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國超

    馮承素是奉命將王羲之的原版蘭亭序雙鉤下來,然後再填墨,形成我們今天看到的所謂神龍本蘭亭序,它最大程度上接近了原版蘭亭序。至於真跡蘭亭序(據說是王羲之寫的)已經被唐高宗帶進乾陵了。

  • 2 # 劍虢書法3766263880

    歷史上不少書法名賢都臨寫過《蘭亭序》,且唐歐,薜,虞,諸都照著原跡臨寫過,但都本人的痕跡較重,唯宮中名不見經傳的內府供奉挧書小吏馮承素用雙鉤臨法臨寫原跡,故最為接近原跡,亦稱為“神龍本”。為後世膽仰和歐賞王羲之《蘭亭序》之飄逸神采留下了珍寶。

  • 3 # Sky7023

    馮本蘭亭序是雙鉤摹本,簡單說就是描的,並非馮自己所寫,而且應該不止摹了一本,而是很多本分贈諸臣。樓上有說蘭亭序原本被唐明皇玄宗帶入乾陵不確,應是做了太宗隨葬品。

  • 4 # 王效鈞

    我們先拋開《蘭亭序》的真偽不談,畢竟這事兒爭論了太多年,至今也沒有定論,多談也是浪費時間。

    你要搞清楚,王羲之是《蘭亭序》的原作者,馮承素僅僅是一位臨摹者。

    古代沒有影印機,沒有照相製版,無法將原作完美的呈現在我們面前。所以,只能採用臨摹的方式。當時,臨摹《蘭亭》的,不止馮承素一人,還有虞世南、褚遂良等人。在所有的臨摹本中,公認的是馮承素的摹本最能體現《蘭亭》的原貌。據說是採用了雙鉤填墨的方式。

    所以,因該這樣說比較合理——王羲之的行書寫得最好,《蘭亭》是其代表作;馮承素是所有臨摹《蘭亭》中最好的。

    不知你是不是同意這樣的表述。

    至於《蘭亭》的各種摹本圖片,網上都有,可以自己比較一下。

  • 5 # 松風閣書法日講

    要想回答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分開描述下這個問題。

    第一、馮承素與王羲之

    我們都知道,《蘭亭序》的作者是王羲之,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既然《蘭亭序》的作者是王羲之,那麼這其實就隱含了兩個問題,第一,這篇文章的文字是王羲之獨自創立的;第二,這幅書法作品的書法也是王羲之自己書寫的。所以不管後來發生了什麼,這幅書法作品都是王羲之唯一的佳作。

    雖然在上個世紀文化界就《蘭亭序》的作者問題還進行了一番並不怎麼平等的探討和爭辯,但是就現狀來看,人們還是普遍的接受了《蘭亭序》的作者是王羲之這個事實。

    所以前面書友提出的問題——為什麼又有人說是王義之寫的最好——就解答了。根本沒有誰好誰壞之說,尤其是對於王羲之而言,這幅作品確定無疑就是他寫的,因此別人沒法跟他比。

    至於馮承素,我們可能要好好說道說道了。

    第二、馮承素與《蘭亭序》

    話說王羲之參加完蘭亭集會後,對於他自己在會場上即興寫下的《蘭亭序》非常高興和開心。因此對於這幅書法作品一直視若珍寶。等到傳到辯才和尚的時候,已經是大唐了。辯才和尚對於這幅作品也是視若珍寶,不敢怠慢。而唐朝統治者唐太宗非常喜歡書法,尤其是關於王羲之的書法。因此他就派一個人,這個人叫蕭翼,這個人就像從辯才和尚手中騙走了《蘭亭序》。唐太宗對於這件書法珍品非常喜歡,一到手就下令當時各大書法家來臨摹拓印,然後分發給諸位大臣臨摹學習。

    正是藉著這個機會,我們這些後人才能透過各大書法家的臨摹本一窺王羲之《蘭亭序》的風姿。而最後王羲之的真跡到底去了哪裡,我們就無從得知了。

    但是在這些臨摹本中,後世的書法家只認為分馮承素的摹本最貼近王羲之本來的書法真跡。因此,才會有了馮承素寫的最好的說法。但是這句話不是說《蘭亭序》就是馮承素寫的,而是說在與其他拓本比較過程中,馮承素顯然是技高一籌。

    但是為什麼是馮承素呢?為什麼他能表現出王羲之的神韻而作為當時書法家的其他人沒有這樣呢?

    第三、書法家和模仿者

    這裡面其實就涉及到了他們身份的問題。除了馮承素之外,其餘的人都是書法家。馮承素在這些臨摹王羲之書法的人中顯得很另類,因為其他人都是書法家,比如歐陽詢、虞世南等,而且後世臨摹《蘭亭序》的也多是書法家,比如趙孟頫。唯獨馮承素是一個例外,他只是一個刀筆小吏,如果沒有這次臨摹王羲之書法的經歷,恐怕他的名字早就淹沒在歷史的滾滾紅塵紅塵中而無人所知了。

    所以,藉助這一摹本,後世永遠記住了這個人。但是為什麼偏偏不是書法家書法家出身的馮承素會寫出這樣好的《蘭亭序》摹本呢?

    我認為關鍵是馮承素就是一個對書法不是研究很深的人,因此,當他開始臨摹王羲之法帖的時候,不會帶有自己的書法眼光來評價、評判甚至去改造這一書法作品。相反的,歐陽詢和虞世南是直接上手臨摹的,所以不經意間就摻雜了“私貨”,即我們所說的意臨。

    而馮承素採取的方法是最笨的一種,他是雙鉤勾畫出字型的輪廓之後,再進行填墨。這樣其實就很好的保留了王羲之書法的原貌,因此也就不會離王羲之的書法原貌很遠了。

    因此,如果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王羲之的真跡,那麼這樣的臨摹本事沒有任何價值的。但是問題是我們根本見不到王羲之真跡,那麼這個最接近王羲之書法真跡的作品就成為了唯一的神品了。

  • 6 # 蚨第雅談藝錄

    首先這個問題問得太外行,本不想回答,但聊當多一個以正視聽吧。說馮承素寫得好的前題是針對眾多唐摹本而言的。我們的語境應該是針對已形成公眾認知的王羲之《蘭亭序》,雖然王羲之是原創者,但他事後都不可重複的,以此說明藝術的原創具有唯一性,創作過程的特殊情況也是作品本身不可重複的要素之一。所以千萬不可拿臨仿跟原作論高下。這個不是工藝美術,僅靠匠心精神的精雕細琢就算數。

  • 7 # 濃淡任由冰雪中

    對,蘭亭真跡以隨唐太宗入葬,後臨摹有多種版本,其中馮承素為最似近王義之原本。現大家經常臨的,都以馮為範。完

  • 8 # 黑色眼睛書法

    這應該是創造者和傳播者的關係,旭日陽剛傳播了汪峰的春天裡,結果汪峰我去搜索,旭日陽剛淡出記憶,馮承素僅僅是用了另外一種方法拍了個照片,怎可同日可語,我寫的蘭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消防水池滿水規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