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數碼科技新評
-
2 # 楊123jhk
錢並不是一個絕對的界定標準,例如舊款高階相機不如新款低端相機貴。1dsmake3現在沒有5d4貴。相機和汽車差不多,總體材質穩定性,抵抗惡劣環境的穩定性,連拍速度的快慢,cmos畫質。都是界定高階和低端的標準。但是錢也可以作為一個參考標準。
-
3 # 雙下巴金金醬
首先我要肯定題主的看法。
錢確實是一個界定相機“高階”或者“低端”的有效方法比如大家公認的哈蘇、萊卡這些高階品牌的相機,沒有人會覺得他們“低端”。比如我拿了一個萊卡入門級(甚至很多人都不承認,認為是松下貼牌)的typ系列數碼相機,也會有人投來羨慕的眼光。這一部分,其實是來自於品牌溢價和品牌形象。
但是這些相機是如何定價的呢?如何確定它們是賣高價還是低價呢?通常還是要看相機的配置如何。除去產品的生產時間這個因素。我們可以透過下面的要素來界定相機是否高階。
下面以佳能的入門級(700d)、中端機(6d2)和高階機(5d4) 為例作對比。1⃣️感測器尺寸。攝影界有一句話叫“底大一級壓死人”,所謂的底就是感測器。感測器是相機最重要的光學零件,感測器的尺寸越大,捕獲的光子越多,感光效能久越好,信噪比也就越低。所以市面上全畫幅的相機成像質量通常是優於APS畫幅的。
2⃣️畫素。畫素越高,照片越清晰,洗出的照片能放得更大。
3⃣️對焦速度。對焦速度快,能更快的抓取影象,拍下動感瞬間。好的相機對焦點更多(5d4有61個,700d只有9個),現在的一些高階相機還加入了眼控對焦,對焦速度更快、更準。
4⃣️處理器。越新的處理器效能越好。
5⃣️感光度。高階的相機對噪點的控制力更好,比如5d4的高感可以全開,但是700d的高感最多隻能開到2000,再往上開噪點就無法控制力。
6⃣️其他因素。比如是否是金屬外殼、是否是觸屏、續航能力、是否支援高畫質攝影等等。
總的來說,除去品牌溢價,區別是否是“高階”相機,還是要看相機本身的配置和自身配備的功能是否更強大。
以上。
-
4 # 浩影映像
相機所謂的"低端"和"高階",是我們大部分人對於機器的人為定性,一般是從價格和效能上去判斷的。其實相機廠家也是有意劃分好不同檔產品線的,來對應更加細分的市場,比如家用級入門市場,一直到職業用途的發燒級市場。不同級的產品用料和生產工藝不同導致成本的差異最終價格會有明顯分層。那麼如何去界定低端和高階呢?我們用一些簡單的方法來看看。
外觀大部分入門級產品對應使用者群對於效能要求不高,對產品的體積便攜性有一定要求,所以很簡單的一個判斷標準就是產品體積了。我們看一個簡單的對比:尼康D5300 vs 尼康D5
對比非常明朗了,入門級的D5300跟專業級的D5比起來身材非常的嬌小。這個除了底片差異以外,相機的快門組,五稜鏡手柄等等都有明顯差異。也就是尼康D5除了提供更強大的機身效能以外還提供更好的握持感。
提到底片大小就不得不說現在相機市場的一個規律了,底大機身自然也大。
但是這裡還是有個例外的,比如奧林巴斯EM1X相機。
看看個頭兒你以為這怎麼也得全畫幅吧。實際這貨是M43畫幅的。
效能除了底片和機身體積,另外區分就是機身效能了,入門級的機器除了一些基礎的功能外可能會額外加入一些應用場景來協助入門級使用者拍攝一些特殊場景。而高階機器給你的第一印象恐怕是按鈕多,所有的功能都是為了讓使用者更好更有效率的去操控。
另外機身效能最明顯的兩個地方就是對焦系統和快門系統了。入門級的機器對焦點都很少而且十字對焦點的數量也比較少。而高階機器對焦點不僅數量多,覆蓋範圍也大,十字對焦點數量分佈也更多。
快門系統最簡單識別了,入門級一般最高1/4000s的快門組,高階機器最高1/8000s的快門組。比如說尼康的D610雖然是全畫幅機器,但是快門速度依然只有1/4000s,所以其實定位還是入門級的機器,只不過是全畫幅的入門級機器。
價格最後最明顯的差異肯定就是價格了,相機從入門級的3000人民幣左右到高階的上萬元,甚至到3-4萬人民幣的旗艦機器。價Grand SantaFe貴的自然也就越高端了。這裡順便說下,不要過分迷信機身效能,這個跟你拍出好照片的影響差異遠沒有價格差的那麼多,效能夠用就好。
-
5 # 紫楓攝影后期教學
“低端”相機和“高階”相機的界定標準是什麼?
“低端”相機和“高階”相機的界定標準是什麼,我們知道一般單反相機分入門級,中端級,專業級等等,那麼這些不同檔次相機的標準是什麼呢?
當然最直觀的不同是價格的不同,深層次的不同是效能和功能的不同。
具體的分級標準:
1,感光晶片的尺寸,高階相機的尺寸大於低端相機。
2,快門連拍速度,高階的速度更快。
3,ISO感光度,高階相機的高感範圍及成像效果要好於低端相機。
4,對焦點數與對焦效能與速度,高階相機對焦點多,對焦速度快。
5,照片的畫素,一般高階機畫素比低端機高。
6,做工及材質,高階的做工及機身用材質要好於低端機。
回覆列表
作為高階和低端之說,首先在硬體的配置上就不會相同,同時拍攝所的效果也是不同的,相對於它們之間的標準,可以在對焦的速度,鏡頭的質量,操作的智慧化,成像的質量方面進行突顯。