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260506972773
-
2 # 一生友你k
對於力量較大的城牆、墩臺等構築物,則不直接用楨幹築牆,而應改用斜立的杆來控制城牆的斜度,且用版代替楨。夯築時先把數根草繩的一端系在版的不同位置,另一端系在木楔,拉緊後木楔釘入地上固定,然後夯築。另一種方法曰是“版築”。這種夯築的雛形在淮陽平糧臺龍山文化古城遺址就已經見到,到了周代更為制度化。其做法是模板兩側的邊版為垂直的,一端用端版封堵固定,另一端開敞。把敞開的一端邊板接到已築的牆上,用卡木固定,然後填土夯築。夯平後,撤出卡木,把模板水平前移,繼續夯築。春秋、戰國時期的城牆並非像我們今天所見到的明代長城那樣,是由磚砌成的,而是用夯土夯築而成的。這裡就講講具體的夯築方式。一種方法是“楨幹築牆”。楨是指築牆時所用端模板,其形狀與所要築的牆之斷面相同,一般為下寬上窄,兩側收坡。幹是側模的古稱,後世稱“膊椽”,也就是每側用2〜3根木棍。開始築牆時,在兩端各立一楨,在其間內外兩側各橫置2〜3根幹,其間再用草繩繫緊,之後在中間填入土,夯築。夯到最上一根幹相平後,割斷草繩,抬升幹,依法夯築。
不時期不同地區的城牆高度是不一樣的。
隨著築城科技進步,城牆也越來越高,比如說唐時的都城長安城牆高才6米,到了明朝的南京城牆就有12米高了。一般都城的最高,別的城要比都城矮。
不過有例外,就是邊關要塞,如雁門關有10米高,長城城牆高平均7.8米,邊關為了防禦敵人城牆一般是非常堅固的。
不同的地區由於地理環境不一樣,城的高矮也不同如十六國的夏國統萬城牆高10仞,大約是8米就比那時中原的一些城牆
城垣牆體之構築,多數皆為夯土。中國原始社會早期城市之牆垣,其夯築技術較為粗糙。具體表現在夯層較厚(一般厚10釐米左右,最厚可達30釐米)且不均勻,夯打亦不夠密實,有時還採用了簡單的堆砌形式,因此牆身的堅固性較差。
其夯築過程為先築高約1.2米之矮牆,後在此牆的內、外側分別積土斜夯,待築至上述牆頂後,再在其上築第二層矮牆。如此反覆進行,直至所需高度為止。
當時此類城牆的外壁較陡,一般與地面約成50度之夾角。內壁面則成15度—25度之緩坡,推測是為了增加牆體後推力的緣故。因此城牆基部寬度常在10—30米左右,牆高約為8—1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