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4386716407074

    我是50後,青少年時期經歷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禮,成年後參與了改革開放,退休後成了中人。我們什麼坎都能過,地球離了誰都一樣轉。

  • 2 # 牽住夕陽的手

    我正好是這個年齡段裡的老人,說不愁是假的,說愁也沒有用,只能面對現實。

    在人生走下坡路的時候,最愁的是兒子的婚事和家庭問題。我只有一個獨生子,兒子曾經有過一段短婚未育,因為女方要求太高,我們這個普通人間滿足不了,最後女方提出離婚,婚房他們賣了,錢女方拿走了。

    兒子當時安慰我說,媽,不要計較錢,只要你身體健康就好,錢沒了可以賺,人沒了,啥都沒了。

    其實我也擔心兒子壓力大,所以勸他父親不要生意,保重身體,不要因為身體的原因給兒子添亂,增加兒子的負擔。

    不過,我對兒子的婚姻並不是很擔心,一切隨緣,只是他父親經常唸叨而已。兒子也說不要著急,現在娶個媳婦不是用嘴說的。

    有個很知名的主持人,是女孩,比我兒子還大幾歲,有事業,有房有車,人家都不著急的出嫁,一個男孩子,更不用父母天天操心娶媳婦的事情了。

    至於說到獨生子女父母養老的問題,我確實沒有發過愁,我的想法是,不需要給兒子攢過多的錢,平時想吃想喝,只要身體允許,就該吃吃,該喝喝,儘量爭取將來不給兒子添麻煩。

    我經常給老頭子說,不要為了省錢把身體搞出毛病,最後把錢都送進醫院還保不住命。萬一晚年有了什麼不好醫治的毛病,只要能跑能走,就帶著錢出去旅遊,能走多元走多遠,絕對不會躺在醫院裡,每天掛上吊瓶等死。

    夫妻倆都健在的時候相互扶持著往前走,剩下一個人的時候,自己能動就獨立生活,不能動了進養老院或者自行了之。

    也許我這個人一直是沒心沒肺,所以,別人非常發愁的事情,到我這裡就不是個事。活一天,開心一天。

    老人們不管有什麼發愁的事,天天愁沒用,解決不了實質問題,還不如不愁,開心享受每天的Sunny。

  • 3 # 閱盡嶺南春色

    人到中年的靈活就業人員養老看病的難心事

    改革開的初期,國家還沒有推出社保政策,當時的靈活就業人員,現在人到中晚年養老看病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八十年代起,在華南三省及全國各地都興起個體經商戶,個人便利店及小作坊,包括茶樓、早餐店、五金店、小食店、服裝店、藥店、酒吧、咖啡店、五金、建材店、各種中介、服務公司、私營賣場等等,這一群體或因當初國家沒有出臺社保制度,或因個體的老闆根本不給員工買社保,造成這部分群體晚年出現養老困境。或許全國普遍都存在這樣的問題,即在中國城鎮,改革開放初期60~70出生的靈活就業群體,因上述原因普遍都沒有社保,當下又沒有能力承擔20%的全額社保購買能力,國家近期出臺的只能享受三年期的40.50的社保補貼政策,也無法解決這部分群體在城市的晚年養老看病困境,急需社會和國家的幫助。

    希望國家出臺相關幫扶政策,讓上述群體購買社保時個人只負擔8%,國家幫扶12%(如果個人必須全額繳費的話,請將個人20%的繳費全部打入到個人賬戶),允許個人繳費一次性支付到退休年齡。

    這或許是最後一塊被遺忘的角落,希望國家能夠儘快做出調整,讓城鎮這部分已經步入中老年的弱勢群體沒有養老的憂慮。

    期待 敬禮!

  • 4 # 神林木草園

    50~60後的老人現在最發愁的是什麼呢?50後現在基本都退休了,年齡最大的都將近70歲了;60後剛剛邁上了退休年齡,大部分還在工作崗位。不同年齡的人,發愁的東西都不同吧。有兩件事情,可能是50後,60後,共同關心和發愁的。一件是如何保證退休之後的生活質量,身體健康。第2件就是子女的婚姻大事,以及抱孫子孫女的問題。

    退休後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如何保證?

    對於有錢人來說,由於年輕的時候,或者是說在退休之前,抓住了機會,通過自己的努力,積累了巨大的財富。有了物質基礎做保障,在生活起居各方面就不用擔心了,他們可以請保姆,親戚朋友也派得上用場。但是在精神健康,幸福快樂方面,還是需要思考一下,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也許可以拿錢來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幫助一切需要幫助的人。

    對於從政府部門有權利的機構退下來的人來說,他們也有著鉅額的養老金,退休之後的生活起居應該也不成問題。這些人可能文化層次還比較高,有自己的愛好和雅興,生活豐富多彩。有些人會發揮餘熱,被有些單位返聘,作為一個顧問的角色,參與企業的會議,輔助決策,用自己的經驗創造價值。

