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巨人老師

    你認為你現在的思維被禁錮,有枷鎖,說明你現在的思維無法解決你現在的問題,最快的方式是升維。把你的思維提升至更高的高度就可以解決你現在的問題。

    螞蟻是二維生物,他看不見來自於人類三維的攻擊,所以它死了,但是兔子是三維動物,所以它可以躲避三維狼的攻擊,所以兔子活下來了。更高的維度就可以解決低維度解決不了的問題。思維亦是如此,所以打破思維枷鎖的最有效方式就是提升你的思維高度。

    下面簡單介紹幾種提升思維高度的方法:

    1.多問為什麼,能找到背後的原因。

    針對小孩子喜歡和小雞一起玩,怎麼說都不肯聽,打都不管用。如果去追問一下小孩為什麼喜歡跟雞一些玩,是不是能找到背後的原因?

    對自己的覆盤和反思時,也可以問為什麼,像是另外一個人在旁邊問,一個人在旁邊答。通過不斷地追問為什麼,問出真正的原因,找到原因就找到了方向。

    2.類推的思維

    類推思維最大的特點是使用抽象思維去找相同點,找到相同點後,激發自己的創意再去做實際產品,這樣就能做到神似。

    舉個不太恰當地例子:培訓和演講有什麼共同點,都需要控場、與人互動並傳達你的觀點。所以,學會演講就可以做培訓?基本上是的。

    學習不同的思維,能讓自己站在一個更高的高度,覺察自己的思維盲區。

    3.總結

    所以,經常問為什麼,找到問題的答案。使用類推,練習抽象思維,讓自己的產生新的創意。

    勞心治人,勞力者治於人。

    多思考,多練習。

  • 2 # 高校科幻

    彼得·考夫曼在《窮查理寶典》中這樣寫道:投資界大拿查理·芒格思考問題總是從逆向開始。例如,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得到幸福,他首先研究人生如何變得痛苦;大部分人最關心的是為什麼在股市投資上成功,他最關心為什麼在股市投資上會失敗。他漫長的一生中,持續不斷地收集研究人類失敗著名案例,並列出正確決策的清單,這使他在人生,事業的決策上幾乎從不犯重大錯誤。

    芒格本人也曾說過:我只想知道將來我會死在什麼地方,這樣我就不會去那了。

    這些描述都反映了芒格這位大師具有一個異於常人的思維習慣——逆向思維。大師利用逆向思維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我們普通人也可巧用逆向思維打破思維枷鎖,使局面豁然開朗。那麼該如何巧用逆向思維呢?

    證偽思維

    想要用好逆向思維,你需要先從掌握「證偽思維」開始。證偽思維的中心是:「真」不能被證明,只有「偽」可以被證明,這個思想的源頭來自哲學家卡爾·波普爾。

    可證偽的意思是可以被推翻,可以被證明是錯誤的。什麼叫具有可證偽性呢?舉個例子:一個理論說「世界上所有的綿羊都是白色的」,那麼當你在客觀世界裡觀察到一個黑綿羊存在,這個理論就被推翻了,那麼我們說「所有綿羊都是白色的」這個理論具有可證偽性,即這個理論存在能夠被推翻的可能。再多的白羊也不能證明所有的羊都是白的,而只要一隻黑羊就能證明「所有的羊都是白的」這個理論是錯的。再抽象一點:再多的正面例子也無法證明觀點,只要一個反例就能推翻觀點,那麼那個觀點就具有可證偽性!(不過被推翻並不意味著理論完全錯誤,通常是需要修正,科學不是完美,是無限逼近。)

    為了加深理解,現在從反面想一下,什麼是不可證偽呢?卡爾·薩根的在《龍喻》(The Demon-Haunted World)中的一個例子很好地解釋了這個概念:有人說「一條龍在車庫中」,你好奇去看,結果車庫除了舊車什麼也沒有。你問龍呢,他說龍是會隱身的的,無法肉眼看到;你說那我們用粉末撒在地板上看看有無龍爪的痕跡,他說龍是懸浮空中的;然後你建議用紅外線感測器探測肉眼看不見的火焰,他說這個火焰同時是沒有溫度的……就這樣一直下去,你所有物理探測的建議他都能用一個特別的解釋反駁你,告訴你為什麼你的建議行不通。這就是不可證偽,不可證偽就是將否定無限合理化。

    回到主題逆向思維,我們已經可以看到,證偽思維是一定會使用逆向思維的!證偽過程兩步走,第一步找反例,如白羊的反例是黑羊(也可以是紅羊綠羊,這裡就拿黑羊代替非白羊),第二步是要去證明反例是存在的,如在現實世界裡觀察到了一隻黑羊。可以看到,第一步找反例就是最地道的逆向思維,也是普通人需要向大師學習的地方。

    就像基思·斯坦諾維奇在《超越智商》中提到的這句話一樣:人們天然的思維傾向是尋找證實假設的證據,而非證偽的證據。

    備擇假設項

    想要進一步瞭解逆向思維,就不得不談談貝葉斯定理中的「備擇假設項」(alternative hypothesis),因為它也是如何巧用逆向思維的關鍵。貝葉斯定理的二中擇一形式中,充分說明了貝葉斯定理是一個由結果推導原因,由已知倒推未知的過程。由 P(~B),P(B),P(A|B),P(A|~B) 四項能夠匯出 P(B|A),其中 P(A|~B) 通常表示「備擇假設導致結果 A 出現的概率」,此項是正常思維容易忽視的一項,它往往表示大腦忽視的反例。( A 是結果,是收集到的一套有關假設的資料。B 是焦點假設,~B 是備擇假設。)

    如果數學公式看不太懂,不用急,舉一個例子你就明白了:假設某種疾病在所有人群中的感染率是 0.1%,醫院現有的技術對於該疾病檢測準確率為 99%(即已知患病情況下, 99% 的可能性可以檢查出陽性;正常人 99% 的可能性檢查為正常),如果從人群中隨機抽一個人去檢測,醫院給出的檢測結果為陽性,那麼這個人實際得病的概率是多少?

    例子中,隨機抽取的那個人的監測結果呈陽性,備擇假設為「不患病(由於儀器誤差)導致結果也呈現陽性。」

    若沒有概率思維,不考慮貝葉斯定理的備擇假設,那麼會得出十分錯誤的答案,覺得都呈現陽性了,那麼患病概率怎麼也要 90% 以上吧?然而實際的情況是:即使被醫院檢測為陽性,實際患病的概率也還不到 10%,有很大可能是假陽性,往往需要複檢來確定是否真的患病。

    從貝葉斯定理中,我們學會了另一個巧用逆向思維的關鍵——要想到備擇假設,也就是反例;同時也要想到基礎概率,訓練概率思維。

    刻意練習

    我從 8 月份開始一邊讀書一邊反思自己。讀書與反思過程突然讓我意識到:我從來都是正向思考,從來沒有逆向思考,不曾考慮過如「失去」、「損失」等反面詞彙。意識到這一點後,我開始刻意練習逆向思考,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自己思考事情變得更深刻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20年如何輕資產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