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小魚兒的歌聲

    “杯酒釋兵權”這個歷史事件是宋朝加強中央集權制度的重要反映,對其評價卻爭議較大。有人認為:幾乎所有的開國皇帝都有殺功臣的行為,但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卻使用和平手段,不傷君臣和氣就解除了大臣的軍權威脅,成功地防止了軍隊的政變,這是歷史上有名的安內方略。但是其歷史影響卻遠遠不是這樣簡單。也有人認為:宋太祖專力鞏固中央政權,“杯酒釋兵權”含有對內嚴防的性質,直接造成內政腐朽。在外患強烈的背景下,削奪大將兵權也削弱了部隊的作戰能力,原因是皇帝直接掌握兵權,不懂軍事的文官控制軍隊,武將頻繁調動,致使宋朝與遼、西夏、金的戰爭連連敗北,無力解決邊患。軍事積弱,還使兩宋亡於社會制度落後於自己的遊牧民族。

  • 2 # 俞一樂

    任何朝代的演變,當局者是無法預料的。宋太祖的做法相對於其它朝代的大肆屠殺功勳顯得就很溫和了。而我們以後來的人去看整個歷史,再去比較,很客觀公正了。但是我們始終容易忽略的就是北方的遊牧民族它每隔一個時間段就會復興一次,一復興就會造成華夏民族的災難。在冷兵器時候,華夏民族無法阻止遊牧民族的衝殺的,漢武帝那麼強勢,也只是將匈奴趕出去,而不是殺乾淨。所以說,這是一個歷史的演變過程,換一個朝代,換一個皇帝,這樣的辦法,我們看歷史也知道結果。只有等熱兵器出現,才是遊牧民族的終結。

  • 3 # 張果老忠記

    這一舉措,為宋朝飽受外族凌辱歷史埋下了伏筆。重文抑武達到軍無強悍之將。即使有也逃不過奸詐文臣彈劾。屢屢無用武之地,鬱郁不得志。歷史教訓深遠。北宋960年一1127年南宋1127年一1279年合計319年,歷遼,金,西夏,蒙古的欺凌。這叫報應吧。

  • 4 # 寵辱不驚ABC

    杯酒釋兵權,是為了拿下幾位開國重臣武將手裡的兵權,避免尾大不掉,出現跟趙匡胤似的黃袍加身的現象。本職上不是為了不讓一切武將領兵,畢竟打仗還是武將靠譜。以後逐漸演變為,文臣領兵,武將打仗。

  • 5 # 知古鑑今

    話說建隆二年,也就是公元961年的某個夜黑風高的晚上,宋太祖趙匡胤宴請和他一起打江山的兄弟將領,這些將領包括:侍衛親軍司馬步軍都指揮使石守信,殿前司副都點檢高懷德,殿前司都指揮使王審琪,侍衛親軍司馬步軍都虞候張令鐸,侍衛親軍司步軍都指揮使羅彥環等,這些都是陪宋太祖一起打江山,並擁戴他“黃袍加身”的兄弟,也都是大宋軍事力量的高階將領。

    酒酣之際,宋太祖突然說怕別人奪他皇權而寢食難安,意思就是說:你們能擁戴我“黃袍加身”,也能擁戴別人,兵權還是掌握在自己手裡安全。諸將一聽,頓時驚恐不已,這不是兔死狗烹的劇情嘛,隨機太祖藉機提出讓他們多積金帛田產為子孫後代建立永久產業;次日,石守信等人稱自己有病,紛紛要求解除兵權。

    這就是杯酒釋兵權的故事!

    這樣就比較溫和的解決了兵權的事宜,總比兔死狗烹要強。但這也怪不得宋太祖,因為在唐末的五代十國,藩鎮割據,武將權重,這也是吸取了教訓,宋太祖要抑制武將權重,加強皇權,所以兵權還是掌握在自己手裡。

  • 6 # 史匠

    是這樣的,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後是由“三衙”領兵,但這個時候的領兵權已經和之前大不相同了。

    杯酒釋兵權

    事情發生在公元961年。

    趙匡胤晚朝時把北宋掌管禁軍的所有頭領留下襬宴喝酒,禁軍頭領有石守信、王審琦、高懷德、張令鐸、羅彥環等。

    這些人都是陪趙匡胤一起打過來的,關係匪淺,不用講究太多的禮數,宴會上觥籌交錯,暢談往事,於是大家很快便有了醉意。

    於是趙匡胤趁著醉意開始了他早就準備好的大計,他讓侍從退下後說了自己的苦衷,說了自己的難處,說了自己到現在還沒睡過一個安穩覺。

    這下將領們懵了,一夥人面面相覷不知皇上所說何意,一個個大眼瞪小眼。

    趙匡胤本以為假借酒意口吐真言後,昔日的兄弟可以領會自己的意思,奈何對面的人都是大老粗,沒有聽出言外之意。

    於是趙匡胤也只能直說了,一句“你們還不明白嗎?朕這個皇帝的位子,誰不想來坐一坐呢?”平靜的從趙匡胤口中說出。

    這樣的話傳到石守信等人耳中可謂是晴天霹靂,一夥人連忙伏地頓首,倉皇地說道:“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命已定,誰敢再有異心?”

    趙匡胤迴應:“我知道你們不會有異心,但如果你們的部下貪圖富貴,有朝一日把黃袍硬加到你們身上,你們又當如何?恐怕要不得已而為之吧!”

    如此關頭石守信等人急忙跪地不停的扣頭,痛哭流涕的說:“臣等無知,望陛下憐憫,只一條活路吧。”

    於是,趙匡胤便勸說石守信等人放棄兵權,多蓄歌妓舞女,愉悅耳目身心,把酒言歡,頤養天年。

    石守信等人見罷也只能如此,保全性命最為重要。

    釋兵權後也不能無人領兵,於是趙匡胤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1.建立了不同的樞密院制度

    具體為,原長官改為樞密使和樞密副使,他們可以調動全國軍隊,掌管著軍政大權,但是他們不能直接掌握軍隊。

    軍隊則是由“三衙”統領掌管,這裡的“三衙”為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侍衛親軍步軍司。但是他們也沒有調兵和發兵的權利。

    這個制度完美的削弱了原禁軍首領的兵權,使調兵權與領兵權分離,各自獨立,相互制約,也讓皇權更加的鞏固。

    2.內外相維政策

    趙匡胤把軍隊分成兩半,一半放在京城,另一半則調往北宋各地,這樣相互制約則是帝王控制軍隊最好的辦法。

    假如外面的軍隊發生變亂,則京城的軍隊可以制止,反過來也是這樣。

    3.更戍法

    讓軍隊之間定期互相調動,這樣可以使兵不識將,將不識兵,兵無常帥,帥無常師。

    將官再也不能同士兵結合,在士兵中建立自己的聲望,也就再也不能率兵同朝廷皇帝對抗了。

    所以,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後的這一系列措施,完美的鞏固了自己的皇權,防止了“黃袍加身”這一現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普通二本的軟體工程能學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