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諸葛愛吾
-
2 # 松鼠老孫
這個比較挺有意思的。柏拉圖的理型論裡,因為我們所看到的(感覺到的)事物都是不完美的,它們都是理型世界裡的“完美”的投影。理型世界沒有辦法透過感覺去把握,只能透過邏輯去推理。
比如說,我們畫任何三角形,測量它們的內角和,肯定都是有誤差,並不是完美的180度。但是透過,幾何證明我們可以得知,平面上的三角形內角和肯定等於180度。再比如所有的馬彼此之間都是不一樣的,他們都是理型世界“馬”在我們這個世界裡的投影。當然,柏拉圖討論的還都是宏觀存在的物體,也就是我們能夠感覺到的。
在量子世界裡面,有一個東西叫做“全同粒子”,比如把一堆電子混雜在一起,我們是沒有辦法分辨出來究竟哪個是哪個的。量子世界中,你說,一大堆相同的粒子,它們彼此都是“完美的理型”。但是這一點對於宏觀物體是不成立的,比如我們常說,地球上落下的沒有任何一朵雪花是一樣的,因為雪花裡有天文數字的分子,整體結構型別雖然有限,但分子實在太小,所以有此一說。一樣的雪花結構只有我們畫出來,影印出來的那些(其實處於同樣理由也可以所示不一樣的)。
不過,這個“否定”也很有意思,說明日常推測的常識,跟科學探究出來的量子世界真相,依然有很大的差距。哲學家提出了很好的研究命題,不過他們也不希望我們抄襲他們的猜想,被“否定”, 哪怕是像這樣,在意想不到的位置、時代上被否定,我想作為哲學家的柏拉圖會非常高興的。
量子力學不太瞭解,我覺得物質都是自旋的粒子組成的,微觀上才會呈現出波粒二象性。自旋形成磁場,磁場相互作用疊加形成萬有引力等等。。。沒啥依據,不過這樣解釋比較合理,和化學的雜化軌道有些相同,化學上是電子在繞著原子核轉,而我覺得是微觀原子在自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