    對普通老百姓工薪階層來說,退休之後,就只能依靠少量的養老金,沒準還需要從事一些較輕體力勞動的工作。對於沒有交養老金保險的,特別是農村的一些人來說,如果之前的積蓄不多,那可能就要依靠子女來撫養,退休的生活質量就不敢保證了。

    身體健康都是大家共同關注的,加強運動鍛鍊,在醫生的協助下調養身體。

    子女的婚姻大事以及抱孫子孫女的問題。

    富人或者有權人士,他們子女的婚姻大事可能好解決一點,畢竟有物質基礎嘛,而且也有人脈和關係網,朋友多,可以互相張羅,沒準就門當戶對。剩男的情況基本不會出現,剩女的問題有可能,畢竟人家太優秀了嘛,也不甘心低就。

    普通老百姓工薪階層,這問題就可能比較嚴重了,男的娶不回,現在結婚成本多高啊?不僅需要有房有車,還要高富帥,社會就是這麼現實。女的嫁不出,這問題都不是很嚴重,只要要求不過分高,不難找到合適的物件。

    總的來說,發愁也沒有用。最主要的就是要面對現實,調整好心態,該放下的就放下,該做什麼就做什麼,該快樂就快樂,遵從內心,老有所養,老有所樂,過一個幸福快樂的晚年,這是50~60後共同的願望。

  • 5 # 遊牧的耕夫

    發啥愁呀?有資格發愁嗎?上有老下有小,說是可以含飴弄孫的年齡,可老爺子老母親往那一站,誰還敢充老啊?

    不還是老老實實的看老爹老媽,還得送孫子、孫女、或外孫和外孫女,這還是正常的,命不好的話整個“惡兒媳“,這苦可就大了去了,還沒地訴苦只好夜深人靜了,老倆口子搗鼓兩句還不敢大聲聲。。。

    這50、60後出生的人,真的不寫小說都可惜出生在這個五、六十年代。這幾十年你說經歷了多少事情啊?真的,明明活明白了,還得裝著不明白。不然誰得老了老了妻離子散,真的。今天,我聽了一個老六0後玩吉它的,彈的是李宗盛的《愛的代價》,曲子剛過門,他一張口: 還記得年少的夢嗎?它像一枝凋零的花。。。淚嘩啦從他飽經風霜的老臉上流了出來,哽咽著唱不下去了。這得經歷了多少磨難,才能體會到歌詞的含義啊?

    所以,不說了,我們真的沒有資格說的。這年齡的人除了各別學習好的,當了公務員或一些部門領導,但大部分人都是下崗或轉崗職工,有什麼資格敢想自己老了怎麼辦呢?活一天算一天吧,能健康快樂的過一天,那就是最開心的事。

  • 6 # 卿士

    今年64了,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生人。回首走過了的60多年,彈指一揮間,人生就是這樣不經意過去了一大半。兩年前的同學會上,我說往後看還能有10年、20年嗎?退休前服務於央企,退休後的工資還好和在職的差異不算太大,因此為精神的滿足提供了支撐。工作了一輩子可以找點自己喜歡的事兒去做,老年大學學攝影融合於大自然、堆積些文字尋找些以前以後的情感、幫助社群做點事奉獻點個人存在的價值。這不兩年前曾經的同事拉著我去他的單位幫忙,是個新成立不久的央企。退休反聘,這下子又找回了職場感覺。不過這種感覺要比原來的要好,有一種能夠可以支配自己的感覺。更關鍵的是人雖老,但並沒有被社會遺棄。

    說起孩子,我的養育觀念是:力所能及讓他受到相對好的教育,留一座銀山金山,不如給他立世的能力。我那個是兒子,在一家民營企業服務,已成家生子,現在仍在為立業奔波於海外。不過使我寬慰是,這家企業是中國華為。兒孫自有兒孫福,路由他們走吧。我們老了,誰都要經歷今天,誰都得走向明天,這輩子大多數人過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有苦有甜。送走了父母,育成了孩子,對國家也盡了微薄之力,這輩子已是輕鬆一身,能還走多遠、還能走到哪兒,真的是無所謂了。

