子植物中蕨類植物的化石)

    非洲象的生存環境

    非洲象是現存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它們皮糙肉厚,而且適應能力極強,從海平面到海拔五千米的森林、草原、荊棘叢、半乾旱的平原等有水源的地方,它都能夠生存。

    整個非洲的全年平均氣溫在30攝氏度左右,因此非洲又有熱帶大陸之稱,但是,非洲象可以在這種環境下繁衍生息,如果不是人類對它們肆意的獵殺和對環境的破壞,它們的數量遠不止兩萬頭。

    除此之外,非洲大草原上有眾多的猛獸,比如獅子、豹子、成群的鬣狗等等,但是,無一例外的,都不敢輕易招惹非洲象。

    所以,非洲象的生存要求很簡單,有植物有水,溫度不低就可以了。

    所以,把非洲象放到侏羅紀,非洲象的基礎生存條件是有的。所以,不考慮其他因素的話,非洲象是可以在侏羅紀繁衍生息的。

    那麼,在侏羅紀的非洲,有沒有能威脅到大象的存在呢?

    我們先來看一下,侏羅紀的非洲已發現的恐龍有哪些吧。由於侏羅紀時期的恐龍,大都體型中等(到了白堊紀恐龍的體型才開始由小變大),因此,我們挑出兩種體型大一點的生活在非洲的食肉恐龍來看一下。

    01 柏柏爾龍

    柏柏爾龍是生活在侏羅紀早期的大型食肉恐龍,它是獸腳亞目阿貝力龍超科恐龍,化石被發現在非洲的摩洛哥。作為一種肉食性恐龍, 柏柏爾龍的體長在6米左右,體重約在4噸左右。

    02 蠻王龍

    蠻王龍又稱蠻龍,它是一種斑龍超科的恐龍,而且它被稱為侏羅紀體型最大、戰鬥力最強的肉食性恐龍之一。從現已發現的蠻龍化石看,它的分佈比較廣,美洲、亞洲、非洲都有分佈。亞洲主要分佈在中國,而非洲主要分佈在南非。

    蠻龍的體長約在12米左右,體重在8噸左右,最重的超過了12噸。在北美髮現的蠻龍化石附近發現了異特龍殘缺的骨骼化石,而異特龍的平均體長在8米左右,體重在3噸左右。如此龐大的掠食性動物都能成為蠻龍的食物,可見蠻龍的兇猛程度。

    (蠻龍)

    非洲象體型

    非洲象作為陸地上最大的哺乳動物,它的體長平均在6米左右(不含尾巴),肩高在3米左右,體重平均在4噸左右,最大的超過了7噸。

    在當下的非洲,除了人之外,沒有食肉動物能對成年的非洲象構成威脅,原因很簡單,非洲象皮糙肉厚,而且力大無窮,關鍵是還有一對尖利的象牙。

    制約亞洲象在侏羅紀繁衍生息的因素

    從上面的恐龍資料和大象的資料對比看,非洲象到了侏羅紀的非洲已經不是無敵的存在了,反而至少有兩種恐龍能以它們為食。

    而且大象的繁殖能力並不強,大象的孕期就長達22個月,而且每次只能產下一隻象寶寶,並且大象的第二次生產與第一次要相隔4年之久。也就是說大象的繁殖能力確實比較的差。

    再加上,在侏羅紀大象有了天敵。

    所以綜合來說,非洲象去到侏羅紀很難繁衍生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4T兩驅途嶽,算是小馬拉大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