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山月3
-
2 # 海右成子
趵突泉有著“天下第一泉”的美譽,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趵突泉的近況代表著濟南泉群整體的狀況。
泉水的噴湧情況受三個因素干擾和影響。
第一,也是最主要的,是年景中雨水量,沒有水,一切談不上。
第二,各種建設使得土地硬化影響雨水下滲參與成為地下水,以及天然溼地系統的人為破壞導致雨水滲入點減少。現在除了廣袤的山地以外,沒有哪個稍微平一點的地方不被水泥或瀝青覆蓋。地上雨水被倒入排水系統白白流掉了,這使得地下水的形成大大減少。過去農村地區的溼地、水塘處處可見,現在除了天然河流仍然存在以外,能被佔用的土地全部被徵用來耕種或建設,很多水塘被人為填平,大大幹擾了天然補水功能。這種為了經濟利益而大舉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我估計現在的農村地區能有所認識就不錯了,這是一個可悲的客觀事實。
第三,濟南市政規劃的“近視眼”。濟南並不是由熱愛濟南、熱愛泉水的人來領導建設的。一批批的領導們為了眼前的利益不顧長久發展,不顧濟南地質條件、文化特色做出的只重經濟效益、不重社會效益的錯誤而沒有遠見的規劃大大影響了泉水的噴湧。舉兩個事例說明。
第1,不能深刻把握經濟中心,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等各種功能、位置重疊,相互矛盾,相互打架的問題。結果讓各種中心扭成一團,一股腦的放在了市中心。這勢必帶來市中心大舉基建。而市中心恰恰是泉群集中的地質淺表裂縫所在。過分的基建導致淺表水脈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第2,就是令我作為濟南人引以為恥的毫無遠見的規劃。交通,作為城市發展的最佳利器,應該作為城市發展的首要規劃物件。交通是發展的先導基礎,這個問題並不能時刻保持與時俱進,如果不打出相當的提前量,日後的發展將受到很大的牽制和阻礙。根據經濟發展需要隨時增加道路是行不通的。濟南犯了一個嚴重滯後的規劃錯誤——軌道交通的設計。濟南的地理環境特點是南北狹窄、東西狹長。早就應該根據東西狹長的這個特點著重規劃擔負東西線城際往來的公路和鐵路建設。結果在這個問題上嚴重滯後於全國普遍發展水平,導致後來的補救措施只能是把現有道路加寬。道路加寬,增加的道路車輛容積能力遠遠落後於車輛的增加數量,無法從根本上解決交通擁堵的問題,這讓濟南被牢牢釘在了“中國第一堵”的標籤上。中國第一堵恐怕就是世界第一堵了。
隨著近年來房地產業的發展,導致地面建設成本逐年累高,直到現在高不可攀,致使地面軌道交通的設計只能成為構想。而為了解決交通問題又不得不規劃軌道交通。在被逼無奈的情況下,為了繞開地面建設拆遷補償的高不見頂的鉅額債務成本,採用了建設成本遠高出地面軌道幾倍費用的地鐵方案。而為了真正解決市內交通困境,就必須讓地鐵線路穿行市裡。而穿行市裡又勢必加劇淺表地質形態的破壞,進而影響泉水的噴湧。
其實這些個規劃上的問題是全國的通病,這是體制問題,只是濟南官僚作風慎重,此結尤為嚴重而已。積重難返,短時難以解決。不過還是要給政府以信心,但問題是很多問題一旦發生就無法解決,便可能成為永久的痛。就像濟南拆掉了曾經文明世界的號稱“遠東第一站”濟南老火車站。這件事便成為了濟南市民心中永遠的痛,是濟南建設史上的恥辱!也許濟南地鐵貫通之時就是趵突泉停噴之日。我真不希望看到這一天的到來。因為歷史是無法回頭的。
我希望未來參與濟南的建設者們,把濟南當做你們的家,投入你們對家庭的感情。熱愛濟南才能建設好濟南。熱愛泉城,熱愛泉水,才能讓泉水成為濟南人民永遠的驕傲。
回覆列表
人們在誇耀趵突泉水湧若輪,波濤聲震這一天下奇觀時不免缺少了些地理常識。其實濟南的泉水是地理結構造成了,南、北地勢高,城區坐落在中間凹地位置上,每當南部山區雨量豐沛年份,水滲地下,即可現眾泉噴湧之景觀。當泉水旺盛年份,很大成份要感謝老天爺的眷顧,上蒼的恩賜,保有這一天下奇觀。每當枯水期,趵突泉及其它群泉即面臨乾涸之狀,儘管人工干預多年來節水保泉,禁止地下開採,但仍是收效甚微。其實這僅是一自然現象,還是要順其自然好一點。老天不下雨,一切說辭都是徒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