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9紫氣東來

    這道題不是科學家經常解釋話題嗎?隨著時間的推移年平均氣溫不斷的升高,冰山逐漸融化,水位不斷上升,這是大自然的變化,科學家早在若干年前就早己預測到的事,否則某島國千方百計侵犯中國謀求曬身之地呢?

    水位的不斷上升,島國的地域面就會越來越小,一碰上海嘯,颱風很是危機四伏。

    普通老百姓也有感覺,現在冬天沒有過去冷,我們小時能在冰上一齊玩,冰很結實,現在就不行了,以前沒自來水,冬天到河裡淘米洗菜,都得拿大錘砸,很費勁的才砸出個洞來,現在基本滿河結凍都少了,有也是薄得很,當然要看在哪個省份,我們是江蘇蘇中地區的,中國的北方的冬天還是冷的。

    總之海平面增高應是冰山融化造成的。夏商周的記載也可能是曲部地區,哪有現在的科學發達,單說交通問題,南極到北極,沒相當科學的測量儀,未必就準確,也只能大體估計,也到不了哪種地方,而氣候變化極大,不是現代破冰船,直升機,古代沒有這種裝置的,大概就這樣吧!

  • 2 # 縹緲峰下一粒沙

    當時地質活動誰知道呢?

    說沒有海平面上升,是有人去量過嗎?

    大禹治水而後出現夏朝,中國曆朝歷代都在治水,你說海平面沒有上升,是不是不穩妥?

  • 3 # 歷史流域

    從距今1萬年開始,氣候變暖,冰川大量融化,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年平均溫度比現在高2℃左右,最冷月溫度約比現在高3℃-5℃,黃河兩岸竹子遍地都是。

    經過孢粉研究發現,當時中國北方以櫟樹為代表的闊葉喬木大量增加,比如目前只能生長於江淮地區田間沼澤的水蕨孢子。還發現了喜暖溼,棲於沼澤地的梅氏糜鹿(也就是俗稱的四不像)遺骸,這說明當時華北地區湖沼叢生,年均溫度較今天高。

    在北京西郊一帶發現泥炭堆積達1100萬立方米,是過去林木繁茂造成沉積的結果。西安半坡遺址發現距今6000年的獐、竹鼠和貉的動物遺骸,可是現今它們生活在漢中以南氣候溼潤的長江流域。甘肅省秦安大地灣遺址,屬於仰韶文化晚期的建築多用立木支撐房屋,有的主豎牆體竟用150根大小木柱,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還不能長途運輸,這些木材只能採伐自當地。距今6000年前渭河上游是森林草原型別的景觀,也證明了當地比今天要溼潤溫暖。河南淅川下王崗仰韶文化遺址發現喜暖動物的遺骸,有孔雀、獼猴、大熊貓、蘇門犀、亞洲象、水鹿等,在古文字中河南的簡稱“豫”的含義就是是人牽著大象。

    當時的海平面很高,延伸到當今的揚州地區,商朝的時候現在很多沿海地區比如上海就是在海里,這是中國文明史載的第一個溫暖期,一直延續到周朝初年。甚至到了唐朝,揚州有名的“廣陵潮” 仍會有潮水侵襲。所以關於“夏商周氣候比現在溫暖,為什麼海平面沒有上升”的說法是有誤的,以供參考。

  • 4 # 經典守望者

    這個問題非常好,中國的氣候其實一直是變化波動,氣溫時高時低的。甚至有的時候,氣溫要比我們現在還高,但是當時的海平面卻沒有上升。結論只有一個,那就是氣溫與南北極融化、海平面上升可能沒有直接關係。溫室效應很可能是值得商榷的。著名氣候學家竺可楨先生曾經有專門的論述,現綜述其論據,以饗讀者。

    夏商周三代的歷史存在資料不全面、不準確等問題。僅試舉一例:《竹書紀年》記載周孝王時氣溫非常寒冷,長江大支流漢水兩次結冰,發生於公元前903和897年。

    到了春秋時期氣溫又開始上升。《左傳》提到,山東魯國過冬,冰房得不到充足的冰。這說明,山東地區當時冬天的氣溫較高,無法大量儲冰。就植物而言,像竹子、梅樹這樣的亞熱帶植物,在《左傳》和《詩經》中,常常提到。說明在北方也可以大量生長。

    到東漢時代,中國天氣有趨於寒冷的趨勢。黃初六年(公元225年)“冬十月,行幸廣陵故 城,臨江觀兵,戎卒十餘萬,旌旗數百里。是歲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江,乃引還”。這是我們所知道的第一次有記載的淮河結冰。

    大約在公元533—544年,生活於北朝的賈思勰所著《齊民要術》中記載“十月中以蒲藁裹而纏之,不裹則凍死也。二月初乃解放”。表明6世紀上半葉河南、山東一帶的氣候比現在冷。此外,南北朝期間,中國南北以秦嶺和淮河為界。據傳南朝曾在南 京覆舟山建立冰房。南朝都城在建業(今南京),冰從何處來?當時黃淮以北是敵人地區,不可能供給冰塊;人工造冰的方法,當時還不可能;如果南京冬季溫度像今天一樣,南京附近的河湖結冰時間就不會長,冰塊不夠厚,不能儲藏。

    隋唐統一時代,氣候變得和暖,公元650、669和678年的冬季,國都長安無雪無冰。8世紀初期,梅樹生長於皇宮。這都是氣溫比如今要高的證據,陝西中部的長安多年無雪,可以看出氣候較高。

    宋朝國都建於河南省開封。著名詩人蘇軾曾哀嘆梅在關中消失。12世紀初期,中國氣候加劇轉寒。公元1111年第一次記載江蘇、浙江之間擁有2250平方公里面積的太湖,不但全部結冰,且冰的堅實足可通車。

    而後,13世紀初和中期,比較溫暖的時期很短暫,不久,冬季又嚴寒了。公元1329年和1353年,太湖結冰,厚達數尺,人可在冰上走,橘盡凍死。15世紀到19世紀期間,冬季相對寒冷,最寒冷期間是在17世紀,特別以公元1650年—1700年為最冷。

    由上面的史料我們可以看,歷史上中國的氣候變化無常,有時要比我們今天冷,有時要比我們今天熱。但是,我們今天的工業發展比之古代可以說是天差地別。那麼,似乎就可以推匯出一個結論,地球上的氣溫與人類的活動似乎並不存在直接的因果關係。曾記得有一個訪談節目,探討的是碳排放與節能減排,國際上敦促中國降低能耗。有學者提出質疑這是國際上限制中國的發展。主持人反問:“難道人類不應該為維護地球母親做些什麼嗎?”學者的話引人深思:“地球根本用不著人類維護。”時至今日,似乎頗有感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晚上12:30以後睡覺的人,是因為工作原因還是因為無聊睡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