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147460208505

    李光弼和郭子儀兩人同是大唐的名將,據史書記載,李光弼本是契丹人,父親是契丹族的酋長,在歸順唐朝不久後,李光弼的父親便戰死於沙場。俗話說“虎父無犬子”,身為烈士後代的李光弼從軍之後,便得到了大唐名將王忠嗣的器重。王忠嗣經常對別人說:“光弼必居我位。”,意思是說李光弼以後一定能坐上我的位置。而郭子儀則是出身官宦人家,與李光弼相比,郭子儀則屬於大器晚成的型別,直到57歲的郭子儀才做到朔方右兵馬使。從這點來看,李光弼比郭子儀才華更早一些為世人所看重。

    公元755年冬天,安史之亂爆發,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節度使的安祿山夥同史思明以“憂國之危”,“奉皇上密詔討伐楊國忠”為由,在范陽起兵造反。這一場叛亂,可以說是給了李光弼和郭子儀兩人一個得以施展才華的歷史絕佳舞臺。安史之亂爆發後,郭子儀得以上任朔方節度使,同時經過郭子儀的推薦,李光弼也當上了河東節度使,兩人開始獨當一面。

    在叛亂髮生初期,李光弼、郭子儀主要在北方集結各路兵馬,重新部署兵力以收復失地。然後兩人分別奉命與唐肅宗會師靈武,接著兩軍合整,軍隊精英全部由郭子儀帶走,前去收復長安與洛陽。另一方面李光弼則帶領5000弱旅奔赴太原,阻止叛軍西進。

    公元756年4月,李光弼和郭子儀聯手接連在沙河、嘉山等地擊敗叛軍名將史思明,切斷了叛軍前線與范陽老巢的交通線。接著李光弼到太原後,以絕對的劣勢兵力又再度擊敗了史思明,在萬分危急的情況下,保住了大唐的心臟城市太原。郭子儀則一路西進,在各民族的幫助下,郭子儀經過幾番苦戰,最終將失落於安祿山之手的長安與洛陽,重新納回大唐的地圖板塊。從戰績上來看,兩人平分秋色,實在難分伯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25機車怎麼改裝才能把速度提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