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印象

    前言:宋代經濟是古代歷史最為繁榮的朝代之一,宋代海外貿易繁榮、百姓臨巷制貿易制度、因地緣政治向遼金獻供、頻繁不斷的國內農民起義共同作用,促進了兩宋時期貨幣的鑄造與流通。

    兩宋時期貨幣種類極其複雜,有各型別銅幣、鐵幣、白銀、黃金以及紙幣等幣種在社會流通,貨幣的發行數量是歷朝之最,貨幣種類的盛行雖然顯示了宋朝經濟的旺盛,但政府濫發濫用,也造成了商品的通貨膨脹,貨幣貶值嚴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則是銅幣價值不如銅金屬本身的價值,百姓紛紛熔銅製作成器物,下面對這些貨幣逐一進行分析。

    銅鐵幣

    宋代不但鑄造的銅幣數量巨大,而且種類繁多,北宋以銅幣為主,南宋以鐵幣為主。宋代鑄錢刻有“年號”,兩宋皇帝共有50多個年號,共鑄48種“年號錢”,如,“淳化”、“紹興”等;

    其次,幣值種類也較多,分“小平”、“折二”、“當三”等十餘種面值。

    宋朝鑄幣中還盛行一種“對錢”,即主錢和副錢可以配對。主錢主要使用篆體書寫;而副錢則形勢隨意,既有皇帝的“御書體”,也有用蘇軾、司馬光等所寫的 “書法體”。

    由於統治者大量發行貨幣,市場商品通貨膨脹嚴重,造成銅錢價值低於銅金屬本身,百姓曾大量使用銅錢鑄造生活用品。為阻止百姓毀錢行為,統治者採取了嚴厲的措施加以制止。

    據《食貨志》記載,“毀銅錢鑄銅器,視同法計加其罪, 錢千為首者抵死。”雖然刑法嚴重,但由於貨幣通貨膨脹嚴重,這一行為屢禁不止。

    交子

    由於鑄幣質量較重,宋通貨膨脹嚴重,購買商品需要攜帶大量貨幣,造成攜帶困難,這種情況下北宋仁宗元年開始發行紙幣——“交子”,這也是世界上公認的發行最早的紙幣。

    交子最初四川對家富商聯合發行,後被政府成立的“交子務接辦”所管理,正式作為政府承認的貨幣在民間流通。最初,面值有“五貫”、“十貫”兩種,後來改為“一貫”、“五百文”。

    交子的發行雖然極大的方便了百姓交易,但並沒有減輕通貨膨脹的影響,反而進一步加速了通貨膨脹。

    白銀、黃金

    白銀和黃金自古便有金錢屬性,但宋朝時期民間使用黃金作為貨幣流通較為少見,但使用白銀進行貿易來往是很普遍的。

    公元1004年,宋政府曾與遼朝訂立“澶淵之盟”,規定宋每年向遼進貢絹二十萬匹,白銀十萬兩。因此,宋政府曾大量鑄造金銀錢,主要用於向遼國進貢。

    結語

    宋朝時期由於內憂外患的影響,不斷對國內外用兵,以及向遼、金過進貢造成宋政府財政虧空,不得不大量發行貨幣,造成貨幣貶值越來越嚴重。

    宋政府採用金錢貶值的方法彌補國庫虧空,挽救財政危機,混亂的貨幣政策卻也成為大宋滅亡的又一重要因素。

  • 2 # 看不見的角落

    古代銅錢的發行一直就是個爛攤子,到晚清都沒能真正解決。宋代還沒有確定銀本位,貨幣長期處於混亂中。

    即便是當代最富有經濟學知識的人到古代去,看到銅錢發行的亂況,一定會氣的休克過去。

    首先,銅錢的價值基本來自於其本身的貴金屬價值。所以在銅錢鑄造的時候,比例、面值、重量都有嚴格的規定。最理想的狀態,是銅錢本身的價值等於官方法定的購買力。但實際上,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當銅錢本身的價值低於官方法定購買力時(例如成色、重量不足,抑或是鑄造大錢),市面上分分鐘就會出現大量的私鑄幣。當銅錢的本身的價值高於官方法定購買力時候,也就是題主所說的銅錢購買力不如其本身作為銅的價值時,民間馬上就會自主抬高銅錢的購買力,或者毀錢練銅,鉸銅邊(把錢上的銅刮下來)。

    然而,銅錢的價值受到多方面的影響。比如說當年銅礦的開採,鑄造的數量(政府常常會回收舊錢以及鑄造新錢),銅錢制度的變更(鑄造比例,重量),以及民間貨幣的流通情況。

    銅錢價值的高低,基本就是看臉,封建王朝根本就沒辦法實行管控。不要說全國,就是各個地區之間,價值也是完全不一樣的。明清時期確立了銀本位,中央和地方政府當年最終結算的時候可以透過白銀對銅錢的比值進行一定程度的調控。與之相比,宋朝要無力的多。

    比如說在《宋史》中,提到銅錢時往往會有兩個單位。一個是貫,一個是緡。很多人印象裡,這兩個單位都是一樣的,指1000錢。可事實並非如此,一貫錢的數量真的很混亂,各個地方到底是多少很難說清楚。緡就不一樣,實打實的,就是指1000文。

    兩宋,貨幣長時期處於外流中。歲幣是一方面,另外他的鑄幣技術太高了。周圍一圈大大小小的國家,用的全是宋朝鑄造的貨幣,流通就更不受控制了。所以宋朝的貨幣中,有發行數量巨大的鐵錢作為補充。如禁軍發放福利時,會帶著大量的小鐵錢。

    銅錢,肯定是要有的,幾千年來都不能例外。不過兩宋的銅錢質量確實是越來越差,面額越來越大。金屬貨幣尚且如此,缺乏信用保證的紙幣更不用談了。折一,折二瞭解一下,那面值真的就是紙上寫寫的。

    恕我直言,賺錢的買賣總會有人鋌而走險去做的。宋朝管控銅錢的方法我真的不甚明確,就用清朝的來說說吧。

    1.對金屬礦藏嚴格管理,地方政府都沒權開採。同時嚴格執行朝廷所規定的鑄錢數量,有差錯就問責所屬地區的鑄幣局。

    2.禁止破壞貨幣,鑄造假幣,對百姓家裡的銅數量實行管控(銅器不允許超過五斤)。

    3.各地對銅的運輸實行管控,防止“竄貨”。

    實行方法當然一刀切,只要牽扯到就必然是殺頭、流放,不嚴無以明禁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酒能摻著果汁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