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有魔氣歷史

    非洲是一片古老的大陸,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遼闊土地上,生活著眾多黑人族群和部落。然而進入近代以來,南非逐漸形成了一個白人新興民族,被稱作為布林人。

    布林人的出現最早可以追溯到15世紀晚期,那時正是地理大發現初期、大航海探險的活躍期。此後伴隨著荷蘭的東印度公司在開普敦周圍的殖民統治和法國宗教戰爭的影響,眾多荷蘭和法國胡格諾派新教徒遷往南非並逐漸形成農場經濟,逐漸融合成為一個新的族群。

    “布林”意指農民、農場主的意思,代表了這個新民族的社會結構特徵和職業分佈。然而好景不長,法國大革命的爆發之後,荷蘭本土於1795年被法國佔領,而英國也乘機出動艦隊擊敗開普敦周邊的荷蘭民兵武裝,佔領了這片荷蘭殖民地。

    拿破崙當政期間,英國曾短暫交還此地給荷蘭。但當拿破崙失敗之後,又一次佔據開普敦殖民地並開始限制布林人的農場經濟。1834年,英華人頒佈條例廢除奴隸制,對以奴隸農場經濟為主業的布林人造成極大衝擊。為了躲避英華人的政策高壓,布林人離開開普敦殖民地,深入南非內陸遷徙,並於1840年擊敗祖魯人,建立了納塔利亞共和國。

    此時的大英帝國如日中天,正處於日不落時代的巔峰,制定了透過南方南非和北部埃及兩個方向,將英國在非洲殖民地南北打通的殖民政策。於是尾隨布林人的腳步,英華人又一次滅亡了布林人的政權,迫使布林人再次遷徙,並於1849年建立了南非共和國。

    布林人的南非共和國與英國保持了相互承認的對等關係,但由於對非洲南部土著祖魯人的欺壓,布林人的南非共和國面臨長期嚴峻的武裝衝突,財政出現嚴重危急。農場經濟的侷限性和優良土地被英國侵佔的現實,使得布林人在20多年後無奈的接受了英華人的要求,併入了英國殖民地。

    雖然雙方達成了協議最終合併在一起,但布林人和英華人不論是經濟模式、文化習俗還是政治形態等方面均存在巨大差異,所以布林人的離心力依舊十分強烈。1880年12月,布林人市民群體和英國駐軍發生衝突,布林人的民兵組織隨即伏擊了英國援軍,第一次布林戰爭爆發。

    當時的大英帝國勢力遍佈全球,而布林人只是一個剛剛形成的少數人口族群。但布龍克霍斯特幹河戰役中,英軍的247人中有77人陣亡、157人受傷,布林民兵卻僅有2人死亡、4人受傷,一時間布林人士氣大振。

    次年1月,英軍進一步派遣增援部隊前往德蘭士瓦,總數千餘人。然而在納塔爾與德蘭士瓦邊境的朗峽受到了受到布林民兵方面茹貝爾將軍的阻擊。此戰中英軍有93人被打死、133人受傷、54人被俘,帶隊的英軍司令科利將軍被擊斃。而布林民兵方面僅有1人陣亡、5人受傷。

    迫不得已,英國和布林人簽署了停戰協議,後又補籤《比勒陀利亞協定》。在此協定中規定了布林人控制的德蘭士瓦具有自治地位,但英國同時控制德蘭士瓦的對外關係和戰時借道的權益。第一次布林戰爭之後,雖然有一個大體妥當的結局,但大英帝國卻已淪為歐洲列強嘲諷的標靶,尤其被以強軍崛起的德國所輕視。

    當時布林人主要控制德蘭士瓦和奧蘭治兩個地區。其中奧蘭治河地區於1867年第一次布林戰爭之前就已經發現了鑽石,而1884年,德蘭士瓦又發現了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威特沃特斯蘭德金礦。礦產資源和稅收利潤的增長,促使布林人的經濟突飛猛進,同時也加劇了與英國之間的摩擦。英華人在對財富的覬覦和對戰敗的不甘下,又一次於1899年發動了第二次布林戰爭。

    在第二次布林戰爭中,英華人不論是兵力人數還是武器裝備都佔據優勢。但在戰爭的前期,英軍對布林軍隊的戰損比例依舊處於一邊倒的情況。英軍損失慘重,但布林人卻似乎並未損失多少人馬,如此慘敗讓世界大跌眼界,也動搖了大英帝國的政治地位。

    為了徹底拿下南非,英國在本土緊急徵兵,部署在南非打擊布林人的部隊一度高達40多萬人,並且開始採取各種殘酷手段並執行了三光政策,在南非建立數不清的集中營來關押布林人的平民婦孺和兒童。

    最終由於寡不敵眾,整個德蘭士瓦和奧蘭治均被英國吞併。然而此戰對大英帝國造成了沉重的打擊。經濟層面,英軍在南非消耗了大約2億2千萬英鎊的軍費,國庫積蓄被揮霍一空;政治層面,西方世界發起了同情和聲援布林人的運動,在荷蘭和比利時甚至組建了眾多民間團體向布林人券贈戰時流動醫院和醫療裝置。同時有來自荷、比、德、法、美、俄、愛爾蘭、義大利以及斯堪的納維亞國家的上千名人,作為志願兵遠渡重洋與布林人並肩作戰。這造成大英帝國的國家形象在西方一落千丈。

    布林戰爭不僅重塑了大英帝國、重塑了整個國際地緣政治,同時也是世界外交史、政治史和軍事史的重大轉折點。在戰爭中,布林人廣泛運用現代游擊戰術,並因此促使英軍不得不將先前一直身著的鮮豔紅色軍服改為隱匿色軍服。面對英軍的大兵壓境而不得不執行的全民皆兵政策在後來被二戰中的德國、瑞士和戰後以色列等國廣泛借鑑,並樹立了總體戰和全民皆兵的思想。英軍為了對付布林人全民皆兵的情況而執行殘酷的重壓政策,所出爐的焦土政策、集中營和三光政策,後來被納粹德國和日本法西斯所借鑑。同時也正是在布林戰爭中,誕生了諸如野戰電話、探照燈等諸多戰爭工具。

    二戰之後,布林人再次主導了南非的政治格局,並於1961年退出了英聯邦。然而雖然大英帝國殖民者存在諸多暴行,布林人同樣劣跡般般。由於對農奴莊園經濟的依賴和奴隸制文化的影響,布林人具有強烈的種族主義傾向,並從1948年開始就正式實行種族隔離制度,直至1994年南非舉行多種族大選後,布林人的政權才宣告結束。

    時至今日,布林人這一稱呼因為存在強烈的種族主義關聯,已經很少被使用了。留存在南非的布林人,如今的正式稱呼已經演變為依據其語言命名的阿非利卡人。至於英國,在經歷了戰後民族獨立風暴之後,早已不復當年的氣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酒店審計流程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