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885383979656
-
2 # 蝶舞253886925
《呂氏春秋》裡有一段孔子和米飯的典故,講孔子周遊列國,曾因兵荒馬亂,旅途困頓,三餐以野菜果腹,大家已七日沒吃下一粒米飯。
一天,顏回好不容易要到了一些白米煮飯,飯快煮熟時,孔子看到顏回掀起鍋蓋,抓些白飯往嘴裡塞,孔子當時裝作沒看見,也不去責問。
飯煮好後,顏回請孔子進食,孔子假裝若有所思地說:“我剛才夢到祖先來找我,我想把乾淨還沒人吃過的米飯,先拿來祭祖先吧!”
顏回頓時慌張起來說:“不可以的,這鍋飯我已先吃一口了,不可以祭祖先了。”
孔子問:為什麼?
顏回漲紅臉,囁囁地說:“剛才在煮飯時,不小心掉了些染灰在鍋裡,染灰的白飯丟了太可惜,只好抓起來先吃了,我不是故意把飯吃了。”
孔子聽了,恍然大悟,對自己的觀察錯誤,反而愧疚,抱歉地說:“我平常對顏回已最信任,但仍然還會懷疑他,可見我們內心是最難確定穩定的。弟子們大家記下這件事,要了解一個人,還真是不容易啊!”
-
3 # 使用者5240904251260
稻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約公元前一萬兩千年至公元前一萬六千年前的中國湖南,那時的人類便發現並學會種植稻,並使用成熟的稻煮米飯。
1993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在道縣玉蟾巖發現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距今約一萬四千年至一萬八千年。水稻在中國廣為栽種後,逐漸向西傳播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除稱為旱稻的生態型外,水稻都在熱帶、半熱帶和溫帶等地區的沿海平原、潮汐三角洲和河流盆地的淹水地栽培。收穫的稻粒稱為稻穀,有一層外殼,碾磨時常把外殼連同米糠層一起去除,有時再加上一薄層葡萄糖和滑石粉,使米粒有光澤。
-
4 # 覀瓜85585020
在3000多年前,稻是華人的主要糧食,時代約在商朝,當時稻這個字,只有類似“臼”字的字形,後來周朝種稻較為普及了,就加上了如稻穗挺立般的“禾”字。在金文當中,臼的上面加上了“爪”,形如迎風打稻,用手舂米
米飯 水稻,我們日常食用的一種主食 稻穀是亞熱帶地區的原產,中國的河姆渡文化是人類最早的稻穀文化的遺址,可以認為是中國先民最早馴化了稻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