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駱重任168168

    排隊槍斃戰術就是線列戰術,流行於歐洲兩百年,就是將軍隊沿著直角排列,有兩排或者三排。每排之間的距離大概是十米二十米左右,每排又分為3列或者是6列。在戰場上實際操作的時候,步兵就在中間,騎兵在兩邊,炮火就集中在兩邊或各排列之間。步兵在炮火的掩埋下整齊地向前走,一直到槍支的射程內進行整齊的射擊。

  • 2 # 曉曉曉

    美洲殖民戰爭,英國和法國爭奪魁北克那次?那次屬於兩軍素質相差太大所致,法軍士兵準備很不充分,而且是被圍困期間,法軍士氣很受影響;

    英軍是皇家海軍陸戰隊,在當時世界上還沒那支部隊能在訓練和素質上超於他們,而且人數還比法軍多;

    事實上不管英軍怎麼打,基本都會贏。。。只是那次法軍輸的比較慘罷了

    那時候的燧發槍操作很繁瑣,你懂的,需要大量的訓練和整個隊伍配合才能在戰鬥時有效殺傷敵人;有機構做過研究,那種武器比公元前的標槍還差勁。。。

    當法軍在100米開外就開始射擊時,其實對英軍的殺傷是有限的,

    同時也暴露出法軍當時軍隊素質低,100米距離射擊對燧發槍來說命中是很困難的,有經驗的軍官通常會選擇讓敵人先射擊,這樣可以在敵人裝填的時間間隔裡向敵人再靠近些,再射擊,提高命中率,增加殺傷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對那次戰鬥,法軍採用的是前進射擊的模式,十幾的距離,法軍已經開始衝鋒了,衝鋒白刃接戰一般是戰鬥的最後階段,想再快速調整隊形,組織射擊是很困難的;

    其次,英軍選擇射擊的時間必然是法軍裝填的間隔,那時法軍士兵手裡槍就沒上膛,事實上他們如果在衝鋒的話也沒必要再次裝填了;

    最重要的是軍隊訓練差距太大,英軍在近距離有組織的快速射擊了三次,如此近的距離,就是扔石頭也能砸死人了,把三排士兵的火力在近距離輸出到訓練素質有限的法軍士兵上,法軍士兵立刻渙散,剩下就是英軍乘勢追擊了。

    英軍在拿破崙時期的戰術也比法軍進步。。。事實上法軍就一直被英軍欺負;

    英軍經驗相對法軍來說經驗更豐富,殺敵方式更有效,比如經典的細紅線戰術,山坡戰術等等。。。都是讓法軍十分頭疼的,法軍雖然士氣不低,但素質至始至終都有十分有限,從佇列方式也能看出,法軍的行進佇列始終比英軍更縱深,這並不是法軍的戰術,而是法軍沒法像英軍那樣保持很長的排面行進,對法軍來說縱隊相對更容易組織。發展到後來,英軍可以把佇列排成細紅線,火力十分猛烈,法軍則需要頂著英軍的猛烈射擊前行,再展開佇列,損失很大。此外英軍還擅長把部分放置到山坡背面來減少法軍火炮對士兵的殺傷。總體來說法軍輸的很正常。軍隊不在一個檔次上

  • 3 # 兵河洗甲

    線列步兵(line Infantry)是從17世紀歐洲開始興起的一種戰術,直到線膛槍問世之前,這種被調侃為排隊槍斃的戰術流行了數百年。一般是將軍隊沿正面平均配置,展開成二至三線。各線相距50至200步,每線又分為3至6列,步兵居中,騎兵位於兩翼,火炮視情況配置在佇列的兩翼或各線之間。步兵在炮火支援下以緩慢的步伐整齊前進。

    以鬆散陣型排列的步兵,雖然能夠尋找掩護,而且相對地靈活,但是,在對抗騎兵時十分脆弱,也不能守住陣地,抗擊前進中的步兵縱陣。線列步兵向受到威脅撤退的散兵與騎兵提供了支援。在遭到騎兵包圍時,線列步兵能夠迅速轉變為方陣,有效防止了騎兵的衝擊。

    當時的槍械工藝差,子彈打出去之後飛到哪無可預計,所以單兵命中率很低,單兵一支滑膛槍基本沒啥殺傷力,只有排成密集橫隊,逐排擊發,透過三輪排射,一隊人打完了撤下去裝彈,第二隊人上前,第三隊等候,這樣才能取得戰果。線式戰術提高了射擊武器的效果和步兵火力的作用。

  • 4 # 永遠的戰旗

    排隊槍斃是我們對歐洲古老軍事佈陣的一種調侃 這種用兵法 其實就是集中火力打擊目標 當然了 這種效果肯定非常好 能有效的消滅敵人 當時的造槍技術沒有那麼先進 沒有堂線 準確率極低 只有這種陣法才能起到有效的戰果

  • 5 # 聯合防務

    實事求是地說,“排隊槍斃”的殺傷效率其實並不高。18世紀英法“七年戰爭”期間,於1759年發生在北美魁北克城附近的亞伯拉罕平原之戰,被認為是“排隊槍斃”時代最典型的戰鬥之一,交戰雙方英法軍隊都被認為訓練有素、意志頑強。但雙方的傷亡多大呢?英軍參戰4400人,其中陣亡58人、受傷600人(陣亡者中包括英軍最高指揮官詹姆斯·沃爾夫少將),總傷亡比例不過15%;法軍方面,參戰兵力包括正規軍1900人、民兵1500人,最終陣亡116人、受傷540人,傷亡比例約20%。此戰最終以法軍失敗告終。

    需要指出的是,此戰中,法軍排成3個縱隊,從180米開始,每隔15米齊射一次。平均算下來,每次齊射只能打死英軍2人、打傷20人。這個殺傷效率可謂相當低了。

    究其原因,是因為這個年代人們使用的主要武器是滑膛槍。槍管內沒有膛線,發射的也是圓形的金屬小球彈丸(這一點在美國電影《愛國者》中表現得很清楚)。這種彈丸發射出去之後,飛行的軌跡會非常詭異,最後能飛到什麼地方只有天知道。實際測試表明,17世紀到18世紀前半段的滑膛槍只有在50米以內才相對有點準頭,50米以外能打中什麼純粹看上帝的心情。用當時的人的說法:“如果你在50米甚至100米以外被滑膛槍打中,只能說明你的運氣實在太差。”另外,當時的槍炮普遍使用的還是黑色火藥,發射之後會產生大量的煙霧,進一步降低射擊效果。

    事實上,正是因為作戰效率差,所以當時的軍隊才不得不採用俗稱為“排隊槍斃”的步兵線列戰術。

    直到無煙火藥、後裝線膛槍的誕生,步槍射程和精度都大大提升之後,“排隊槍斃”戰術才慢慢弱化。而機槍的誕生則徹底敲響了這一戰術的喪鐘。T

  • 6 # 書生115

    看看我大清就行了,被橫著打,豎著打,斜著打,吊著打,反覆吊打,各種吊打,然後喊出了量舉國之力,結各國歡心的話,你說好使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賬目有問題,財務總監和會計誰承擔主要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