  • 7 # 楊寧

    看到這篇文章我想談談我的57歲生活。我是2018年從政府機關退休的,退休後馬上幫女兒帶小孩直到現在,從上班的忙碌轉上生活鎖事的忙碌,根本就沒時間去思考以後怎麼辦的問題,上班時早上六點半起床散步鍛練身體,現在還是六點半起床,煮水,掃地,準備小孩上幼兒園書包裡的衣服水壺,然後開車來回三十分鐘左右送小孩上幼兒園。年輕人也上班去了。回來後自己搞早餐吃,吃完買菜,回來整理好後,自己開始寫字,畫畫,用時大約一小時三十分左右,就到十二點,時間很緊張,馬上又要做午餐了,吃完後中午一點左右睡午覺,二點半起床,寫字到四點,四點二十分左右開車去接小孩,回來差不多五點了,開始準備晚餐,就這樣等年輕人回來吃完晚餐後就己經差不多八點了,出去散步一小時,回來九點,寫字到十點半結束,沖涼睡覺,睡覺前瀏覽一下新聞,十一點準時睡覺,一個老母親在同一個城市跟哥嫂生活,每個星期六或星期天陪一天,我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從來沒有恐慌過。我覺得我們這個年齡,應該調整心態,因為很多東西是自己的能力不能控制的,比如衰老,這是自然規律,比如養老,現在國家富起來了,養老環境肯定越來越好,社會福利也會越來越好,這個我是完全相信的。等到自己年齡大不能幫孩子了,自己就去養老院,跟老年朋友一起聊天生活看書寫字珍惜歲月留給我們不多的寶貴時間過好每一天。也許大家會認為我是體制內退休的,退休工資肯定高,當然心態不一樣,其實我是山區縣級退休的,也就幾千元退休工資,但我總是覺得不要過多去擔心以後該怎麼過,活好當下就行,不念過去不畏將來,任何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沒有人會幫助你。尤其是精神生活,只有靠自己將內心調整為平靜安穩的節奏,淡然地渡過餘生。

  • 8 # 於非魚知魚樂

    我是60後末的,還談不上老人,也過知天命之年。要說最發愁就是兒子的工作,我們一家三口意見不一致。

    他已經大學畢業兩年了,學的汽車外形設計專業,目前在一上市車企作汽車內飾設計。

    目前中國產汽車主自主創新度不高,造成對設計重視不夠,再加上現在的汽車工業也在由高峰期往下坡路走,效益不容樂觀,個人待遇自然好不到哪去,所以,我是極力反對孩子走美術之路,一來這個專業主要靠天賦,藝術細胞少了,缺乏靈感,後天培養難度極大;二來,實用美術專業的就業範圍較窄,選擇空間不大。要改變現狀,就需往北上廣靠攏,目前的經驗水平似乎也難以立足,兒子打算再歷練幾年,積累些經驗再跳槽不遲。

    我老婆則極力主張兒子由異地上班回老家,拋棄現在的對口專業再就業(老家無汽車工業),只要努力,幹什麼都成;還有一點考慮,就是趁父母還沒退休,積累的人脈和單位的某些優勢資源,給兒子尋摸份工作。這倒是個很現實的問題。要不,人走茶涼,恐怕得走不少冤枉路。

    有時想想,兒孫自有兒孫福,不去操心也好,樂得清閒。然而,也就是嘴上說說 ,又有多少父母心裡真的放下了對子女的掛念呢?

  • 9 # 白圭圭

    最關心的應該是如何繼續奮鬥,如何充實生活的問題。

    最關心的是等死,還是在奮鬥中去死。

    最關心的是如何有個充實的生活和快樂的情緒。

    我經常看到50多歲的人,常常盼著退休。

    看著回到家裡。

    可是一旦退了休,回到家裡裡。

    沒有幾年的時間,好像老了很多。

    我常常在想,如果我也是這樣活下去。

    還有什麼價值?

    我今年也56了。

    但我的心中還有夢想,還想幹到八十六。

    其實掙不掙錢都無所謂?

    最重要的是過得充實而有樂趣。

    人只有工作不斷的充實,自己才會年輕。

    才會讓自己的生活充滿了活力和精彩。

    當你無所事事時。

    那怕你不愁吃不愁穿,也非常的無聊和空虛。

    當你幹到自己有興趣乾的事情時。

    那怕就是沒有很好的收入,也會非常的興致勃勃,而充滿了活力。

    我每天寫5000字到6000字。

    給兩天讀一本書。

    我感覺到我的生活很充實。

    因為我找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雖然我的書現在還沒有出版。

    但我相信只要我持之以恆地堅持寫下去。

    一定會出版。

    人生的旅途就像逆水行舟一樣。

    不進則退。

    人的快樂來自於你的工作和熱情。

  • 10 # 驕然

    我是一位60後,我來和大家談談這個問題,首先我結婚比較晚,我也沒有孩子,所以對於我來說,最發愁的事,就是等我老的那一天誰來照顧我呢?

    可能是沒有孩子的原因吧,我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非常喜歡,都說事與願違,在這方面我是真正體會到了,有孩子的為養孩子犯愁,沒孩子的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喜歡,人世間真的是很難兩全其美。

    應該說人年輕的時候有沒有孩子都無所謂,但是一想到將來人老的時候孤苦伶仃,確實有些很失落,我也不知道將來會怎麼樣,但事已至此,我也沒有辦法,我只能希望,將來好人能一生平安吧!

    嗯,我曾寫過一首小詩——老來難,下面把它貼到這裡,算是我回答的一個內容吧

    老來難,老來難,直麵人生何以談 ,前世悠悠,後世悠悠,幾度風光盡,蹣跚病榻前,昏花無奈與誰言,悲栽,飄搖過殘年。

    生亦難,活亦難,生活既品人間寒,風華已去,疏情慰冷暖,嗚呼,望天地,幾多寢食安,夜守孤燈伴月眠,誰知否,己心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身為處女值得驕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